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時尚大廠更尖端-Story Wear,6年前著手縫永續
編按:3年前,「永續時尚」第一次躍上台北時尚週,大家都在看「永續時尚」到底什麼來頭。3年後,永續成了全球各大國際品牌琅琅上口的概念。
人、錢、資源、知名度都遠遠不如國際品牌,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卻早在6年前,猶如先知,無畏外界的「冷」回應,投入零廢棄的道路。一間扛起永續時尚的傳道者、設計家和策展者的角色。經過6年多的努力,終於迎來一絲曙光。
在台北時尚週即將到來的此刻,10月《倡議+》邀請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擔任客座總編,分享從一件衣服開始,拯救地球的故事。
當時尚精品Hermes、Prada、Chanel和Burberry,紛紛宣示永續目標,一向追求新潮、推陳出新的時尚產業,終於正視該肩負的環境責任。這股「反思」浪潮,令人難以想像,在四、五年前是個說了沒人理的冷議題。一路見證,零廢、永續議題,從冷到熱,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很能體會。
陳冠百:我不想再做一個製造廢棄的品牌
成長在台灣老牌成衣品牌的家庭環境裡,陳冠百坦言,服飾生產會帶來的環境污染,自己也曾一無所知。直到二十多歲前往英國就讀,才開啟大門。一部由加拿大導演Mark Angelo拍攝的紀錄片《River Blue》,影片中,記錄了成衣生產過程一幕幕駭人的景象,揭開環境汙染的真相。
陳冠百畢業回國,前後任職公關行銷等工作,從未忘記創業夢。夢想計畫寫了很多版,唯一確定的,「是我不想再做一個製造廢棄的品牌。」陳冠百說。
定位想了又想,一家香港非營利組織啟發了她,她本希望能夠成為分會,或進行代理,卻得到對方回應直言:「台灣根本不在乎永續。」台灣從文創、設計、紡織產業發展成熟,「怎麼可能沒有!」陳冠百心裏忍不住辯駁,最後卻否認不了事實。
熱情沒有澆熄,即使人、資源都沒有,陳冠百憑著一隻筆,開始將永續時尚帶進台灣。她一面上班,一面著手翻譯國外資訊,介紹永續時尚觀念。而那時,正是Zare、H&M、Uniqulo等快時尚品牌大舉擴張版圖的時刻。
零廢棄X時尚X弱勢=Story Wear
持續3年後,陳冠百決定在2018年創辦Story Wear,投入永續生產,選擇以牛仔布進行再生。「牛仔褲是萬年不敗的款式」。
然而,牛仔褲,從回收取得,設計版型、彈性、款式都不同,加上得重新清洗、拆解、拼貼,做工極其複雜,設計也得將就原料。也因此,陳冠百因緣際會找上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透過設置新知工坊二度就業婦女,解決了重置的複雜工序,也幫助了弱勢婦女就業。
類似計畫也在後續展開。例如,Story Wear也與成員為腦麻兒母親的桃園NPO組織「螞蟻遇上貓」合作,透過她們重新再造二手牛仔布;日前也攜手齊柏林基金會,展開「為海洋發聲的故事衣」募資計畫。經過重新設計縫製的衣服,都有大海意象的巧思,未來募資款項也會用於基金會環境保育。如同Story Wear品牌名稱,一針一線,都是「故事」。
三度登上時裝周 上市公司來敲門
不論攜手新知工坊的二度就業婦女,或是集結零廢減碳環境永續的共同夥伴,暫時卸下理念,「Story Wear還是希望是消費者喜歡的時尚品牌。」3年前,陳冠百也帶著Story Wear連續登上台北時尚週,在永續風終於吹向台灣時尚領域後,成為最早的品牌代表。
團隊從最初一人打拚,現在Story Wear已成為5人團隊;幫忙縫製的姊姊媽媽們,也從最初的四、五個人成長到現在二、三十位。過程最難的是什麼?陳冠百嘆了口長長的氣,道盡一切。她坦言,頭兩年,連在傳統成衣打拚一輩子的媽媽都搞不清楚她在做什麼,直到第一件產品出爐,才明白Story Wear的運作和理念。
母親終於的「豁然開竅」,如同台灣傳統成衣產業的寫照。開始有不少上市櫃企業,主動來洽詢,願意提供廢棄布料,永續利用,像是即將在今年台北時尚週登場的新系列,就來自於年興紡織的貢獻。
「若要達成永續,得要符合許多。更精確的用字,是零廢棄。」陳冠百說。作為時尚品牌,最終,還是期待贏得消費者認同,並朝著國際邁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