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萍

吳思萍

最新文章

跟著消費者一起長大!台灣國民巧克力的創新轉型路

跟著消費者一起長大!台灣國民巧克力的創新轉型路

40年前,創辦人張添與張豪城兩兄弟以巧克力包裹牛軋糖,研發出人人都吃得起的國民零食「77乳加」;40年後,當台灣食品加工業面臨品牌轉型之際,二代張云綺以「真食的滋味」為本,跨足喜餅、巧克力觀光工廠領域,她用多元經營展現創新的定義——「創新,就是跟著消費者一起長大」。

永續大人物
台灣帝亞吉歐  資助夢想也能是CSR

台灣帝亞吉歐 資助夢想也能是CSR

跨國酒商帝亞吉歐(Diageo)15年前在台灣,首度倡議「夢想」這件事,他們舉辦「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澆灌許多剛萌芽的夢想種子茁壯,已故空拍導演齊柏林、極地超馬冠軍陳彥博都因獲得夢想資助的第一桶金,最初的夢想,如今深深影響台灣。

永續大人物
凝聚人心的地方創生 才能永續

凝聚人心的地方創生 才能永續

地方創生的重要任務是振興地方產業,周莊雲認為,在發展地方的產業前,社區居民要有深層的凝聚力,否則今天開發咖啡、明天開發橘子、後天開發葡萄,不是長久之計。

地方創生
最有人味的CSR 華碩從照顧員工做起

最有人味的CSR 華碩從照顧員工做起

企業做CSR若沒有回歸企業核心專業,僅是舉辦捐款、淨灘等活動,無法凝聚員工向心力、產生社會影響力。華碩文教基金會10年來回收電腦,修復再利用,送至國內外偏遠地區,讓偏遠地區的婦女、兒童,可以學習電腦技能,翻轉人生。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杏娟認為,由領導者由上而下推動CSR,有足夠的資源推展,也最有效率。

永續人才
停止消耗環境資源 創新CSR要走向永續發展

停止消耗環境資源 創新CSR要走向永續發展

聯合報《倡議+》昨天舉辦論壇「躍進的CSR-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希望透過媒體的專業與資源,扮演「轉譯者」的角色,讓企業、社企社創、民眾共同倡議,發揮社會影響力。

國際趨勢
好玩有趣≠翻轉教育 你的創新不是孩子的未來

好玩有趣≠翻轉教育 你的創新不是孩子的未來

「不少翻轉教育都建立在趣味上,因為現在的老師或家長,希望孩子什麼都會,但造成孩子產生知識厭食症,失去學習的胃口後,老師又要把知識包上糖衣,」吳彥杰點出教育的惡性循環,他直言,很多老師與家長都誤解,以為翻轉教育就是快樂學習,但快樂學習卻不一定有效率。

SDGs教育
為學習找出新方法 他要帶孩子走向世界的頂端

為學習找出新方法 他要帶孩子走向世界的頂端

未來是不可知的,成功大學教授蘇文鈺認為,創新是無中生有,只要把限制孩子的框框條條拿掉,讓他們為自己學習,而不是為了分數而學,才能應付變動且未知的未來。

SDGs教育
拉偏鄉孩子一把 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

拉偏鄉孩子一把 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

偏鄉教育是一道難解的習題,有愛與陪伴當然不夠,偏鄉孩子所要面臨的現實世界,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嚴峻。 許多基層老師,假日犧牲自己的休假時間,帶著孩子東奔西跑參加比賽,讓孩子能有自信、肯定自己;有些老師甚至擔起媽媽的責任,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無私的多陪伴一點,讓他們不至於在街上遊蕩。

偏鄉教育
「弟弟死掉了」 沒有眼淚的小男孩有誰在乎?

「弟弟死掉了」 沒有眼淚的小男孩有誰在乎?

「他其實跟我說過,他很想媽媽,有時邊寫作業邊掉淚,問他怎麼不把聯絡本給爸爸簽名,他說不想。」小男孩的老師說。 升上三年級的小男孩,不像以往笑得燦爛,他變得不愛說話,下了課就靜靜趴在座位上發呆。他的父母在暑假時離婚,媽媽離開家中後,由70多歲的阿祖照顧他與哥哥。

社福弱勢
翻轉在地生態 他們投入創新能量改變台灣

翻轉在地生態 他們投入創新能量改變台灣

點點善陪伴憨兒創作,並將憨兒的作品商品化,2年來共創作了1萬多幅畫作,每月共有2至3次的共同創作,並開發五小福角色,讓文創商品更多元,葉文宏說,「我們嘗試一種可能,讓弱勢不再存在」。

永續人才
贏回人生主導權 三問劉軒褚士瑩

贏回人生主導權 三問劉軒褚士瑩

全球吹起斜槓風潮,越來越多人不甘於一份工作到老,擁有多重職稱與專業;越來越多中生代累積了豐厚的閱歷,過著多職能、多舞台、多姿多采的生活,他們懂得結合自己有熱情的事物,為自己的人生加值。

永續人才
跨領域思考 劉軒用同理心讓隔行不隔山

跨領域思考 劉軒用同理心讓隔行不隔山

他是劉軒,暢銷作家劉墉的兒子,在還沒有網紅的時代,他成為父親書中的主角、筆下的楚門秀;如今他是暢銷作家、DJ、心理學教育家、講師、品牌顧問,如何身兼多職又遊刃有餘?劉軒說,擁有「同理心」,有助於踏入不同的領域獲得不同視野,獲得自由又多彩的斜槓人生。

永續人才
不求一份工作到終老 褚士瑩談多値人生

不求一份工作到終老 褚士瑩談多値人生

「我覺得斜槓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自然的生活方式,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斜槓的人生」褚士瑩擁有國際NGO工作者、旅行家、作家、哲學諮商師等多重身分,支撐他的多值人生,最不可或缺的頭銜是「熱愛生命的人」。

永續人才
褚士瑩:找到生命軸心 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褚士瑩:找到生命軸心 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我追求的是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擁有多種身分的褚士瑩說,他的工作與生活的各種領域都是他真心喜歡的,他做每件事前會問自己,「下輩子我願不願意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值得追求。

永續人才
劉軒:找到自身核心價值 會拚得很幸福

劉軒:找到自身核心價值 會拚得很幸福

跨越多種領域的劉軒認為,每個人都有他擅長、做起來開心、又特別有價值的事情,這就是他的核心價值,或許在當下的時空沒有被看到價值,但不表示就沒有價值,「要積極去找到懂得鑑賞你價值的平台」。

SDGs教育
校園米其林「蔬菜隱身術」 讓午餐營養又美味

校園米其林「蔬菜隱身術」 讓午餐營養又美味

日劇「三星級營養午餐」在台灣實現?「午食對味」計畫發起人洪昭勝準備用米其林料理的烹飪標準,集資改善學校營養午餐,讓孩子吃得營養又美味。

永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