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找出新方法 他要帶孩子走向世界的頂端

成大資工系教授蘇文鈺(左)多年前起下鄉教偏鄉學生程式課程。圖/愛自造協會提供
成大資工系教授蘇文鈺(左)多年前起下鄉教偏鄉學生程式課程。圖/愛自造協會提供
優質教育

未來是不可知的,成功大學教授蘇文鈺認為,創新是無中生有,只要把限制孩子的框框條條拿掉,讓他們為自己學習,而不是為了分數而學,才能應付變動且未知的未來。


「我們為什麼需要做教育創新?這個世界上某個角落、某一個人,做了某件事情,那件事情讓你3年後失業,而且完全無法阻止他,」成大教授蘇文鈺這幾年勤跑偏鄉,教偏鄉的孩子寫程式語言。他認為,在變動的世界裡,唯有滾動式學習,才能面對未來,別人擋住你的路,你還有其它路可走。

2013年起,蘇文鈺進行「Program the World」計畫,帶領研究生走入偏鄉教孩子寫程式,希望透過資訊科技,來改善教育問題。他記得很清楚,起初到偏鄉教孩子程式時,孩子都不想進教室,因為他們中文都學不好了,何況程式語言都是英文。

成大教授蘇文鈺推廣創新教育,他認為要讓孩子在學習中突破自我,找出自己的極限,他讓孩子利用程式創造許多新奇功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記者劉學聖/攝影
成大教授蘇文鈺推廣創新教育,他認為要讓孩子在學習中突破自我,找出自己的極限,他讓孩子利用程式創造許多新奇功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記者劉學聖/攝影

後來工程師跟孩子講一句話:「你來,我讓你看到世界的頂端在哪裡,而你跟世界的頂端差距多少。我會讓你知道,這個差距是可以被縮短的。」一開始100個孩子,只有5個孩子願意跟上,但漸漸的愈來愈多。

蘇文鈺強調,教育的框架設限了孩子的創新,這個框架就是分數。「什麼是創新?就是做一件你過去沒有做過的事情,創新這件事是在自己身上,我不需要做給別人看,」他認為,分數讓孩子變成追求為做而做、為分數而做的循環中。

「假如讓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只是為了找到一個好工作的話,這樣的教育很失敗,」蘇文鈺從教小學生寫程式,近幾年開始帶領高中、大學學生,他提供給學生獎學金,讓他們回饋家鄉,去帶領更小的學生。

在偏鄉裡,他看到孩子欠缺陪伴以及文化上的刺激,還有視野的限縮。

「教育創新不是技術上的進步,不是硬體設備上有多好,而是我們如何時時刻刻為孩子的學習想出新的辦法,」他說,在偏鄉用的電腦都是6、7年前的再生電腦,「但我們坐在孩子身邊,他們就會安心,他知道我們這個團體不會離開他。」

蘇文鈺說明,以前在偏鄉有很多大學辦的活動,3天、1星期,辦完就沒了,偏鄉的孩子非常習慣這些人來來去去,剛開始偏鄉的孩子也不信任蘇文鈺團隊,可是當蘇文鈺團隊跟偏鄉的孩子從第1個年頭,走到今天已經第5年了,他們終於相信蘇文鈺不會走了,這對偏鄉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安定力量。

過去這些孩子不喜歡上課,不喜歡進教室,他們拿著手機在超商裡使用WiFi,一蹲就是3個小時。蘇文鈺團隊改變孩子的學習動機,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分數,更不是為了老師。

進入偏鄉教程式語言2年多後,蘇文鈺開始覺得,只教程式不足夠,因為必須擁有人文素養,否則到最後只會寫程式,仍然只能代工,「因為你不知道寫這程式是為什麼,最後還是交給別人訂規格,我們只能當碼農。」

因此,2015年之後,蘇文鈺的團隊開了一個課程「看見家鄉」,讓小導演學習用空拍機來介紹自己的家鄉、老屋建築。他說,希望這些孩子去看看自己的家鄉,家鄉裡有什麼好的地方,要把它保留下來,有什麼不好的地方,長大後要有能力改善它,「教育的創新不就是如此嗎?不斷朝向社會共善與共好的方向,自然而然會找到很多很棒的方法去執行。」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跟著消費者一起長大!台灣國民巧克力的創新轉型路

跟著消費者一起長大!台灣國民巧克力的創新轉型路

台灣帝亞吉歐  資助夢想也能是CSR

台灣帝亞吉歐 資助夢想也能是CSR

凝聚人心的地方創生 才能永續

凝聚人心的地方創生 才能永續

最有人味的CSR 華碩從照顧員工做起

最有人味的CSR 華碩從照顧員工做起

最新文章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彈藥庫變身生態教育基地!桃園大湳森林公園帶動、提升生物多樣性

彈藥庫變身生態教育基地!桃園大湳森林公園帶動、提升生物多樣性

耶誕節不浪費!高雄仁武國小附幼用「愛買」做的耶誕樹 有意義、又環保

耶誕節不浪費!高雄仁武國小附幼用「愛買」做的耶誕樹 有意義、又環保

走廊也能種玉米?讓教室變身農場 高雄新上國小奪食農教育獎

走廊也能種玉米?讓教室變身農場 高雄新上國小奪食農教育獎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