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後,共融旅遊將成新藍海,但國內對共融旅遊的理解仍有不足,成為推廣的一大阻礙。 圖/多扶提供
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後,共融旅遊將成新藍海,但國內對共融旅遊的理解仍有不足,成為推廣的一大阻礙。 圖/多扶提供

編按: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後,共融旅遊將成為一塊新藍海。然而,台灣目前對共融旅遊的理解仍有不足,硬體設施與社會共識尚不完備,加上民眾對無障礙客房的刻板印象,都成為推動共融旅遊的阻礙。

今年9月,《倡議家》客座總編邀請從事無障礙服務多年的「多扶事業」創辦人許佐夫,分享他在業界十多年的第一線觀察,以及政府如何透過與民間合作,讓行動不便者與照顧者都享受旅遊樂趣,創造翻倍的經濟效益。

搭乘大眾運輸前往觀光景點旅遊,或是前往郊外踏青,對一般人而言,只要排定行程、收拾好行囊,就能輕易享受旅途的美好時光,但對行動不便的銀髮族或身障人士來說,踏出家門反而要迎接更多阻礙,難道他們不能來一場無障礙的「共融旅遊」,平等享受旅遊樂趣嗎?

台灣預計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450萬人,且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025年3月,全台有超過123萬名身心障礙人士。在這樣的社會發展結構之下,行動不便者將持續成長,長年投身無障礙事業的多扶事業創辦人許佐夫相當看好「共融旅遊」成為產業新焦點,但同時也尚存在許多待突破的困境。

台灣預計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450萬人,「共融旅遊」有望成為產業新焦點。 圖/李清宇攝影
台灣預計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450萬人,「共融旅遊」有望成為產業新焦點。 圖/李清宇攝影

無障礙設施有做就好...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

2009年,許佐夫成立「多扶接送」提供無障礙接送服務,然而許多客戶的需求不僅止於交通,更希望能在就醫途中多做停留,希望多扶幫忙訂房、訂餐,礙於這些服務屬於旅行業特許業務,當時多扶不便提供協助。

為滿足客戶需求,2016年多扶成立「多扶假期」,正式跨足旅遊業,專注無障礙旅遊、銀髮旅遊及家庭客製化行程。十多年來,多扶堅守「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的核心價值,這也一語道破共融旅遊的最大障礙,正是來自環境的不友善。

許佐夫直言,台灣的無障礙旅遊環境近年已有所進展,但無論硬體設施或社會共識仍不夠完備,甚至對共融旅遊的真實意涵缺乏理解,流於施捨弱勢或有做即可的應付心態。

以無障礙廁所為例,台灣每個國家級風景區皆設有1間無障礙廁所,看似在共融旅遊向前邁進一大步,實際上仍遠遠不足。「一個旅遊團如果有6至8台輪椅,平均每人上廁所10分鐘,光等廁所就得花1小時!」許佐夫感嘆,連廁所數量都不夠,遑論將廁所依不同障別進行分級設計。近年還因公共場所缺乏祈禱室或盥洗室,穆斯林旅客會使用無障礙廁所替代,導致原本就稀缺的資源面臨更多競爭。

大眾運輸的無障礙席位同樣堪憂。一整列高鐵近千個座位,卻只有4個無障礙席位,其中只有2個席位可供電動輪椅直接進出,另外2席則為摺疊輪椅座位。曾有外國遊客向多扶反映,同行6台輪椅族,至少要分3班車搭乘,許佐夫不禁質疑,「這種被迫拆團的體驗,還稱得上旅遊嗎?」

一列高鐵有近千個座位,其中僅4個無障礙席位,其中2席可供電動輪椅直接進出,另外2席則為摺疊輪椅座位。 圖/新聞資料照
一列高鐵有近千個座位,其中僅4個無障礙席位,其中2席可供電動輪椅直接進出,另外2席則為摺疊輪椅座位。 圖/新聞資料照

民眾刻板印象難消除 無障礙客房使用率低迷

被迫拆團的問題也顯現在旅宿上,現行法規要求16至100間客房的旅館業者,至少設置1間無障礙客房,且每增加100間客房,就應增加1間無障礙客房,仍不足以容納所有行動不便的團員。許佐夫認為,若能打造集合式無障礙旅館,將能有效避免分住多地的困擾,也節省旅行中的接送時間。

旅館業者不願增加無障礙客房的數量,一大原因是使用效率不佳。許佐夫坦言,一般民眾對無障礙客房存有刻板印象,因而即便有空房也拒絕入住,「有些人覺得這是骯髒、晦氣的房間,有人則覺得愛心資源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導致業者喊話希望撤銷無障礙客房的設置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新飯店的一般客房已具備簡便型無障礙設計,「只要在衛浴設備上加強防滑與洗澡椅,就真的可算是一個簡便型的無障礙客房。」

