地球比賺錢重要!「砍樹公司」決定砍掉40%營收

照片來源:Leaf and Limb
照片來源:Leaf and Limb

這是一個企業二代把公司發展到5百萬美元營收,卻下了決定,要把40%的收入砍掉的故事

承接上一代的砍樹公司,美國B型企業Leaf and Limb營收有一半以上是來自於砍樹服務,但二代羅勒卡姆(Basil Camu)從杜克大學雙修經濟與歷史一畢業,卻碰到了一個策略與現況的抉擇時刻;2008年金融風暴,他與父親從困境中理解原來所從事的行業居然握有扭轉氣候危機的鑰匙。

企業傳承永續使命

卡姆說:「在經濟下滑的艱鉅時刻,我們反思人類的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人的貪婪造成的空氣污染加劇、森林和地表土壤流失、飲用水消失及生物多樣性大幅減少等危機。」


「而樹木是大自然最自然的解方。透過植樹造林、負責任地照料樹木及傳播對樹木重要性的知識來培育和復育自然生態系統,既能救地球,又能賺錢的商模,不就是我們讓公司生生不息的永續使命嗎?」

照片來源:Leaf and Limb
照片來源:Leaf and Limb

「說的容易,執行上卻龜步,仍提供砍樹服務。 我告訴銷售團隊:嘿,希望在未來3~5年內改變。」

「2015年砍樹的營收仍佔整體營收60%,到 2017 年下降到佔約 40% 。 很慚愧的是2019 年時,依舊沒有進展,然後我不得不考慮真正困難的路線是承認 ~ 好吧,身為主事者,必須要為公司使命及未來的成長做出對的決定,現在必須馬上取消這項服務!」

首先面對的是與一代的共識。

Leaf and Limb 的一代及二代。 照片來源:富比士
Leaf and Limb 的一代及二代。 照片來源:富比士

卡姆說:「父親是我同等股權的合夥人,他給了我很多空間來做這些事情,我們之間建立起信任;但要一個創辦人把年收入40%直接砍掉,仍舊是一個不容易的對話!最後他同意了我們應該前往的方向。」

「接著,必須與50名工作夥伴溝通這激進的想法並達成共識,召開許多的內部會議和討論,到了 9 月,我們都同意為了拯救地球這個更偉大的利益,必須在 2020年1月前清理所有砍樹工作的排程,之後就要宣布Leaf and Limb將完全退出只砍樹的業務。」

讓員工感同身受的,可不只是有重塑使命而已。

員工安全、訓練及參與

卡姆說:「同產業的公司都只付現金給員工來避稅,且不按著法規給員工保險(worker’s compensation),但我們堅持不隨從這惡習,這對員工很有感,這不只是成本而已,乃是把員工的安全看做第一的必要。」

《富比士》採訪卡姆,強調要轉型,重中之重是要為員工提供大量的訓練。他花了七年時間完善,一個員工需要3到5年才能完成課程。所有員工在前兩週都在課堂上學習職安衛已確保他們的安全。之後,他們需要完成10個級別才能達到修剪樹木師的地位。

另有專注於土壤和昆蟲的專家或銷售人員的訓練計畫。公司也支付經過認證的生活工資,並與非營利組織合作促進社區商業發展與員工福利。

對的客戶與粉絲俱樂部

同時更教育客戶,表明所採取的方式是對環境好的事,所以不見得是最便宜或最省事的方法;若客戶堅持要最便宜的方案,那對公司而言就是不對的客戶。

想要砍倒一棵活樹的顧客必須付種植兩棵新樹的錢。

卡姆說:「那可不是一些幼苗,而是相當大的樹」。另,他費心檢查了所有使用的化學品,消除了任何可能對蜜蜂和蝴蝶產生影響的物質,讓有機物質及再生農法(如樹葉和覆蓋物)取代含氮磷肥料。

卡姆說:「當我們為這個偉大的事表明立場時,奇妙的事發生了,我們曾經想過最糟糕的事就是把公司賣了。反而,我們一直所擁有的忠實客戶,居然到處去宣傳我們要做的事,去和鄰居好友分享,強力推薦我們的服務,成為宣傳大使,組織粉絲俱樂部。 」

小企業也能衡量績效永續成長

「目前營收較之前成長了56%!但營收不再是我們關心的唯一數字。其他的數字如蓋洛普的Q12調查等代表員工的參與程度、或代表著銷售部努力土壤復育服務案子KPI。我們更從B型企業的認證過程,學習到一個有系統、架構的轉型方向,一起看重的是人、環境及獲利的三重基線。」

為了實踐使許多人認識種樹的重要性,Leaf and Limb推出了社區志工植樹Pando計劃(Pando是拉丁文,為「我伸展」)幫助任何人和組織免費獲取源源不斷的本地原生種樹木。許多的苗圃都是販賣外來種,這對本地原生種樹木在生態多樣性的角色帶來威脅。所以拉著許多利害關係人及有志相同的人一起,就可有效地幫助本地生態復原多樣性,讓愛地球的行動生生不息。


本文授權轉載自《B型企業協會 B Lab Taiwan》(原文標題:二代下決定砍掉公司營收40%,為何?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英國展現金融野心?從養老金到社會投資 打造世界影響力投資中心

【專欄投稿】英國展現金融野心?從養老金到社會投資 打造世界影響力投資中心

【專欄投稿】退休基金牽動影響力投資?一起看「受託責任」如何被翻轉!

【專欄投稿】退休基金牽動影響力投資?一起看「受託責任」如何被翻轉!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的影響力投資新戰場!7大趨勢、4大方向在全球變局突圍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的影響力投資新戰場!7大趨勢、4大方向在全球變局突圍

核融合新突破!法國創核融合新紀錄 超高溫電漿維持超過22分鐘

核融合新突破!法國創核融合新紀錄 超高溫電漿維持超過22分鐘

台積電帶頭!「不減排就沒訂單」 供應商剉咧等

台積電帶頭!「不減排就沒訂單」 供應商剉咧等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要來了!2025年10個值得關注的影響力投資發展

【專欄投稿】川普時代要來了!2025年10個值得關注的影響力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