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為全球第一個通過「環境保護法案」的國家,瑞典為了邁向綠色未來,現在使用哪5大方法?

2022/11/30 公民報橘 游絨絨

 (圖片來源:ElectriCity)
(圖片來源:ElectriCity)

瑞典向來被認為世界的環保先鋒國家,該國不僅在 1967 年成為全球第一個通過環境保護法案的國家,還培養出一位新世代環保活動家——格蕾塔桑柏格(Greta Thunberg)。

數多年來,瑞典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忘兼顧環境永續,致力減少碳排放和限制污染,並且在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上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目標是邁向一個綠色的未來。來看瑞典邁向綠色未來的 5 大方法,以及為何瑞典人具備極高的永續意識。

1. 打造綠色交通,電動巴士是新未來

瑞典第二大城哥德堡是最先採用電動巴士的城市之一。很早,哥德堡市就有 60 輛以上的 Volvo 油電混合巴士。從 2015 年起,更開始採用 Volvo 全電動巴士,在 55 號公車路線上運行 。到 2021 年,該市已經有 145 輛新的電動巴士在街道上行駛,也不再只限於一條路線。在公共交通中使用可再生電力不但有助於改善空氣品質、降低城市的交通噪音,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除了哥德堡,還有其他瑞典城市也推出了電動巴士:諾爾泰利耶市(Norrtälje)於 2018 年起朝完全電氣化的巴士車隊邁進、在北部的皮特奧(Piteå),電動巴士於 2021 年開始在街道上行駛。

2. 木造摩天大樓,引領環保高樓趨勢

瑞典北部城市謝萊夫特奧(Skellefteå)擁有一座非凡的新建築——薩拉文化中心(Sara Kulturhus Center),該建築完全由木材製成,高 75 公尺,是世界上最高的木結構建築之一。

 (圖片來源:martinsons / jonas westling)
(圖片來源:martinsons / jonas westling)

事實上,瑞典是歐洲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有近 2/3 的國土為林地,木材產業相當發達。從永續的角度來看,木建築對環境的影響較傳統水泥建築低,因為木材既是可再生資源,又是可回收資源。而 20 層樓高的薩拉文化中心採用當地生產的木材,這也意味著更少的碳足跡。

在瑞典各地,有越來越多高層樓建築都是用木造的,以作為到 2045 年實現碳中和(瑞典的總體氣候目標)的一部分。

3.「永續性」融入教育

教育是社會發展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瑞典,學齡前教育中就包含永續性議題,因此瑞典的孩子從小就被教導批判性地思考永續性問題,也因此更有環保意識,並且更加尊重大自然。

除了課堂上的永續知識,學生們也被教導從生活中實踐永續行動,例如回收他們的午餐包裝並將剩餘的食物拿來做堆肥。這樣的永續性意識已經融入國民的思想中,這也是為什麼整個瑞典社會如此致力於改善環境。

4. 拯救蜜蜂,增加城市生物多樣性

近年來,蜜蜂對環境的重要性已經在全球的永續發展中掀起波瀾,在瑞典也不例外。養蜂業已成為瑞典城市的一種流行和商業模式,Bee Urban 等一些瑞典公司為市政當局、公司和個人提供採用蜂箱的機會,並為城市環境中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

蜜蜂不僅生產蜂蜜,它們還會為鳥類和其他動物食用的農作物授粉,這進一步維持生物多樣性和幫助生態系統重建。

 (圖片來源:<a href=
(圖片來源:Simon Paulin/imagebank.sweden.se

瑞典城市規劃委員會已經建立了蜜蜂友好區和屋頂花園來安置蜂箱。位於哥德堡的美食餐廳 Upper House 擁有一個小型屋頂花園,並配有生態認證的蜂箱。該餐廳在菜餚中使用蜜蜂生產的蜂蜜,同時為城市的生態系統做出貢獻。

