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感細胞從小打樁-學童教科書,是課本也是美術館

2020/07/16 劉嫈楓

7年前,3位既不是教育背景,也非設計出身的交大學生,自行募款,改造小學國語教科書,成了後來美感教科書改造計畫的起點。

繼3年前將改造科目擴增到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今年美感團隊啟動第三季募資計畫,改造計畫目標更跨大,不但擴及到國中小、科目也從主要科目,多了體育、綜合科目。同樣攜手國內設計團隊,這回美感教科書邀集三頁文、bito 甲蟲創意、無氏製作、台灣吧、日目247視覺藝術共同設計。

小三自然課本三頁文設計師顏伯駿為自己經手的自然課本如此定錨為:「有趣的植物圖鑑」...
小三自然課本三頁文設計師顏伯駿為自己經手的自然課本如此定錨為:「有趣的植物圖鑑」。 圖/美感團隊提供

設計師顏伯駿特別樹皮、葉脈打膜,讓學生用「摸」的學自然。 圖/美感團隊提供
設計師顏伯駿特別樹皮、葉脈打膜,讓學生用「摸」的學自然。 圖/美感團隊提供

重新設計課本,不是只為了一味追求視覺美感,設計本身就蘊含了邏輯和功能的思維,這也...
重新設計課本,不是只為了一味追求視覺美感,設計本身就蘊含了邏輯和功能的思維,這也是學習必備的二大能力。 圖/美感團隊提供

首度跨越年級,也多了主要科目之外的「綜合」、「體育」課本,美感教科書改造計畫共同發起人陳慕天直言挑戰不小。尤其高年級教科書知識的複雜度更高,加上新增的兩類科目,平日很少被老師拿來使用,設計團隊耗費許多苦心,重新改造,讓課本派上用場。

設計不只為了美,還能幫助學習

自美感教科書改造計畫啟動,「熱血」推出第一本改造教科書,總有人疑惑,一本變美的教科書如何影響教育?陳慕天表示,重新設計課本,不是只為了一味追求視覺美感,設計本身就蘊含了邏輯和功能的思維,這也是學習必備的二大能力。

他們發現透過教科書的改造,不僅帶動教師改變教法,透過繪圖設計,也透過重新整合資訊,讓學生更容易理解。7年來、一萬多本書,老師、學生也都有類似的心得。陳慕天表示,未來也希望展開完整的計畫,驗證一本美的課本,能如何協助學習。

負責改造小三自然課本的三頁文設計師顏伯駿,為自己經手的自然課本如此定錨:「有趣的植物圖鑑」。設計過程中,他回想兒時求學經驗,自然課本都是充滿知識詞彙,但戶外自然的知識該是體驗先於學習,因此設計自然課本時,就特別樹皮、葉脈打膜,讓學生用「摸」的學自然。

而多數人頭疼的數學科目,負責設計的無氏製作團隊,想讓學生用玩的玩懂數學,用理解取代公式。因此,國中數學課本,無氏製作就放入不少遊戲任務,學生完成任務後,還能透過手機AR技術,取得任務成果。此外,課本還融入摺紙,畢氏定理不必再靠公式硬記,而是靠摺紙摺出來。

分別改造小學綜合、公民科目,早已成為爸爸媽媽的Bito 創辦人劉耕名,和台灣吧設計師熱血響應,直呼「只要和孩子有關的事,我就衝下去做了!」

懂美,是人人都該有的權利

選擇由教科書作為美感運動的起點,同為改造計畫發起人之一的何富菁表示,計畫啟動以來,教育平權始終是團隊堅持的理念。教科書是學習過程中不論區域、背景都擁有的基本教材,也是人人享有平等享有教育權利的起點。改造課本,也是讓每位學生都擁能美感的權利。

美感教科書第三季_封面合照 圖/美感團隊提供
美感教科書第三季_封面合照 圖/美感團隊提供

何富菁說,過往談美說美,總認為需要具備環境背景才能擁有的權利,但培養美感、懂得美學,從不屬於特定族群。「如果我們改變教科書,就能改變全台灣的美感。」因此,三次募資計畫中,美感計畫團隊除了和不同團隊的合作,透過各式的呈現,在學習中潛移默化懂得美。前兩期發出1萬5千本的教科書中,也會盡可能的平衡區域和學生群體。

何富菁說,「改造教科書,像是一場社會運動。」從第一期熱血,到第二期邀集更多教師、出版社編輯一同加入,讓課本更能貼近教育現場外。體制內的「滲透行動」也沒有停止,去年,美感團隊獲邀加入教育品質小組。

美感教科書第三季設計團隊合照 圖/美感團隊提供
美感教科書第三季設計團隊合照 圖/美感團隊提供

經過多年倡議行動,近年來,教科書相關政策也陸續鬆綁。例如,去年《108課綱》上路後,特地在教科書相關政策編列設計費用。教科書出版商也更願意攜手設計師,嘗試新穎風格。

儘管距離理想的目標,還有一段差距,「這場教科書改造,都是未來創新教育的開始和實驗。」何富菁說。

延伸閱讀

>>在學童抽屜藏座美術館 美感細胞開拓多元美感視界

>>上課上到好無聊!別擔心,台灣吧大抓周協會來了

>>藝術科技解決問題 「德國的社會倡議很美麗」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今年由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發起,集結Dentsu電通傳播...

地球解方年會即將展開! 召集人楊振甫:「永續下階段挑戰:突破創新,加速行動」

2023/04/12
布農族馬中原(左)與撒奇萊雅族陳志義(右),外人習慣稱他們小馬、小黑的二人返鄉期...

秘境古道探訪、多族歷史文化、故事人文體驗 永續旅遊潛力景點:花蓮磯崎

2023/02/10
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分享從地方開始,從人、物、產,打造出的理想永續藍圖。 圖/茶籽...

茶籽堂3.0/傳遞土地美好良善 趙文豪:新時代的品牌,不能獨善其身

2023/01/03
第二屆「台灣影響力投資論壇」昨(8)日舉辦,以「從 ESG 到影響力投資 - 用...

後COP27時代實現SDGs目標 打造影響力投資生態系

2022/12/09
《倡議+》展開循環會客室邀請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簡秀君...

【循環會客室】可口可樂X麥當勞:一趟從吃喝開始的永續減廢旅程(下)

2022/11/23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簡秀君與麥當勞採購部資深經理廖喬偉...

【循環會客室】可口可樂X麥當勞:一趟從吃喝開始的永續減廢旅程(上)

2022/11/17

最新文章

瑞芳高工今年的比賽陣容,左一為教練葉怡君。 照片提供/葉怡君教練

瑞芳高工揪弱勢孩打校隊!一起念書練球,攻進全國冠亞

2023/08/29
圖右為南島魯瑪社執行長馬躍.比吼。 圖片來源:南島魯瑪社提供

以日常小事為師-將「部落日常」寫成全母語教材

2023/08/16
圖/聯合報製作、提供

青年與大麻距離越來越近-「網購關鍵字」就能買到

2023/08/09
先天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病變和眼球震顫的視障人士王士朋,透過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徜徉...

陪視障孩游書海-「視障電子圖書網」擁4.2萬本書

2023/08/02
圖/多寶藝術學堂提供

多寶藝術學堂-陪泛自閉症孩創作、過好每天的日常

2023/08/01
照片來源:四季藝術學校

教育機構也是B型企業-培育永續人才,也能獲利

2023/07/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