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菌救土壤!可強化植株、減少化肥卻增加產量 雲林農民超有感

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 陸地生物

農業部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近年推動農業微生物光合菌使用,作物品質及產量都有提升。 圖/陳雅玲攝影
農業部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近年推動農業微生物光合菌使用,作物品質及產量都有提升。 圖/陳雅玲攝影

為改善土質、減少化學肥料使用,農業部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近年推動農業微生物光合菌使用,雲林多位農民使用後不僅減少化肥使用,作物品質及產量都有提升,14日成立雲林縣農業微生物光合菌教育發展協會,將擴大分享經驗推廣。

閱讀更多:文蛤不再死光光!屏科大用「光合菌」救養殖環境、產量增近4成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近年在各縣市推廣光合菌應用,透過不同菌種應用在農業、養殖業上,副研究員凃景瑜指出,其中又以農業使用效果最明顯,不僅可促進植栽根系發達、抵抗極端氣候產生的災害,農民使用後明顯感受到植株變強壯,且農藥、化學肥料用量減少,省下不少成本,與慣行農法相比節省3分之1耕作成本。

今年70歲的農民林弘仁種植小番茄、高麗菜、燈籠果等,2019年上了食工所博士廖麗伶光合菌的課程後,抱著懷疑心試用光合菌,沒想到作物生長良好,遇到淹水也沒有腐爛,還省下不少肥料、農藥成本,真的很有感。由農民組成的雲林縣農業微生物光合菌教育發展協會今成立,縣府農業處副處長蔡耿宇、大埤鄉長林森寳、大埤鄉農會總幹事吳昌遠都與會支持。

雲林縣農業微生物光合菌教育發展協會創辦人莊婧淳表示,光合菌不僅能改善土壤、減少化肥使用,讓土地得以永續使用,協會未來將擴大推廣,透過環境教育、無毒農法、食農教育等培訓課程,幫助農民減少對化學肥料的依賴,並提高收益。

農業部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近年推動農業微生物光合菌使用,減少化肥使用,作物品質及產量都有提升,14日成立雲林縣農業微生物光合菌教育發展協會,將擴大分享經驗。 圖/陳雅玲攝影
農業部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近年推動農業微生物光合菌使用,減少化肥使用,作物品質及產量都有提升,14日成立雲林縣農業微生物光合菌教育發展協會,將擴大分享經驗。 圖/陳雅玲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台灣小水力發電進退兩難,是綠電解方還是生態隱憂?

台灣小水力發電進退兩難,是綠電解方還是生態隱憂?

認識小水力發電:發電潛力是核電2倍!設置容易但推行卻多阻力?

認識小水力發電:發電潛力是核電2倍!設置容易但推行卻多阻力?

為什麼冬天到處都是又小又圓的紅果實?背後藏著自然界小心機

為什麼冬天到處都是又小又圓的紅果實?背後藏著自然界小心機

沒有垃圾車!日內瓦的環保密碼:全靠環境教育、精細分類實現8成高回收率

沒有垃圾車!日內瓦的環保密碼:全靠環境教育、精細分類實現8成高回收率

最新文章

沒有垃圾車!日內瓦的環保密碼:全靠環境教育、精細分類實現8成高回收率

沒有垃圾車!日內瓦的環保密碼:全靠環境教育、精細分類實現8成高回收率

換掉瓦斯爐太貴? 餐桌風味到電力升級的轉型難題

換掉瓦斯爐太貴? 餐桌風味到電力升級的轉型難題

可取代塑膠?科學家開發出可生物分解的多用途材料 有望終結污染

可取代塑膠?科學家開發出可生物分解的多用途材料 有望終結污染

雞隻、蚯蚓、黑水虻總動員!高中英語老師打造零廢棄的「全循環農業」

雞隻、蚯蚓、黑水虻總動員!高中英語老師打造零廢棄的「全循環農業」

減碳「膜」法!從仙草到西瓜 環保紙膜應用奏效、收成與傳統農膜無差異

減碳「膜」法!從仙草到西瓜 環保紙膜應用奏效、收成與傳統農膜無差異

海門冬立大功!高科大陸上養殖紅藻加進畜牧飼料 能從源頭抑制牛隻排放甲烷

海門冬立大功!高科大陸上養殖紅藻加進畜牧飼料 能從源頭抑制牛隻排放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