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呼叫「外送金孫」-銀色大門,送溫飽也送溫暖

銀色大門用送餐的方式關懷長輩。  圖/銀色大門提供
銀色大門用送餐的方式關懷長輩。 圖/銀色大門提供

疫情發燒?懶得出門?點開手機外送APP,隨時就能吃到想要的餐點。但不懂得科技,又住得偏遠的銀髮世代,他們食衣住行的日常難題,又該如何解決?

紮根嘉義,新世代的孫士姍與范曦看見了高齡社會的需求,決定從最基礎的送餐關懷開始,創辦社會企業「銀色大門」,結合科技和社群串聯,將資源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

鎖定高齡社會的難題,是孫士姍就讀大學時曾擔任基金會的送餐志工,在某次的服務途中,發現昨天送來的便當仍掛在門口,向內張望後,看見認識的阿嬤已陷入昏迷。所幸及時搶救得宜,但這次的經驗給她非常大的震撼。她說,「我以為送餐只是提供便當、打聲招呼而已,沒想到還能與對方的生命有這麼深的連結。」

2019年,孫士姍找來同學范曦和返鄉青年張鈺梅共同創辦「銀色大門」,以外送APP的形式,執行長輩送餐關懷,也讓外地子女訂餐給父母等業務,在嘉義創立自己的事業。

銀色大門用APP追蹤和回報長輩的狀況。 圖/銀色大門提供
銀色大門用APP追蹤和回報長輩的狀況。 圖/銀色大門提供

萬事起頭難,銀色大門創業初期,只能靠著募資和比賽獎金,以及美術系的范曦在畫室教學的薪水,勉強支撐。

好在,孫士姍生性樂觀,總能在創業的艱難中找樂子。她笑說,當初的薪水,入帳時只有月薪168元,過年也只領888元,甚至一度因為必須前往偏遠地帶送餐,墊付高額交通費,最後還減薪只領588元。但月領不到一千的微薄薪資,最後都成了她口中,「可愛的吉利數字」。

如此艱苦還持續堅持,讓許多人好奇是什麼信念讓銀色大門不放棄。孫士姍解釋,大家都知道台灣走向高齡化,甚至是超高齡化社會,名詞之下都成了統計數字。但在嘉義,這卻是每一天的生活場景,騎車經過一條小巷,可以看到3、4家的人在辦喪事,或出門追垃圾車的也都是老人。孫士姍見到這番情景,心裡唯一思考的,就是把銀色大門做起來。

高齡化在嘉義不僅是數字,更是一種日常生活。  圖/銀色大門提供
高齡化在嘉義不僅是數字,更是一種日常生活。 圖/銀色大門提供

不過,在感性的情感之外,銀色大門也看到政府的不足和資源的濫用。孫士姍說,公家單位在執行過程中受到種種限制,首先是行政區的劃分,經常發生這一戶的長輩有共餐據點送餐,但馬路另一邊的長輩卻得餓肚子的弔詭。送餐的時間和餐點也不一定符合需求。例如有些送餐服務在禮拜日和國定假日休息,或是送上的餐點是超商微波便當、麵包,口味、營養,都不適合長輩。

除了受限於行政法規,孫士姍也發現,有些長者需要送餐服務,卻因名下擁有房產,被認列為不符資格,無法申請;又或者子女將申請來的移工帶去工廠工作,將本該照護長者的資源挪為他用,被政府認定已擁有照護服務,因而無法另行申請其他的送餐、居家服務。

看見不少人因為資格、身份而被排拒於外的送餐需求,銀色大門決定透過創新服務,補上政府無法處理的灰色空間,也讓更多長輩能有尊嚴地在家老去。

銀色大門的創立是為了補上政府無法處理的漏洞。 圖/銀色大門提供
銀色大門的創立是為了補上政府無法處理的漏洞。 圖/銀色大門提供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對許多行業是場危機,但對銀色大門反而是轉機。由於過往的長照政策朝著青銀共居、共餐的方向,專注於送餐的銀色大門不受重視,但在這段期間累積的能量和經驗反而成為疫情期間的重要幫手,透過零接觸的方式送出許多阻塞在基金會的善心資源。

隨著疫情加劇,銀色大門將眼光從自家的APP移轉到更廣闊的生態圈,目前在臉書開設資源媒合的社團,讓每一份資源有效率地送到每一位需要的人手上,如同銀色大門的創立宗旨「銀色代表長輩,大門象徵開啟一扇通道,讓資源流通毫無阻礙」。

延伸閱讀

>>能互動還能玩遊戲 讓電視成為長輩的Facebook

>>「我家灶神在你家」家常手藝宅配到府,暖心外食族

>>你家電表「智慧」了嗎? 未來還能幫忙照顧老人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熱浪下的滯銷危機...瑞士羊毛曾是經濟支柱 如今倉庫堆滿、全國停止收購

熱浪下的滯銷危機...瑞士羊毛曾是經濟支柱 如今倉庫堆滿、全國停止收購

熱到變形!巴黎鐵塔尖每日最多可偏移20公分 創熱浪奇觀

熱到變形!巴黎鐵塔尖每日最多可偏移20公分 創熱浪奇觀

國產蔬菜再升級!新品種「芥藍台南1號」問世 耐熱耐濕、未來四季都能吃到

國產蔬菜再升級!新品種「芥藍台南1號」問世 耐熱耐濕、未來四季都能吃到

最新文章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