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科技解決問題 「德國的社會倡議很美麗」

圖/取自Pixabay
圖/取自Pixabay
無貧窮

過去大眾對於藝術的想像,普遍覺得既遙遠又脫離現實。不過德國近年來出現許多結合科技與藝術的社會創新組織,希望擺脫藝術不食人間煙火的印象,為社會議題發聲,尋找解決問題可能的新解方。

長期居住德國的藝術工作者魏澤,日前來台分享,對於德國社會創新組織的觀察。她表示,近年來德國出現許多將藝術與新科技結合的新創機構,在兩方專業疊加之下,讓創新科技技術,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仍舊能兼顧美感及創意,拉近與群眾的距離,更能引起接收者共鳴。

用化石辦展覽 從原始城市找未來可能

例如位於柏林市中心的柏林國家工作室(State studio),便運用其地理位置便利的優勢,經常於公共空間中舉辦各種展覽,結合藝術、科技與創新,對各種社會議題展開討論。

柏林國家工作室曾舉辦「原始城市倡議」計畫,透過展出古化石與微生物遺跡,試圖透過其中線索,找到在氣候暖化的危機中,未來地球可以永續存活的方法,也提出對於另一種未來城市的可能想像。

幫你分解家中垃圾 找出塑膠新解方

圖/黃泳晞攝影
圖/黃泳晞攝影

另一個組織,藝術與創新研究所(Art &Innovation)則是一個駐點柏林的多國團隊,集結德國、匈牙利、義大利等各國藝術家、科學家與技術專才人員,透過創新展演途徑,在解決社會問題與打造未來願景的同時,依然保持趣味和美感。

為了讓年輕世代更了解環保問題,藝術與創新研究所邀請學生加入替代塑膠計畫,由學生提供常用的塑膠產品,透過機構科學實驗分析,讓學生了解塑膠的組成,及可能的替代方式。最後由團隊設計出可能的塑膠替代物,由藝術家策展呈現,在展出藝術的同時,也為社會尋找新解方。

柏林也和姐妹市洛杉磯共推數位網站,收錄許多兩國藝術與藝術科技工作者合作的精彩案例。

註1.柏林國家工作室(State studio): https://state-studio.com

註2.藝術與創新研究所(Art &Innovation):http://www.art-innovation.org/

註3.柏林‧洛杉磯計畫(berlin-losangeles):https://www.berlin-losangeles.com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最新文章

COP30第2周進度卡關...4大關鍵議題陷僵局 但主席有信心將準時閉幕

COP30第2周進度卡關...4大關鍵議題陷僵局 但主席有信心將準時閉幕

越南歷史洪災 唯有一大樓獨自乾燥?日本建築用精密設計躲過一片汪洋

越南歷史洪災 唯有一大樓獨自乾燥?日本建築用精密設計躲過一片汪洋

澳洲保守派轉向...自由黨宣布棄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優先考量能源價格

澳洲保守派轉向...自由黨宣布棄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優先考量能源價格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南瓜界也有「聖經」?巨型南瓜育種比賽馬還專業 1顆超級種子價值超過千美元

南瓜界也有「聖經」?巨型南瓜育種比賽馬還專業 1顆超級種子價值超過千美元

河流乾涸、魚類死亡!雨林原住民:我們用生命守護的森林在消亡

河流乾涸、魚類死亡!雨林原住民:我們用生命守護的森林在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