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高粱酒歷經專賣制度與菸酒開放,並不斷嘗試創新轉型,但始終仰賴大量進口原料製作,能否被歸納進地酒的範疇,民間出現不同觀點。 圖/報系資料照
高粱酒歷經專賣制度與菸酒開放,並不斷嘗試創新轉型,但始終仰賴大量進口原料製作,能否被歸納進地酒的範疇,民間出現不同觀點。 圖/報系資料照

高粱酒是許多海外遊客來台的熱門伴手禮選擇之一,近年尤其深受韓國人喜愛,韓國天團SUPER JUNIOR隊長利特更曾受邀跨海擔任產品形象大使。看在外國人眼中,這款烈酒幾乎與台灣文化劃上等號。

回顧高粱酒在台灣初登場至今的數十年歲月,它從「軍人酒」搖身一變為全民飲品,歷經專賣制度與菸酒開放後的轉型,然而,高粱酒始終仰賴大量進口原料製作,這也使得它在地酒文化興起、強調使用在地農作物釀造的時代氛圍下,究竟能否被歸納進台灣地酒的範疇,陷入一種曖昧的定位。

高粱酒深受韓國人喜愛,許多韓星也被其風味驚豔。圖為韓國知名歌手李泳知在節目中介紹金門高粱。 圖/「차린건 쥐뿔도 없지만」YouTube頻道截圖
高粱酒深受韓國人喜愛,許多韓星也被其風味驚豔。圖為韓國知名歌手李泳知在節目中介紹金門高粱。 圖/「차린건 쥐뿔도 없지만」YouTube頻道截圖

撐起7成國家財政?揭秘菸酒公賣制度 看中式白酒如何在台灣生根

高粱酒的出現與台灣過往的動盪歲月緊密相連。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後,也將中式白酒帶進台灣,並延續了日治時期的專賣制度,於隔年頒布《臺灣省內菸酒專賣暫行條例》,後來更成立了「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掌握全國的菸酒生產與銷售。研究中式白酒50餘年、前台灣菸酒公司酒研究所主任歐陽港生回憶,當年菸酒公賣的經濟效益,更支撐起國內近7成的財政來源。

1950年代,嘉義酒廠有了台灣第一座高粱酒窖,而金門為解決軍隊進口酒精的財政負擔,1952年同樣在島上建立了公營酒廠,也就是現在最為人熟知的金門酒廠前身。高粱傳入金門後,主要供應軍人飲用,歐陽港生解釋,當時金門鼓勵民間種植高粱,用「一斤高粱換一斤大米」,如此一來,百姓有米吃、酒廠有高粱釀酒。

在時間推移與政策驅使下,高粱酒也逐漸轉向在地化,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不過,歐陽港生強調,高粱酒直到20世紀末期,才真正在台灣酒類市場中嶄露頭角。由於美國掀起「白色革命」,無色透明的蒸餾酒開始成為市場主流,這股風潮吹進日本後,進一步影響了台灣的飲酒習慣,成為高粱酒翻身的關鍵轉捩點。

高粱酒隨著國民政府來台而逐漸進入台灣的飲食文化。圖為金酒儲放於佔地坑道內的高粱酒。 圖/報系資料照
高粱酒隨著國民政府來台而逐漸進入台灣的飲食文化。圖為金酒儲放於佔地坑道內的高粱酒。 圖/報系資料照

高粱大量仰賴進口...在地原料、在地生產才是地酒嗎?

即便高粱酒在台灣落地生根已久,但對於是否稱得上是台灣的地酒,民間一直存在不同觀點。

一般認為,地酒必須使用在地原料、在地生產,並融入地方風土,而歐陽港生認為,在地職人展現的工藝精神與香氣,才是地酒的靈魂。

歐陽港生以金門酒廠為例,由於早期缺乏民間參與,沒有鑽研的老師傅,也因此限縮了文化底蘊發展,且在公賣制度結束後,金門酒廠生產的高粱酒開始賣進台灣本島,原先的高粱原物料,不足以應付突然增加的市場需求,導致須大量仰賴進口。他也透露,釀酒品質最佳的高粱,是來自素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

