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金錢外交 27歲女孩用數位和世界當朋友
下著雪的寒冷北國,在科索沃首都普里斯提納街道上,留著長髮、裹著大衣的台灣女孩郭家佑特別顯眼。在台灣人陌生的遙遠科索沃,郭家佑是這個城市冬季街景裡唯一的亞洲臉孔。
科索沃是10年前才獨立的歐洲小國,要飛行17小時才到得了,很少有亞洲人到訪。台灣曾經在20年前金援3億美元,10年前宣布獨立時,台灣也在第一時間給予外交承認。但是科索沃人對台灣沒有印象,直到認識了大家口中「那個亞洲女生」(郭家佑)。
1年前,郭家佑單槍匹馬來到誰都不認識的陌生國度科索沃,為了交朋友,這個朋友不是為自己而交,而是為台灣而交。從此串起了科索沃對台灣的認識。她也從不認識任何人開始,在這裡認識了許多朋友,住進科索沃當地人的家裡、到酒吧和大家聊天彈吉他唱歌,成為全科索沃最有名的亞洲女孩。
過去一年間,郭家佑在科索沃做了兩件事。
台灣女孩 幫歐洲小國爭取獨立網域
第一件事是網路倡議,幫科索沃「數位獨立」,爭取網域「.ks」。
郭家佑觀察到,台灣的網路有「.tw」,而科索沃沒有自己的網域。今年2月,科索沃獨立10周年,郭家佑做了一支40秒的影片,發動在台灣的好友,手舉阿爾巴尼亞語標語:「我是台灣人,我支持科索沃有自己的國家網域」。
這支製作與剪接都很簡單的影片,在科索沃網路社群引起熱議,全國人口不到200萬人的科索沃有3萬多次的觀看,當地朋友還特別跟她說:「連我媽媽都分享了!」科索沃國家電視台甚至邀請郭家佑上節目。
第二件事是在科索沃的國家博物館辦「科索沃的未來10年」(Kosovo NEXT10)展覽。
在科索沃生活幾個月後,郭家佑發現科索沃的展覽都比較傳統,「數位互動展正好是台灣擅長的,在這邊又很少見,我覺得是個宣傳台灣不錯的機會。」她於是和台灣設計師以及台灣團隊點點善、圖文不符等,以獨立建國10周年的展望為主題,策了一個未來展,透過展覽討論科索沃的下一個10年。
這個展號召了大量當地年輕人舉辦工作坊,他們在工作坊討論國家未來的發展、大家的期待,再將這些意見傳達給台灣設計團隊,一起實驗產出數位展的產品。
台灣團隊數位展 吸引26國民眾參觀、14個國際媒體採訪
開幕當天,科索沃的文化部次長來了、超乎想像的人潮來了,許多民眾被塞在場外進不到展場。展期3週內,有超過26個不同國家的民眾來參觀,被分享到15國家的網域計劃,上面標示著台灣團隊;共14間媒體來採訪。
這兩個專案都在臉書上開了粉專,各有2200和1300個讚。「我們希望去參與他們的社會議題,這個過程透過社群媒體擴散。不是默默做,我們的目的就是去做宣傳、做外交。」透過郭家佑做的事,以及粉專訊息,科索沃開始對遙遠的台灣有了好奇與認識。
但是郭家佑是誰?這個年輕女孩為何要隻身去異鄉,做著外交部該做的事?
郭家佑大學時就對社會議題有興趣,曾經在台灣發起了慰安婦議題、原住民居住正義等倡議及募資。到匈牙利念研究所後,開始接觸國際議題,例如:希臘難民、吉普賽人權等,在國外非營利組織實習、協助做社群媒體規劃、出版難民手冊。
年輕世代追求互惠 在國際做台灣議題
無論在台灣還是國際,郭家佑一直關注在人的世界裡,因為資源與權力的分配衍伸出種種的議題。「後來我覺得,要做一些跟台灣有關的議題比較踏實,可是我又喜歡國際議題,有沒有什麼是可以兼顧兩者的?」想著想著她想到了外交。
「數位外交是一個『互惠』嘛!就是我跟你的國家一起做什麼事,不是『我幫你』這種上對下的姿態,而是我們一起努力這件事。」努力的過程,也是在幫台灣做國際參與、宣傳。
選擇科索沃作為數位外交第一站,是因為科索沃和台灣有許多相似點,例如國際處境上,同樣面對一個更大的政權的壓迫,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科索沃旁邊有賽爾維亞。處境的相似性很容易在建立話題。
而且,科索沃的人口少、人際關係緊密、國族意識強、網路普及率高,是個容易操作社群的地方,加上今年又正逢建國10週年,都是做數位外交很好的據點。
其實郭家佑從高中就想拜訪這個那時候還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2016年第一次踏上科索沃土地,只停留了2天。科索沃國家網域的倡議是和夥伴在出發前搜尋找到的主題,「『國家網域』這件事情非常適合做數位外交的題目,因為是剛性需求,在當地推行不會遇到太多阻礙。」郭家佑說。
社群數位外交 參與比給予重要
郭家佑今年8月從科索沃及阿爾幹半島回台,最常被問到的一句話是:「妳幫科索沃爭取網域成功了嗎?」郭家佑回答:「沒有,我的目地從來不是幫他們爭取網域,而是去做數位外交!」所有的事情都有倡議及真正執行的部分,郭家佑及他的團隊夥伴只是抓前端的倡議來做,目前網域爭取的執行工作已經由科索沃的當地青年接手。
