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有理!林試所首推6種台灣原生樹木 四季都能欣賞
綠化景觀強調栽種原生種植物,歸納多年調查、栽植經驗,林試所10日表示,特別推薦山櫻花、台灣梭羅樹、杜英、台灣海桐、台灣欒樹及鵝掌柴等6樹種,四季皆能觀賞、耐病蟲害。優質都市規劃須有綠地、行道樹,農業...
樹木不會看日曆 怎麼知道時間?揭開植物感知時間的祕密
編按: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人可以靠溫度、地景的變化判斷四季,那樹木是如何知道春天已經到來的呢?當氣候變遷改寫季節的節奏,樹木的「時間計算公式」是不是還能適用?本書《樹的微宇宙》以樹的角度揭開樹木與...
為何強風一吹樹就倒?看懂土壤就能看出問題
編按:颱風過境後,台灣的路樹倒塌新聞層出不窮,為何這些平常看似穩固的樹木,無法挺過強風的考驗?《樹的微宇宙》作者崔斯坦.古力,透過觀察、解析土壤、根系等自然現象,告訴我們樹木傳遞了哪些資訊、該如何減...
防倒塌!新北2026年將完成褐根病地圖 優先治療熱點區樹木
褐根病為台灣常見的樹木病害,但現在只有以表格記錄個別位子,無法看出褐根病株分布情形是集中還是擴散,也無法判斷熱點區域。新北市府將建制「褐根病地圖」,完成後可先針對曾染病地區優先群查,控制擴散風險,另...
誰殺了城市裡的行道樹?把樹冠剪光會發生什麼事?
編按:用混凝土填充老化腐朽的樹幹、大範圍鋸光樹冠,是城市中常見的行道樹維護方式,但這些做法不僅無法讓樹木健康生長,還加速邁向死亡。《與自然共生的證據》的作者、長期推動森林復育的彼得・渥雷本發現,人們...
那些因強風倒下的樹木——保護區倒木留原地「發光發熱」 在半屏山成銀合歡移除助力
10月初以楝科植物為名的山陀兒颱風,從南部小港海域長驅直入,造成高雄市區、屏東部分地區災害,尤以高雄市區規模龐大的倒木,首度令人意識到風災造成的倒木對都市的影響。同樣位於高雄市內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行道樹降溫是治標還是治本?城市種樹為何總是事倍功半?
編按:行道樹、城市規劃與極端氣候的連結,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加緊密。世界各大城市紛紛推動植樹計畫,期望緩解熱島效應,但真正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確保這些樹木能長期存活、不會倒塌或死亡?《熱浪會先殺死你》作...
原來城市樹地圖這麼好玩! 認養、澆水、還可找出過敏原兇
在街頭散步時,你是否曾好奇一旁的路樹是什麼樹?柏林有一個特別「樹地圖」,點進去就能查看家門口的樹,附近的樹,每一棵樹的身世與健康狀況。這個樹地圖叫「幫鄰居澆水」(Gieß den Kiez),城市超...
台南7棵百年南洋杉遭無預警砍除!公民團體怒指「未救先砍」
台南市大南門古蹟公園7棵近百年南洋杉遭砍除,今年5月東區「烏桕巷」突然貼出公告要移除樹木,引發嘩然,還有大林社區59棵黑板樹被腰斬,護樹公民痛批台南市是古都卻一再砍樹,質疑市府現有「通報平台」只是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