從新竹動物園到故宮 政府與民間攜手打造共融旅遊環境

許佐夫觀察,政府近年看見共融旅遊消費力的潛力,推動「凰金遊程」,為符合銀髮與無障礙標準的旅遊路線與店家提供認證。但對比許多國家立法加強無障礙資源,帶動商家業者將共融視為基本需求,國內相關政策的驅動力,經常受制於政治利益與民眾滿意度,且各縣市對無障礙設計的認知不同步,難以實現專業服務。

他透露,過去曾有地方政府開辦銀髮旅遊,將不同障別的長者安排進同一個旅遊團,導致團員在旅途中摩擦不斷,直到多扶接手協助調整團員組成才緩解衝突。許佐夫強調,「共融的出發點沒有錯,但共融旅遊不是要所有人混在一起出門,而是應該互相尊重。」

顯然民間業者的第一線經驗,能有效協助政府單位推動共融旅遊的品質。例如新竹市連續舉辦多年的「無障礙微旅行」廣獲好評,新竹市立動物園不僅被改造成無障礙景點,吸引輪椅族與推娃娃車的家庭,也帶動周邊商家改變,成為跨部門溝通與合作的成功典範。

故宮則陸續為不同障別人士推出導覽服務,打造成能接納各種族群的世界級博物館。許佐夫進一步分析,輪椅族與銀髮族身邊通常會有隨行親友,「它的經濟效益不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而是翻倍的經濟效益。」促使故宮更積極合作,甚至培訓導覽員學習服務身心障礙者的導覽技巧。

許佐夫認為,跨部門溝通是公部門推動共融旅遊的成敗關鍵。 圖/李清宇攝影
許佐夫認為,跨部門溝通是公部門推動共融旅遊的成敗關鍵。 圖/李清宇攝影

外出旅遊不怕沒人照顧 「多扶管家」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喘息

不過無論旅遊目的地是何處,所有人都希望能在旅途中放鬆身心,許佐夫直言,「照顧者想去的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喘息的地方,而不是換個地方照顧長輩或身障家人。」為了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獲得喘息空間,多扶在每趟遊程中,皆安排一位「多扶管家」。

雖然比一般旅行社多出一筆人事成本,團費也相對較高,但隨著管家服務的口碑持續發酵,不少大型旅行社紛紛派員參與多扶的管家培訓課程。許佐夫並不擔心技術被學走,反而樂見更多業者投入,一起把無障礙旅遊的市場做大。

管家的培訓重點並非醫療知識,而是服務態度與同理心,在旅途中適時為照顧者分擔壓力,例如協助指引休息地點、與店家溝通等。許佐夫解釋,管家不會進行任何侵入式治療,但必須熟悉緊急狀況的處置與後送流程,讓客戶理解管家職責後,就更有勇氣出門。

有了這樣的專業支持,照顧者才能安心地帶家人出遊。許佐夫觀察,「許多身障人士或銀髮族很樂意出門,但最後都卡在家人或照顧者不讓他們出去。」這種「以愛為名的障礙」正反映出社會環境缺乏足夠支持,使外出成為一件充滿顧慮的事。

多扶提供隨行管家服務,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安心出遊。 圖/多扶事業提供
多扶提供隨行管家服務,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安心出遊。 圖/多扶事業提供

當銀髮族成消費主力 共融旅遊「紅利」時代來臨!

許佐夫認為,台灣的共融旅遊市場潛力無限,除了許多景點僅需數小時車程即可抵達,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族將佔全台1/5人口,行動不便的族群勢必持續增加,意味著商機持續擴大。

除了國內商機,外國遊客的需求也不容忽視。許佐夫以日本退休人士喜愛從事的「長宿休閒」(Long Stay)為例,不少日本長輩原本期待到台灣長住,卻因缺乏政府合作而轉往提供更多福利與優惠的馬來西亞,並為當地創造可觀的觀光收益。

他指出,台灣過去雖曾推動長宿計畫,卻因文化衝突中斷,但市場需求始終存在,許多日本客戶仍透過口耳相傳找上多扶協助安排行程,不過要真正打開市場,仍仰賴兩國政府合作。

從多扶的經驗可見,真正的共融旅遊必須從環境改善、專業服務到社會態度的改變著手。不僅讓行動不便者重拾旅遊樂趣,也為照顧者獲得喘息。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與全球對台灣的關注,共融旅遊不僅是社會責任,更是翻轉產業的契機。許佐夫也呼籲各界把握接下來3年的發展「紅利」,奠定台灣無障礙旅遊的國際優勢。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紅樹林不只有藍碳價值還能做蜂蜜!收成產量、風味難預料 企業買單嗎?

紅樹林不只有藍碳價值還能做蜂蜜!收成產量、風味難預料 企業買單嗎?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

農村體驗成熱潮卻難扎根?旗山「台青蕉」陪伴青年一起「半農半X」

農村體驗成熱潮卻難扎根?旗山「台青蕉」陪伴青年一起「半農半X」

最新文章

紅樹林不只有藍碳價值還能做蜂蜜!收成產量、風味難預料 企業買單嗎?

紅樹林不只有藍碳價值還能做蜂蜜!收成產量、風味難預料 企業買單嗎?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