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示範島」上路15年...離島綠能實驗 能成為台灣能源轉型解方?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金門大學土木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劉華嶽長年推動再生能源,透過離島的綠能實踐經驗,為本島綠能發展提供反思。 圖/報系資料庫
金門大學土木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劉華嶽長年推動再生能源,透過離島的綠能實踐經驗,為本島綠能發展提供反思。 圖/報系資料庫

編按:非核家園、能源轉型已經成為台灣當前的施政目標,綠能建設也早已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預期可在2025年吸引1.8兆元的民間投資。當本島的綠能產業如火如荼進行,資源相對匱乏的離島,也跟上腳步了嗎?

倡議家4月客座總編邀請到國立金門大學土木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劉華嶽,剖析離島能源發展的困境與優勢,透過金門的綠能實踐經驗,探索離島綠能永續發展新路徑,並為本島提供借鏡。

2010年,行政院推動低碳島計畫,其中包括在澎湖與金門打造「低碳示範島」,建設各式節能、減碳設施,如今15年過去,計畫也升級至2.0階段,但成效卻未完全顯現,甚至有不少離島居民對再生能源出現負面觀感。

對此,在金門生活近17年的國立金門大學土木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劉華嶽,同時也是金門縣再生能源社區合作社的重要推手,分享了他對離島再生能源趨勢的觀察,同時以金門獨特的地理條件與實驗性角色,進一步剖析當地在太陽能、生質能與風電上的實踐困境與成功經驗,如何為本島提供借鏡,並為台灣氣候治理開啟新思路。

金門酒糟變綠電?離島綠能「因地制宜」的生存法則

台灣離島的再生能源發展各具特色,例如澎湖有條件極佳的風場,是全台最早建置風機的地區,目標在2025年達成100%使用綠能的島嶼;馬祖日照短、坡地多,風力發電潛力大於太陽能。

而在金門,則以發展屋頂型光電為主,但案場規模有限,因此近期開始投入生質能,劉華嶽分享,金門酒廠就利用釀酒後的酒糟作為生質能發電原料,相較風力與太陽能發電易受地理限制,「生質能只要原料充足,到哪個地方都可以做。我覺得這對金門來說,整體是好的,不管是節電或減碳。」

在這些地區發展中不難發現,因地制宜是推動綠能政策過程中,不可輕忽的關鍵。劉華嶽強調,不同離島有不同特性,發展綠能的同時,必須考慮地理位置、日照長短、生活習慣等,「不只是金門,而是全台灣都應該透過地方自治條例,做彈性調整。」

離島超車本島 金門打造儲能、虛擬電廠 成綠能實驗場

目前澎湖與金門的再生能源佔比已超越本島,根據澎湖縣政府統計,2022年整體發電量有75%來自再生能源,而台電也曾在2023年的新聞稿中提到,金門綠電占比在當年228連續假期期間創下新高,達52.25%,相當於每2度電就有1度來自再生能源。

劉華嶽認為,在台灣離島的再生能源版圖中,金門扮演重要角色,是綠能發展的理想實驗場域,可以把金門的經驗回饋給台灣本島。

約莫10年前,劉華嶽就發表了相關論文,點出透過太陽能達到「分散式電力輔助集中式電廠」的優勢。像是在鄰近聚落建置大型屋頂光電,不僅能就近輔助電廠發電,減少集中式電廠因長途輸電流失的電力,更有機會讓金門163個自然村,村村皆有小型發電廠,達到自主發電。

「各個離島都應該有這種模式,至於要用哪些再生能源組合,就因地制宜去調整。」劉華嶽指出。

將再生能源結合儲能與充電樁打造虛擬電廠,便是台電近2年在金門對輔助發電的具體實踐。該系統導入智慧調度,在用電尖峰時段支援集中式電廠,離峰時間則提供周邊設施使用再生能源,多餘電力還可躉售給台電。這套經驗不僅適用離島,也可擴展應用在台灣本島,甚至有機會發展為成熟的商業模式。

除了自主發電,台電也在當地建立大型儲能設施,劉華嶽說,本島人似乎常誤解離島供電不穩,事實上,金門自從有儲能系統後,近年跳電次數幾乎歸零。

他進一步指出,儲能概念也應該進到一般家戶裡,「如果家家戶戶能輔助儲能設備建設的話,不會有跳電問題。這些儲能類似分散式電力的輔助概念,平常發的電可以賣給台電,離峰時間再去把家裡的儲能設備充飽電,在台灣應該全力推展。」台灣目前的儲能發展進程緩慢,相關法規不夠成熟,而金門的儲能實踐,可為本島提供借鏡。