5. 飲料瓶回收率高達 8 成

回收飲料瓶還有錢拿!在瑞典買瓶裝飲料的時候,除了飲料本身的價格之外,消費者還需要多付瓶子價錢的押金。如此一來,消費者就會把喝完的瓶子留下來,再帶到超市回收,拿回瓶子的押金。這就是瑞典回收率很高的原因。據統計,在瑞典,塑膠飲料瓶和鋁罐的回收率高達 84% 。

 (圖片來源:Anna Z ek)
(圖片來源:Anna Z ek)

除了飲料瓶押金回收制度,幫助提升回收率,瑞典還有一套智慧城市項目「自動廢棄物收集系統」 (automated waste collection system, AWCS) ,居民只需要將垃圾做好分類並放進垃圾桶中,垃圾就會被自動「吸」到垃圾處理場。

人們將事先分類好的垃圾裝在袋子裡,然後依照分類(通常分為廚餘、可燃燒和可回收三個類別)丟進真空垃圾桶。這些垃圾會暫時儲存在桶內,接著系統藉由真空負壓技術將這些垃圾定期自動清空,垃圾會以時速 70 公里通過地底下的管道網絡,集中抽送至資源回收業者 Envac 的資源回收站,進行後續處理。

以環保的角度來看,由於不使用車輛運送垃圾,可以降低運輸過程中的廢棄排放,同時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汙染,更能避免垃圾車在路上運行時造成的壅堵。此外,因為清運垃圾作業全面地下化、自動化,不但可以減少人工處理,市容也可以更加整潔。


參考資料

sweden.sedailyscandinavianupperhouse.se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民報橘》(原文為:作為全球第一個通過「環境保護法案」的國家,瑞典為了邁向綠色未來,現在使用哪5大方法?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公民報橘

《公民報橘》是一個所有公民都可以積極參與,並採取行動的網路環境,讓我們一起打造對我們與下一代而言,都更美好的台灣。

作者文章

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研究團...

你一年騎多少距離的自行車?南丹麥大學最新研究:像荷蘭人一樣每天騎 2.6 公里,全球碳排放量將減少近 7 億噸!

2023/05/22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購物街 「斯楚格街」(Strøget)。 (圖片來源:dream...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用行動打破「沒有車,就沒有商機」的迷思,成為歐洲最長徒步購物區!

2023/05/15
Sechseläutenplatz, Zürich  (圖片來源:zuerich...

瑞士最大城蘇黎世停車位地下化,給所有人平等公共空間,城市更宜居

2023/05/12
烏特勒支垂直森林 (圖片來源: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天氣好熱怎麼辦?荷蘭在公車候車亭上種多肉植物,蓋「垂直森林」替城市降溫

2023/05/04
(圖片來源:resilientcitiesnetwork.org)

城市因開放協作而充滿韌性──荷蘭鹿特丹打造「數位分身」,公民更容易為城市提出好點子

2023/05/02
巴黎街道 (圖片來源:flickr)

為什麼要燃燒我的生命來通勤?台北市民平均日花一小時,但巴黎早已開啟「15分鐘生活圈」計畫

2023/04/17

最新文章

柳營八翁牧場於記者會現場示範青貯料製作過程,以適當比例混合檸檬渣與狼尾草後,一邊...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2023/05/28
還在開發中的長條狀咖啡渣木炭。 圖/長日咖啡負責人張智閔提供

發熱、除臭、驅蚊!咖啡渣也能做成「蚊香」

2023/05/26
觀霧地區大鹿林道東線延長試辦騎乘腳踏、自行車。 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尊重部落也鼓勵多元探索!雪管處:自行車可入大鹿林道東線計畫延至明年5/19

2023/05/24
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各國同意控制碳排,希望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以下。 圖片來...

聯合國警告未來5年史上最熱 破1.5℃機率超過六成

2023/05/23
方元沂在永續教育路上的好夥伴,左起5% Design Action、聯合線上倡議...

高教的永續教室在北海岸開課!要讓大學生覺得:「這很潮」

2023/05/22
義大利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利用核黃素、海藻、蜂蠟等常見食物原料,製作出可食用的充...

電池也可以吃?義大利用海藻、蜂蠟造天然無毒電池

2023/05/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