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為生態加值-大地守護者黃于玻:工程融入生態
已故日本導演高畑勳執導、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動畫電影《平成貍合戰》,講述東京地區人口增加、都市擴張,工程車與挖土機大舉入侵淺山開發,破壞原本寧靜美麗的多摩丘陵森林,森林裡的狸貓們感受到威脅,嘗試各種方法嚇退開發商,也有狸貓因此一命嗚呼,森林最終還是消失了,無家可歸的狸貓們,只能無助而哀傷的在城市裡流浪。
當怪手遇到森林,結局難道只能是一場生態浩劫?工程開發與生態保育,各自有複雜的利益與矛盾,兩相拉鋸,犧牲的往往是環境,而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總經理黃于玻,試圖扭轉選擇經濟就必須犧牲生態的衝突,提供建議讓工程開發避開生態敏感區,落實生態檢核,改變過去工程與生態雙輸的局面。
工程融入生態 減輕環境傷害
黃于玻的專長是生態系統評估以及生態工法,曾任職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2004年創立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回想創業初衷,「我們用生態專業來謀生,想的也不是做這個可以賺多少錢,而是我就是喜歡生態這個領域,在這裡我可以找到快樂、也可以實踐理想。」
觀察家主要協助業主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生態監測、生態工程。環評貌似與一般民眾生活相離甚遠,實際上卻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環評關注於開發行為對於棲地、物種造成的影響,評估過程常常是衝突紛爭不斷。
「業主啟動開發案,做環評自然希望拿到一個開發案對環境衝擊不大的結論,但如果這個開發案真的影響到某種生物的棲地,建議開發單位放棄這個計劃不容易,而且擋得了一個、擋得了下一個嗎?」
全台灣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工程正在進行,既不可能要求工程全面停工,也不能將淺山生物,包括:鳥類、石虎、白鼻心、穿山甲等全都趕走,「其實沒有人會故意去破壞生態,只是工程單位不一定能掌握他們開發的地方,剛好是一個生態熱點。」
與其在環評中廝殺,不如在工程設計規劃階段時,就把生態也納入重要考量,「我們提前跟工程單位說,這個地方有貓頭鷹,因為還在規劃階段嘛,工程單位可以改道、縮小量體,或是施作圍籬、隔音板等。我們的發揮專業,提供對環境友善的建議,對開發單位來說,友善環境的施作,能減少很多社會溝通成本,環境也因此得到照顧。」
倡議生態檢核 公民一同參與
台灣擁有高度生態多樣性,如何針對不同物種、生物習性,將生態因素融入工程,成為黃于玻新的挑戰,他舉了一個例子,在高速公路民雄段經常出現動物路殺,「這個地方有很多白鼻心,動物爬上高速公路是傷害,用路人閃動物也很危險,後來這裡就做了動物通道,成效也不錯,我們也有做一個天橋式的給石虎用,石虎也很賞光。」
黃于玻再更進一步推動生態檢核機制。在工程核定階段,就導入生態檢核機制,除了生態專業調查評估,也讓社區民眾與民間團體一起來參與,相關資訊透明公開,工程單位了解生態議題,也能將生態保育納入實際操作,「過去是生態調查專業人員告訴你,這裡有五色鳥、有哪些物種,講完就走,把問題丟給工程單位,現在不是,保育措施是生態專業人員、工程單位和民間團體,大家一起來擬定工程生態友善方案。」
「我們也在想,除了提供工程友善環境的建議之外,我們有沒有可能主動推動生態保育啊,所以有里山倡議」,黃于玻說了一個關於田鱉米的故事,「我們在做高速公路沿線的動物調查,意外發現有個種稻老農,由於米是要給孫子吃的,所以沒在田間撒藥,竟成了稀有大田鱉繁殖生活的住居。」觀察家與老農契作,因此有田鱉米的銷售。
「台灣高度生物多樣性,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利用生態去加值,而不是把生態視為麻煩」,黃于玻覺得,生態與經濟並不是非得放在同個天秤上權衡利弊,而是可以生態好、經濟也好,生活、生產、生態相結合,「就如同田鱉米,買的不僅僅只是米,還有關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故事。」
黃于玻形容,推動生態保育,就像交通安全宣導安全帽,一開始有些人覺得麻煩,但漸漸地,社會氛圍潛移默化,大家也習慣了,「我相信倡議就是這個樣子,一路慢慢地走,到後來內化成一種社會氛圍,與生態共存共榮,不是一個永遠都到不了的理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