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變少了嗎? 特生中心公布國家級鳥類指標 成亞洲第二

近年來「麻雀變少」成為熱議話題。 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近年來「麻雀變少」成為熱議話題。 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無貧窮

近年來「麻雀變少」成為熱議話題,特生中心3月13日召開記者會,透過分析國內100種繁殖鳥十年來的數量變化趨勢,建置「台灣森林鳥類指標」及「台灣農地鳥類指標」兩項國家級指標,也讓台灣成為繼印度後,亞洲第二個發布複合物種指標的國家。

分析結果發現,森林、農地鳥類族群數量大致呈現緩慢成長,僅台灣特有鳥類台灣竹雞、繡眼畫眉顯著減少。麻雀、白頭翁等鳥類沒有顯著變化,但落在「及格邊緣」,族群數稍有減少就將列入顯著減少名單。

鳥類族群十年來穩定成長 僅台灣竹雞、繡眼畫眉顯著減少

近年來「麻雀變少」成為熱議話題,為呈現鳥類族群變化,特生中心運用「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自2011年至2019年的資料,分析台灣100種繁殖鳥數量變化趨勢,包含52種森林鳥類、20種農地鳥類及28種棲地不特定鳥類,並建置出兩項國家級複合物種指標。

個別鳥種數據顯示,共11種鳥類數量顯著增加,台灣竹雞及繡眼畫眉兩種台灣特有種則顯著減少,其餘87種沒有顯著變化。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說,減少原因有待分析,不過可能與農地人為干擾及商業獵捕有關。

族群無顯著變化的鳥類中,仍有些鳥種趨勢落在「及格邊緣」。林大利指出,粉紅鸚嘴、鉛色水鶇、白頭翁、麻雀、棕背伯勞及大卷尾等六種鳥類,一旦數量再減少就將列入顯著減少名單,這些鳥類常棲息於草生地和溪流,多為肉食性鳥類。

繡眼畫眉。 圖片來源:中華鳥會
繡眼畫眉。 圖片來源:中華鳥會

借公民科學之力 特生中心建置國家級複合物種指標

「台灣過去十年森林、農地環境的鳥類都算穩定成長」,林大利根據分析結果指出,農地、森林鳥類兩項指標皆呈現緩慢增加。不過他提醒,農地環境人為干擾頻繁,指標容易出現波動。

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指出,鳥類族群監測指標可了解每年鳥類族群變化,更是評估生物多樣性指標的重要依據,也有助於國家施行保育政策。

「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是由特生中心、台灣大學及中華鳥會共同推動的公民科學計畫,自2009年起每年號召全台鳥友定期定點調查鳥類,長期監測族群數量變動趨勢,十年來累積23.7萬筆資料。林大利指出,以往必須耗費4至5年才能成功完成某特定樣點鳥類監測,公民科學家參與協助能大大提升蒐集監測數據的效率。

正面臨族群數量減少危機的鳥類。 圖片來源:中華鳥會
正面臨族群數量減少危機的鳥類。 圖片來源:中華鳥會

全球有254項複合物種指標,但大多集中於歐洲,直到2020年印度才首次發表亞洲第一項國家級指標,這次台灣成為亞洲第二個發布複合物種指標的國家。研究論文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生態指標》(Ecological Indicators)。

至於鳥類為什麼適合當成指標?林大利比喻,我們會用體溫來反應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如果想知道森林或農地環境好不好,也需要一個具體指標。而有繁衍需求的鳥類是要求嚴格的敏感物種,一旦環境異常就會馬上離開,可精準反映環境現況。

他預告,目前已在國家公園內嘗試建立兩棲類指標,未來將擴及高山鳥類、台灣獼猴、日行性猛禽等生物類群。待族群拼圖逐步到位,就能形成「國家保育儀表板」,精準呈現台灣環境變化。

台灣竹雞族群量減少可能與商業獵捕有關。 圖片來源:中華鳥會
台灣竹雞族群量減少可能與商業獵捕有關。 圖片來源:中華鳥會

參考資料

Taiwan's Breeding Bird Survey reveals very few declining species. Ecological Indicators, February 2023.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麻雀變少了嗎? 特生中心公布國家級鳥類指標 成亞洲第二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美國搶救食物浪費大作戰 「差一州」就宣告失敗

美國搶救食物浪費大作戰 「差一州」就宣告失敗

塑膠亮粉再見! 科學家研發「友善土壤」新亮粉

塑膠亮粉再見! 科學家研發「友善土壤」新亮粉

新來義部落復耕傳統農作 烘芋頭乾、推小山芋料理

新來義部落復耕傳統農作 烘芋頭乾、推小山芋料理

小垃圾大衝擊 一包「奇多」掉在國家公園後會發生什麼事?

小垃圾大衝擊 一包「奇多」掉在國家公園後會發生什麼事?

最新文章

最大的抹香鯨在這裡!全台首座鯨豚救援教育場館 帶你探索海洋保育之旅

最大的抹香鯨在這裡!全台首座鯨豚救援教育場館 帶你探索海洋保育之旅

台灣之光!「蝠路雙全」紀錄片連獲國際大獎 讓世界看見蝙蝠保育

台灣之光!「蝠路雙全」紀錄片連獲國際大獎 讓世界看見蝙蝠保育

台灣每年浪費近5億噸水!相當於2個石門水庫 水資源正走向泡沫化危機

台灣每年浪費近5億噸水!相當於2個石門水庫 水資源正走向泡沫化危機

寒流太強!2百多隻海龜抵擋不住大凍僵 導致無法覓食、擱淺

寒流太強!2百多隻海龜抵擋不住大凍僵 導致無法覓食、擱淺

浪浪闖玉山遊蕩討食...憂釀生態危機 背工連籠帶狗扛40公斤下山

浪浪闖玉山遊蕩討食...憂釀生態危機 背工連籠帶狗扛40公斤下山

抹香鯨現身花蓮外海頻率大增!協會研究鯨豚、分析原因

抹香鯨現身花蓮外海頻率大增!協會研究鯨豚、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