「全世界的人意見交流是發生在網路上,尤其社群媒體,我們希望透過社群媒體,建立全世界對於台灣這個品牌的信任感。」今年9月,「台灣科索沃文化交流協會」更名「數位外交協會」,希望可以複製過去一年的「科索沃經驗」,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議題間找到適合台灣的切入點,並使用社群媒體,讓台灣在國際上有更深度的曝光。
郭家佑說,數位外交有著互惠本質,重要概念是「參與重於給予」。「你要跟一個人當朋友,必須和他有話題可以聊、跟他一起做一些事情。」所以郭家佑即便目的是宣傳台灣品牌,卻不去跟對方介紹台灣,而是去到當地社會,找到他們關心的議題,一起參與,「台灣是妳的好朋友,願意跟你們一起努力。」再透過社群網絡、網路聲量,擴大宣傳台灣形象。
有人問過郭家佑,如果中國大陸和科索沃建交,數位外交還做得下去嗎?郭家佑認為,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有跟中國大陸建交,「台灣不能因為這些國家跟中國大陸建交,就自動放棄交流的機會?交流方式很多,數位外交只是其中一種從檯面上延伸到檯面下的方式而已。」
過去1年,郭家佑花費大約80幾萬台幣,獲得了大概10萬當地民眾對台灣的認識,拾起了台灣20年前在科索沃花了3億美元仍得不到的友誼,「這是很深的連結,我們不是去跟他們介紹台灣,而是去跟他們一起努力他們在乎的事情。這80幾萬跟10萬,一個民眾大概8塊錢,我覺得算蠻有效率的。」回首這1年,郭家佑如是說。
媽媽說:為什麼要去管外交部的事?
一個20幾歲的女孩,辭掉原有工作,拿著40萬的積蓄,隻身到一個怎麼唸如何寫都不知道的陌生國度,做著很難理解的「外交」,爸媽難道沒有意見?
郭家佑微笑說,「有啊,我就寄企劃書給我爸媽。」在許多家庭可能會鬧革命或「用力溝通」的事,她說起來輕描淡寫,也用「提供企劃書」的理性方式回應。
爸爸看完企劃書轉為支持:「妳能做真正開心的事就好。」而媽媽還是放不下心:「為什麼是妳要做?為什麼要去管外交部的事?」「妳為什麼不去找工作?」
郭家佑還是飛走了。於是媽媽每天打電話,確定女兒還活著,過陣子發現沒那麼危險,電話頻率從一週7通降到4通、2通。
郭家佑和他的夥伴雖然一開始設定從網域社群平台做起,也瞄準目標科索沃,但是出發前也花了1.5個月研究、收集資料,她看了好多當地Youtube影片,使得她一下飛機踏上科索沃的土地就有「誒,好像是我家!」的感覺。
在台灣的時候,她也一直寄信、發訊息聯絡,包括當地的政府機關、公務人員或企業,當然大部分人都不會回信。但也有人回了信,串起了他在科索沃的重要資源,例如郭家佑下飛機2小時後,就跟科索沃Microsoft的區域總經理視訊,透過他的介紹再轉介紹,認識了科索沃的扶輪社。
「社群媒體很有趣,這是一個打破階級的工具,」郭家佑就真的透過社群媒體,傳訊息給科索沃前總統,邀請他來看數位展,「這個總統的評價很好,我們的展裡有一部分提到他,希望可以來看這個展。」
哭著開始 笑著結束的26歲
郭家佑與團隊夥伴在過去1年間,投入自己的時間與專業,為了台灣開創了一個國際外交新模式,26歲這一年對她來說,是「哭著開始,笑著結束的26歲。這一年不管多久以後回頭來看,都會是人生重要的一年吧。」在27歲生日那天,郭家佑的臉書寫下生日感言: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問自己:「人為什麼要活著」
想了兩天以後給自己的答案是:「為了做死後不能做的事情」
想想在那接下來15年的人生,我都非常認真在實現當時給自己的答案。
每當可以選擇活著的時候想做什麼事情,我就感受到自由。
為台灣做外交的郭家佑,行動看似飛向遙遠的國際,但是每個行動都為了更靠近內心的呼喚: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
【科索沃小百科】
科索沃位於南歐,於2008年2月17日通過獨立宣言,宣布脫離塞爾維亞,是巴爾幹半島最年輕的國家。人口接近兩百萬。科索沃目前約有 115 國承認,比台灣的狀況好很多,塞爾維亞的勢力也比中國還要小,所以科索沃在國際上有比較多的談判空間 (北約、美國、歐盟都支持科索沃獨立)。
1998至1999年發生科索沃戰爭期間,台灣曾捐助3億美元協助科索沃難民,而科索沃2008年宣布獨立建國,台灣也在第一時間給予外交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