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走後...市區倒塌樹木堆成山 專家提倡設「廢木料銀行」循環再利用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颱風倒塌與斷裂的樹木堆積如山,清除後嘉市府環保局清潔隊清運,暫時堆置市區環保空地。遠觀猶如1座廢木小山。 圖/魯永明攝影
颱風倒塌與斷裂的樹木堆積如山,清除後嘉市府環保局清潔隊清運,暫時堆置市區環保空地。遠觀猶如1座廢木小山。 圖/魯永明攝影

1958年來首度登陸嘉義的丹娜絲颱風,6日深夜帶來強風,造成嘉市嚴重災情,大量路樹、公園、校園、社區、公部門及市民栽植樹木倒伏或折斷,市區滿目瘡痍。市府獲各縣市支援人力及國軍協助,經5天搶修完成主要道路通暢,清除倒樹幹枝葉堆集如山,林業專家倡議呼應永續趨勢,可以設廢木料銀行,廢木回收再利用;環保局說可以評估。

閱讀更多:廢樹枝的小旅行|廢木再利用成永續資材

颱風倒塌與斷裂的樹木堆積如山,清除後市府環保局清潔隊清運,暫時堆置市區環保空地。遠觀猶如1座廢木小山,將由委外廠商處理,透過破碎、粉化等程序,作為生質燃料再利用。

針對災後大量廢木處理與資源化議題,有民眾建議比照台中市首創的「廢木料銀行」機制,讓被清除樹木依照材質分類後再利用,轉化為家具、堆肥、藝術材料等,兼顧環保與資源循環。

林業專家說,嘉市幅員不大、運輸成本低,相對適合發展廢木料回收再利用機制。但前提必須是災害後能馬上進行源頭分類,區分可再利用木料與碎枝、腐朽樹根等雜木,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不過,這次丹娜絲造成倒樹數量龐大,市府首要任務是迅速清除路障、恢復交通與安全,因此難以進行精細分類處理,僅能統一堆置後再行委外處理。建議未來強化颱風應變案,預先建立廢木料分類系統與儲存場域,回收再利用,才能兼顧救災與環境永續。對此,環保局長李佳禾表示,將評估設立可行性,並整合各方意見,打造循環永續城市。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市,大量路樹、公園、校園、公部門及市民栽植樹木倒伏或折斷,市區滿目瘡痍。市府獲各縣市支援人力及國軍協助,經5天搶修完成主要道路通暢。 圖/嘉市府提供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市,大量路樹、公園、校園、公部門及市民栽植樹木倒伏或折斷,市區滿目瘡痍。市府獲各縣市支援人力及國軍協助,經5天搶修完成主要道路通暢。 圖/嘉市府提供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市,大量路樹、公園、校園、公部門及市民栽植樹木倒伏或折斷,市區滿目瘡痍。市府獲各縣市支援人力及國軍協助,經5天搶修完成主要道路通暢。 圖/嘉市府提供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市,大量路樹、公園、校園、公部門及市民栽植樹木倒伏或折斷,市區滿目瘡痍。市府獲各縣市支援人力及國軍協助,經5天搶修完成主要道路通暢。 圖/嘉市府提供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市,大量路樹、公園、校園、公部門及市民栽植樹木倒伏或折斷,市區滿目瘡痍。市府獲各縣市支援人力及國軍協助,經5天搶修完成主要道路通暢。 圖/嘉市府提供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市,大量路樹、公園、校園、公部門及市民栽植樹木倒伏或折斷,市區滿目瘡痍。市府獲各縣市支援人力及國軍協助,經5天搶修完成主要道路通暢。 圖/嘉市府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稻梗藺草不浪費!苗栗青年復興「客家粗紙」工藝 讓傳統紙藝走入年輕世代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台灣每年有3.3億件包裝浪費...「配客嘉」循環包裝回收機制 台積電內部也在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喝啤酒也能救世界!IPA啤酒銷售翻倍的祕密 竟是公平貿易、多年生耐旱穀物

喝啤酒也能救世界!IPA啤酒銷售翻倍的祕密 竟是公平貿易、多年生耐旱穀物

鏟下的淤泥不是廢棄物!花蓮災區泥沙可以加工成「輕質骨材」重返建築

鏟下的淤泥不是廢棄物!花蓮災區泥沙可以加工成「輕質骨材」重返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