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碳移除計畫 台積電投資5000萬美金

早在2018年,蘋果與保護國際基金會、當地政府和保育組織合作,在哥倫比亞保護並復原了一片2.7萬英畝的紅樹林。 圖/蘋果提供
早在2018年,蘋果與保護國際基金會、當地政府和保育組織合作,在哥倫比亞保護並復原了一片2.7萬英畝的紅樹林。 圖/蘋果提供

全球各大企業現在都努力朝「2050淨零碳排」目標邁進中,而以「Apple 2030」為目標,一直走在綠能、脫碳行動最前端的蘋果,近日更宣布其Restore Fund基金加入了2大新投資者,包括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和日本的村田製作所,它們同時也是蘋果的主力製造夥伴。

蘋果自2021年啟動Restore Fund基金,為業界首創的碳移除計畫,旨在擴大全球投資高品質、基於自然的碳移除技術,同時保護重要生態系。全球半導體代工廠台積電將向匯豐資產管理與Pollination的合資企業Climate Asset Management管理的基金投資高達5,000萬美元。日本iPhone供應商村田製作所將向同一基金投資高達3,000萬美元。這些新投資奠基於蘋果先前針對Restore Fund第2階段達到2億美元的承諾,使承諾資本總額達到2.8億美元。

蘋果同時也分享,Restore Fund初始階段的合作夥伴,包括高盛公司和保護國際基金會,與經驗豐富的林業管理者Symbiosis、BTG Pactual Timberland Investment Group和Arbaro Advisors合作,支持在南美洲退化的牧場和農地上建立以永續方式認證的施業林。蘋果預計該專案組合將超越其2025年從大氣中移除100萬噸二氧化碳的目標。

蘋果環境、政策與社會措施副總裁Lisa Jackson表示:「Restore Fund基金已經在為南美洲的社區和生態系帶來實際的益處,同時移除大氣中的碳。我們很高興看到供應商加入我們的行列,除了刻不容緩地執行事業脫碳工作外,也投資於大自然。」

為Restore Fund選定的所有專案都會接受定期評估,以監測森林的長期變化和成長、處理火災等潛在風險,並核實森林碳儲量。分析過程中,蘋果和Space Intelligence、Upstream Tech等合作夥伴使用iPhone上的光學雷達、衛星資料、生物聲學監測和機器學習等創新工具來評估土地狀況和專案進度,並確保所有專案符合Restore Fund的嚴謹標準。

目前蘋果持續積極使全球供應鏈脫碳,台積電和村田製作所是蘋果供應商清潔能源計畫的300多家供應商之一,承諾2030年前在所有與蘋果相關的生產活動100%使用再生電力。早在2022年,蘋果也已呼籲其供應商更進一步,在這10年內將所有與蘋果相關的業務實現脫碳。包括透過高品質的碳移除技術來處理不可避免的剩餘排放。台積電和村田製作所與蘋果共同投資的基金將整合再生農業專案與生態系保護和復育專案,以在碳排和經濟方面產生效益。

Restore Fund基金是Apple 2030目標的一大重點,宣告積極朝在2030年以前在整體價值鏈達成碳中和的目標邁進。蘋果專注致力於以直接減排的方式,將碳足跡從2015年的數值降低75%,並將透過高品質的碳移除技術來處理剩餘排放的問題。公司僅從已發生核實移除的碳專案中註銷碳權,而且僅使用碳權來處理目前可用解決方案難以避免或減少的剩餘排放。

Apple力圖讓整體價值鏈在2030年前達到碳中和。 圖/蘋果提供
Apple力圖讓整體價值鏈在2030年前達到碳中和。 圖/蘋果提供

2023年9月蘋果推出首批碳中和Apple Watch產品,未來在碳中和產品的包裝上都會看到這個醒目的綠色標誌。 圖/蘋果提供
2023年9月蘋果推出首批碳中和Apple Watch產品,未來在碳中和產品的包裝上都會看到這個醒目的綠色標誌。 圖/蘋果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AI犧牲戰?各國競相提供資料中心優惠 科技巨頭大興土木卻不必負責

AI犧牲戰?各國競相提供資料中心優惠 科技巨頭大興土木卻不必負責

「鐙鋒氫科技」用二十年淬鍊的氫能夢!宏碁龍騰微笑獎見證台灣新創踏上永續征途

「鐙鋒氫科技」用二十年淬鍊的氫能夢!宏碁龍騰微笑獎見證台灣新創踏上永續征途

AI醫療潛力股!「神瑞人工智慧」將人工智慧導入醫學分析 勇奪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首獎

AI醫療潛力股!「神瑞人工智慧」將人工智慧導入醫學分析 勇奪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首獎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社區金融」是什麼?一窺美國如何將在地金融升級「地方創生加速器」

【專欄投稿】「社區金融」是什麼?一窺美國如何將在地金融升級「地方創生加速器」

【專欄投稿】影響力投資重回在地社區!「地方導向」的中小企業更具永續價值

【專欄投稿】影響力投資重回在地社區!「地方導向」的中小企業更具永續價值

【專欄投稿】影響力獨角獸10年暴增10倍  下一個Nvidia在永續產業?

【專欄投稿】影響力獨角獸10年暴增10倍 下一個Nvidia在永續產業?

【專欄投稿】混合金融難做大?將永續原則納入投資決策 重建制度才是關鍵

【專欄投稿】混合金融難做大?將永續原則納入投資決策 重建制度才是關鍵

【專欄投稿】「投1塊賺10塊」大商機!調查報告揭氣候調適投資「三重紅利」

【專欄投稿】「投1塊賺10塊」大商機!調查報告揭氣候調適投資「三重紅利」

【專欄投稿】AI與顧客導向如何幫企業Impact-Market Fit!改善影響力衡量

【專欄投稿】AI與顧客導向如何幫企業Impact-Market Fit!改善影響力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