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鄉救地方?別讓「頂級世代」置身事外

2018的SOTOKOTO八月號雜誌封面。圖/翻攝sotokoto.net
2018的SOTOKOTO八月號雜誌封面。圖/翻攝sotokoto.net

地方創生」一定要「青年返鄉」嗎?當「銀髮者」投入「地域活化」、當退休以後的頂級世代以投入心力、開始對故鄉有所貢獻,是否能為地方將帶來不同的可能呢?

這幾年風起雲湧的「地方創生」浪潮,無論從日本到台灣,都與當代最夯的四創(新創、農創、旅創、文創)有相當緊密的關係及互動,而這些觀念毫無疑問對應到年輕世代,尤其和「創業」連結起來,如果實踐地點與議題又選擇在都市之外,直覺就連結成為「青年返鄉」的實踐版。

「青年返鄉」的確已成為一股趨勢,政府單位也極力在倡導,這確實是解決高齡化、少子化與地方空洞化最速效的一帖解法,畢竟年輕族群--尤其家庭所能創造的消費者與勞動力,將在下鄉定居之後,稱職地扮演起向上照顧長者、向下照顧幼兒的三明治夾心能耐,為地方注入強大的動能,確實能讓地方活絡起來。

但其實除了年輕人投入創生外(但這邊私自認為28~35歲是較為合適投入的年紀,並非年齡歧視,而是多年看顧年輕團隊後的經驗判斷,細節容後說明),一群年齡約在55~65歲的熟齡前銀髮族群,我喜歡稱他們頂級世代(Premium Age),其實將會是未來創生很重要的一群生力軍,但是目前的整個發展脈絡,他們似乎是被排除之外的,這點相當可惜,也應是未來一年大家一起來關心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注意到去年日本創生風格誌SOTOKOTO八月號的封面是一位80多歲的阿媽DJ,而內文還有一位92歲的阿祖酒保等……。這樣活到老、做到老的風氣在日本純屬自然,當然目前是為了自己的年金而戰,但在傳統日本的思維當中,本來人活著就要工作,總使退休了,都還會努力找出自己的事業第二春、第三春。

這幾年台灣也逐漸有這樣風氣,但不得不說,過去的台灣有許多中年退休者,尤其是軍公教,在退休後,領完月退就開始遊山玩水,或是當當志工,感覺自己還有點貢獻,但這樣的狀態其實非常可惜,尤其現在人的平均餘命往往能到8、90,其實還有2、30年的歲月,無論對個人(成就感),對社會,及國家是浪費的。

有沒有可能,讓這群剛從第一份職業退下來、但還體力精力旺盛的頂級世代們,找到新的舞台?不僅有成就感,也會對於這個社會創造新的貢獻。而當台灣面臨到高齡化、少子化、地方過疏的挑戰,我們嘗試跟上日本的步伐提出「地方創生」的概念,面對未來公部門勢必透過政策資源,引流民間動能持續投入前進,但如果我們回頭檢視政府所推出的方案資源,似乎鮮少把這一個族群納入思考(這不應該是青銀共創)。

當然我完全知道,跨世代間對於「創生」概念理解有很大差距,現在年輕世代可能很熱,認為這讓他們的地域實踐行動有了更多支撐的正當性,而這一波投入也讓人看到過去幾年在鄉土教育,國族認同,人文啟蒙,社會關懷議題的成效,而回過頭來看這群頂級世代,對他們來說,在退休之前走入自然山林,回到故鄉土地,做一些跟年輕時,來到城市打拚跑生活不同的事,這樣的行動也許沒那麼大高尚的前提,純粹是出自於一種鄉愁而起的懷鄉之情,是一種對於自然土地的好感,或純粹覺得要活就要動而已……。

但我們別忘了這群頂級時代們,體力還不差、財力很可以、對故鄉有感、對生活有想法、還想做一點事情……。但是在他們的認知中,似乎只能去公設場地當當志工、在家帶小孩,或者一群人相約往山上跑,或者無聊到國外趴趴走;而如果,我們能讓他們更理解這個社會未來將面臨到的挑戰,邀請他們一起來為這個國家做點事情,而他們所做的將會對於他們的後代帶來超過50年的影響,從這樣的角度來談「地方創生」,也許他們就更能理解也說不一定。

頂級時代們體力還不差、財力很可以、對故鄉有感、對生活有想法、還想做一點事情。圖/報系資料照
頂級時代們體力還不差、財力很可以、對故鄉有感、對生活有想法、還想做一點事情。圖/報系資料照

當然我能理解,他們理解之後在地方的實踐思維與作法,可能會跟年輕團隊有很大的落差,但是與其讓他們置身事外,何不想辦法讓這群頂級世代時代能加入「創生」的陣容,讓他們的故鄉之愛、事業經驗和金錢資源,去扮演支援者、扮演出資者、扮演協力者的角色,來與年輕人共創,對地方創造實質的助益?

當然在這之前,需要更多的溝通與共識,但似乎已經到了時刻,該想辦法來邀請他們共同參戰!年輕人已經承擔不少了,我們不該讓頂級世代置身事外。

地方創生元年,如果這是國安問題,那無論居住在城市或鄉村,是青年或銀髮,沒有人應是局外人,面對這個世紀挑戰,我們應想辦法結集更大的力量。

如果大家認同,請幫忙把這樣概念傳播出去。

• 本文原載於:〈創生議題 1— 頂級世代投入地方活化之可能〉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熱浪下的滯銷危機...瑞士羊毛曾是經濟支柱 如今倉庫堆滿、全國停止收購

熱浪下的滯銷危機...瑞士羊毛曾是經濟支柱 如今倉庫堆滿、全國停止收購

熱到變形!巴黎鐵塔尖每日最多可偏移20公分 創熱浪奇觀

熱到變形!巴黎鐵塔尖每日最多可偏移20公分 創熱浪奇觀

國產蔬菜再升級!新品種「芥藍台南1號」問世 耐熱耐濕、未來四季都能吃到

國產蔬菜再升級!新品種「芥藍台南1號」問世 耐熱耐濕、未來四季都能吃到

最新文章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