雖然國內高粱產量有限,但其實台灣仍不斷嘗試培育適合台灣環境生長的品種,包含1977年培育的「台中5號」。歐陽港生表示,這種白色種子高粱的「單寧」含量低,而單寧是產生高粱酒香的重要物質,導致台中5號釀出來的酒,香氣不及過往慣用的紅色種子高粱。

而後國內農改場持續嘗試育種,誕生了出酒率高的「台南7號」與「台南8號」,金門酒廠也嘗試與在地農民契作種植。但歐陽港生直言,即便採取契作,也未必能替酒直接加分,關鍵仍在於酒本身能否展現地方特色。

國內農改場持續嘗試育種高粱,金門酒廠也嘗試與在地農民契作種植。圖為在台南種植的高粱。 圖/報系資料照
國內農改場持續嘗試育種高粱,金門酒廠也嘗試與在地農民契作種植。圖為在台南種植的高粱。 圖/報系資料照

公營酒廠的轉型之戰!突破僵局靠1招

金門高粱酒崛起的關鍵時刻,除了2002年台灣加入WTO後,菸酒公賣制度正式宣告終結,開放民間申請製酒執照,高粱酒從公家壟斷走向市場競爭,使全台的公營老酒廠面臨轉型挑戰外,歐陽港生指出,1990年代末期,金馬地區戰地政務解除也同樣關鍵。

他解釋,當時政府採取讓利政策,找來民間企業擔任經銷商,推動金門酒廠走向商業化,而近年為了刺激年輕市場消費,酒廠與經銷商不再只著眼於單一酒種,聯手推出千日醇、氣泡調酒等多樣化的創新產品,卻仍缺乏深層的文化特色。

相較於金門酒廠的市場化,台灣菸酒公司則受制於內部配銷結構,轉型更為緩慢,難與民間新興酒廠競爭。不過歐陽港生認為,文化行銷有機會成為突破僵局的新可能。

其實台酒旗下9間酒廠、4間啤酒廠,已各自被賦予專屬的文化主題,例如台南隆田酒廠是「養生酒的故鄉」,新北樹林酒廠則是「紅露酒的故鄉」,而「白酒的故鄉」嘉義酒廠,這幾年更是在高粱酒技術上不斷鑽研,進一步研發清香、濃香、醬香型等不同香型的高粱酒,凸顯在地特色與工藝。

在歐陽港生看來,台酒資源豐沛,非常適合發展這類結合在地文化的經營模式,至於如何平衡公家資源與市場靈活度,則是另一個須克服的難題。

誰能成就台灣地酒?歐陽港生:靈魂在「職人」與「土地」

在金門酒廠與台灣菸酒公司的轉型困境中,不難看出公營事業主導的局限性,歐陽港生提醒,地酒的發展不能只依賴公家單位,而應回歸「地酒」二字的核心精神,也就是以地方文化為底蘊,結合職人對台灣風土的創意詮釋,釀造屬於台灣的獨特風味。

對歐陽港生而言,即使製酒過程早已走向高度自動化,終究仍離不開老師傅的智慧與經驗,「電腦對酒不了解嘛!」唯有融入人文與土地的堅持,才能真正成就台灣地酒。

高粱酒自專賣時期至今,承載了台灣的動盪與文化交融,進入常民生活後更蛻變為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而這瓶烈酒,究竟是商業產品,還是蘊藏著台灣地酒的靈魂,在每個台灣人的心中或許有不同答案。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超加工食品不只是健康殺手!還是「黑箱高手」 隱藏的環境代價無法量化

超加工食品不只是健康殺手!還是「黑箱高手」 隱藏的環境代價無法量化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報廢電動車成新寵、二次電池崛起!澳洲「電池獵人」鎖定高功率電池再利用

用綠保種出另一種生計!四分地創百萬營收 一群台灣農民的真實轉型故事

用綠保種出另一種生計!四分地創百萬營收 一群台灣農民的真實轉型故事

綠電可以團購?看台達電如何用「共享」思維 突破範疇三減碳挑戰

綠電可以團購?看台達電如何用「共享」思維 突破範疇三減碳挑戰

最新文章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