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是為了創新-春池:用廢玻璃,搭起堅固循環路
春池玻璃,創立於1961年,從事回收各式的廢玻璃與再處理事業,每年回收量達一億公斤,可以減少50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排量,相當可觀。
創辦人吳春池和兒子吳庭安攜手努力下,春池走過一甲子,這份堅持讓利潤低、滯銷大、被人看不起的廢玻璃產業,重新被賦予新價值和需求,更跨足工業原料、科技建材、文化藝術與觀光工廠,用經濟驅動循環,帶領台灣走向永續時代。
摸著玻璃長大 還記得工廠飄著酸味
儘管時隔二十多年,擔任春池玻璃副總的吳庭安,始終記得小學三年級時,來到父親一手創建的春池玻璃工廠,那飄盪在空氣中的味道。
「那是一種羊奶酸臭難聞的味道,以前的人不會先清洗瓶子再丟掉,所以當這些空瓶擺放上一個月,又有好幾千瓶好幾萬瓶這樣累積起來,你能想像那會是什麼味道嗎?非常可怕!」
那時候,吳庭安和兩位同學一起去工廠玩耍,沒多久兩人就離開,只留下他認分地繼續在輸送帶旁挑出玻璃雜質。「那時候回收玻璃一公斤才幾毛錢,而你買個麵包可能就要十塊錢,然後回收十幾公斤也換不到一個麵包,所以要怎麼累積,一步一步踏實地走,對我影響很大。」吳庭安說。
活化老工廠豐富資源 開通春池新路
從成功大學畢業後,吳庭安便離家遠赴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材料科學與工業管理,學成歸國後,順利進入台積電的營運資源規劃部門任職,但就在某個夜晚,他便決定回到家族事業工作。
那時已經天黑,父親吳春池一樣拖著疲憊身軀進門。到了晚餐時間,坐定準備吃飯時,父親手中的水果不小心掉到地上,吃力地彎下身子去撿拾,眼前模樣讓吳庭安相當五味雜陳和不捨。
「那瞬間,我突然意識到爸爸真的年紀大了。我腦中就閃過『該回來幫忙了!』的念頭,我覺得那就是對的時機點。」
在大家眼中的「第二代」吳庭安,回歸之後不以接班者自居,也不用改革或推翻的強硬方式和父親或老員工共事。
「因為春池本來就有很豐腴的池水,所以我的角色比較像是在開通渠道,讓池水流動,當你這個池子本身就沒有水的,其實你開再多渠道也沒有用。」吳庭安說,假如沒有舊有的基礎,再多的創新,可能只是空談。
看見玻璃美:可以很民生,也能很藝術
2012年回到春池,吳庭安首先面對的,就是面板玻璃大量囤積工廠的挑戰。回收玻璃產業,不像製造業產品銷售出去再進原料即可,而是需要接收別人不要的原料,假設又碰到沒有市場需求無法出料時,就會大量囤積。
「工廠全部堆滿了玻璃,真的沒有路可以走。」吳庭安說,雖然「危機就是轉機」,但「狗急跳牆」來形容還更適合吳庭安當時心情。
所幸在這座高牆底下的吳庭安,並沒有被阻擋,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所說:「我在大理石中看見天使,於是我不停雕刻,直到使祂自由。」這句話也讓從材料科學背景出生的吳庭安,用新角度去「看見」玻璃迷人之美和各種可能性。
「玻璃可以很民生的使用,也可以很藝術、很高貴,甚至國外的教堂都使用彩繪玻璃,於是我們思考,玻璃除了再做成玻璃之外,能不能轉化為其他產業的產品?」
探索「回收」與「創造」之間的共生
首先,他想到的是,既然面板玻璃的熔點高,那有作為防火建材的可能嗎?這發想讓團隊研發出,可以隔熱、隔音和保溫的「輕質節能磚」,產品一推出便大受好評,從溫泉業者到原住民部落蓋房,從內銷到外銷東南亞,這個新嘗試,開啟了春池的一條新渠道。
庭安繼而推出「W春池計畫」,串聯玻璃工藝、設計、議題與材料,探索「回收」與「創造」之間的共生,「我用材料的專業背景,加上春池本身的工藝專業和回收系統,跨界用文化藝術、設計的角度切入去融合成新樣貌,狗急跳牆之後,我們反而打開一個新的市場,開始有很多通路去銷售。」吳庭安說。
從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設計的「雲想」143玻璃杯;到名廚江振誠設計的餐盤;或由設計師聶永真創作的「蘇富比戰後亞洲藝術」限量藏家專冊……等等,都是春池的合作對象。
為老師傅指路 一條堅固的玻璃新路
讓團隊產生願景和價值感,是吳庭安回到春池之後,不斷地在建構和強化的。就像當他提出開發新材料構想的時候,大家會問他說:「這不是我們的產業,為什麼要做這個?」、「我不會做這個。」
但吳庭安深知,他從小看到大的老師傅們,擁有一身傳統好技藝,這樣寶貴的台灣文化需要保存,而他也了解人總是會害怕改變,於是他用試著了解的方式,和大家溝通解決。
「如果他知道未來要去哪裡,他可能就會願意改變,我覺得那個就是要有目標,當時我們都認為要照顧環境和下一代,是我們的目標,是指引我們前進的北極星。」吳庭安告訴春池的每個人,玻璃在循環經濟中扮演角色的重要,如同每個人的專業,其實都在開創一個全新的循環可能。
為了讓循環經濟,可以進入常民生活,吳庭安和還和設計師們一手打造了「春室」新空間,坐落在新竹公園、台南市美術館以及台北的美麗華百樂園,透過咖啡、甜點、餐食、選物作為展示循環設計的場域。
「循環經濟不是口號,或是很高高在上的邏輯,而是可以平易近人的,所以『春室』這個空間,我希望可以讓大家很輕鬆、很容易地去理解,去慢慢被感染,進而將循環經濟融入生活實踐之中。」吳庭安說。
「我們用回收的玻璃,創造出給消費者使用的產品,回歸到使用者手上,而且可以百分百循環被利用,這價值是很明確的,甚至我說,春池就算沒有賺錢,也是在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吳庭安希望「把未來的需求,都變成新的創造」,讓春池模式,可以變成一種型態或意識,引領國內外的各種產業都參與在永續的循環經濟體系中。
延伸閱讀
峰會直播|精彩直播回放 https://bit.ly/3KdvVqU
更多報導|前往「RA100 地球解方」報導專區
活動新知|關注 「RA100 地球解方 臉書專頁」、「RA100 地球解方 IG帳號」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