錢坑、民意反彈、地方意識不足...離島綠能發展挑戰多

金門綠能發展雖有亮點,卻也面臨重重挑戰。劉華嶽這些年嘗試將德國、丹麥的經驗輸入金門,但光是資金缺口、年輕人外流,就使合作社推廣困難,要說服長輩拿出積蓄支持興建案場,更是不容易,「50個人裡面有1個人願意加入就要偷笑了。」

他分享,合作社的第3個案場設於金門第二大酒廠──皇家酒廠的屋頂,發電量約100瓩(kW),但因資金有限,僅能負擔部分成本,其餘則由社員自掏腰包支持;第4案場計畫設在金門大學中山校區,規模更小,約60kW,銀行評估後認為案場太小,不願提供融資,因此合作社現階段尚在為資金問題努力,「在國外,都是政府、銀行與居民各自負擔1/3資金,這樣案場才有成立的可能。」

在地的反抗聲浪則是另一難題。以風電為例,金門腹地小、村落密集,只有3個適合的風場,「島太小了,隨便一支風機的低頻噪音就會影響到村落居民。」對居民而言,回饋金多寡根本不是重點,他們更在乎的是生活品質被破壞,「一支風機上去,鄉長可能下次就不用參選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類似困境近年在澎湖也經常可見。

此外,環境教育不足更增添阻力,劉華嶽發現,低碳島計畫已進入新階段,然而當地學生對此卻幾乎無感,在一次環境教育課程中,劉華嶽詢問現場33位高中職學生是否聽過金門低碳島,「只有3個學生舉手,我那時候很驚訝,都已經進到2.0了,為什麼對這個字眼這麼陌生?」他直言,環保局等相關單位的宣導力道仍待加強,應該適時展現低碳島的推廣成果。

開源、節能一樣重要 離島綠能如何真正落實ESG?

劉華嶽在金門的日子,見證了碳排量翻倍成長,從17萬噸增至37萬噸,加上孤立電網、一度電費用將近8元的高電費,凸顯減碳與再生能源輔助發電的重要性。

他直指,大部分能源政策都在講開源,卻鮮少討論如何節能。劉華嶽以自己蓋的零碳住宅為例,建築內外共採用14種減碳方法,「我不是不開冷氣,但用電量不到一般透天的2/3。」再次驗證綠能輔助發電有助節省電費、減少碳排。

劉華嶽親自打造一棟零碳住宅,建築內外採用14種減碳方法,省電又節能。圖為屋頂太陽能板。 圖/報系資料庫
劉華嶽親自打造一棟零碳住宅,建築內外採用14種減碳方法,省電又節能。圖為屋頂太陽能板。 圖/報系資料庫

然而不少能源政策在規劃、推行之際,經常因政治考量,導致理想與現實脫節,例如地方政府將經費用於補助太陽能熱水器與電動車,卻缺乏配套,民眾難免質疑,太陽能熱水器更新為什麼不能只換壞掉的零件?性能完好的油車又該由誰收購?劉華嶽認為,這不僅需要重新審視法規與配套的適切性,主政者的意願也至關重要,這些都需要時間一步步慢慢推進。

除了政策,需要反思的還有以利益為導向的大型案場開發,劉華嶽直言,許多廠商強調企業符合SDGs目標、具備ESG精神,實際卻流於形式。

身為金門縣環境景觀總顧問,劉華嶽指出,目前缺少廠商是否落實在地回饋的監督機制,「現在我一定要求他們說出對ESG的貢獻,不是只寫出美化的字眼,而是要見到實質運作,防止拿到案場就忽視承諾,應該要翻轉這個情況。」

對劉華嶽而言,離島的再生能源發展,不只是技術挑戰,更考驗社區共識、政府策略與企業治理,如同金門的綠能之路,在資金、民意與政策的挑戰仍待克服,也需要更多人投入支持,促成改變。然而從屋頂光電到分散式電力,金門小尺度實踐探索再生能源,堪稱台灣氣候治理的縮影,這些小而美的經驗,依然為台灣勾勒出值得借鑑的永續路徑。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有海就能發電!日本啟用全球第二座「滲透壓發電廠」不畏天候還可24H運作

有海就能發電!日本啟用全球第二座「滲透壓發電廠」不畏天候還可24H運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SDGs 10周年 聯合線上跨域共苗島嶼未來  讓改變點滴累積、持續前行

SDGs 10周年 聯合線上跨域共苗島嶼未來 讓改變點滴累積、持續前行

最新文章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

89億顆蛋的背後...友善飼養讓蛋雞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89億顆蛋的背後...友善飼養讓蛋雞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用蛋串起善的供應鏈!黎明方舟動福蛋:打造動物福利X社會照顧的新典範

用蛋串起善的供應鏈!黎明方舟動福蛋:打造動物福利X社會照顧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