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2025年大阪世博的宗旨是實現永續發展。台灣館導覽服由「紡織循環聯盟」成員卓蓉制服打造,負責的設計師廖佳琳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在選擇布料時,就考慮到應結合世博宗旨,所以採用可回收的環保材質,其中還含有玉米纖維與牡蠣殼。 圖/中央社
2025年大阪世博的宗旨是實現永續發展。台灣館導覽服由「紡織循環聯盟」成員卓蓉制服打造,負責的設計師廖佳琳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在選擇布料時,就考慮到應結合世博宗旨,所以採用可回收的環保材質,其中還含有玉米纖維與牡蠣殼。 圖/中央社

今年大阪世博的宗旨是實現永續發展,世博台灣館的導覽服就是使用可回收環保布料,其中還含有玉米纖維與牡蠣殼。

閱讀更多:廢棄蚵殼變黃金 「海毛紗」開拓紡織業新藍海

環境部推動循環經濟,去年主導設立紡織循環聯盟,希望透過單一材質製造方式,讓衣服可以回收再製,減少大量被丟棄而焚燒處理的舊衣。而今年大阪世博台灣館(TECH WORLD館)的導覽服,就是使用可回收的環保布料。

大阪世博台灣館導覽服是由紡織循環聯盟成員卓蓉制服設計,負責的設計師廖佳琳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在選擇布料時,就考慮到應結合世博的永續發展宗旨,因此採用單一材質可回收的纖維,包含玉米纖維與牡蠣殼。

廖佳琳提到,很多人會認為天然材質如棉、毛等布料比人造纖維吸溼透氣且親膚,但因為易皺縮水,很多衣服採用融合兩者的混紡布料。

不過廖佳琳說,混紡製的衣服無法回收再製,事實上現在紡織科技很進步,讓人造纖維布料可以有許多附加功能,例如世博台灣館的導覽服使用的環保布料中,加入異型斷面紗,可以永久吸溼排汗、快乾又不會皺,人造纖維的附加功能甚至還可做到防紫外線、防潑水。

廖佳琳認為,衣服可回收再製已是國際趨勢,也積極向客戶宣導。同時發現單一材質布料製作的衣服比想像更耐穿,例如永豐銀行非常重視回收,她3次為永豐銀行製作員工制服,每次間隔3年,數量大約都6000件,第2及第3次也準備回收箱,回收回來的制服卻寥寥可數,很多員工跟她說,「還很好穿,也沒壞,何必回收」。

廖佳琳今年在製作衣服時,將剩下邊角布料處理也做了改變。她表示,之前就是當垃圾丟掉,後來認識做環保創意的筆商,可以將不用的剩餘布料製成筆殼,現在她不再丟棄剩布,先蒐集起來,到一定數量時再委託筆商製成各種不同顏色外觀的筆,並贈送給客戶,環保又有特殊意義。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當機器手臂成為藝術家:上銀科技與大可創藝對藝術科技的再定義

當機器手臂成為藝術家:上銀科技與大可創藝對藝術科技的再定義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最新文章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喝啤酒也能救世界!IPA啤酒銷售翻倍的祕密 竟是公平貿易、多年生耐旱穀物

喝啤酒也能救世界!IPA啤酒銷售翻倍的祕密 竟是公平貿易、多年生耐旱穀物

鏟下的淤泥不是廢棄物!花蓮災區泥沙可以加工成「輕質骨材」重返建築

鏟下的淤泥不是廢棄物!花蓮災區泥沙可以加工成「輕質骨材」重返建築

蟲蟲是轉機不是危機!黃粉蟲可以分解保麗龍 還無塑膠微粒殘留

蟲蟲是轉機不是危機!黃粉蟲可以分解保麗龍 還無塑膠微粒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