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錯了嗎?那段我們都曾經歷的奇幻歲月
我還記得國小的時候,我和同學下課就會飛奔操場。因為爭先恐後,所以兩個階梯一步這樣從三樓跳到一樓。那時候的球類運動很多,躲避球、籃球、足壘球及樂樂棒球,但是最常玩的還是躲避球了,因為這樣才能和最多朋友一起玩。小五還是小六的時候,學校裡增設了「擺盪大索」,我和同學們會爬上繩索,像是海盜船一樣的前後擺動。
現在回到母校,看見國小學生在校園裡跑來跑去,總會嘆氣自己青春不再。
高中生的生活是什麼呢?
彰化高中這個場域,充斥著「被篩選過」的學生,成績變成是我們大部分人主要在乎的問題。經過了長久的訓練,我們已經成為良好社會化的個體,在老師的心中,我們都不會壞到哪裡去,頂多不穿制服、不寫作業,如此無關緊要的問題而已。
但是,我想我自己最叛逆的時刻,可能就在國中。
牛鬼蛇神又可愛的同學
國中的時候,大家都還是就近入學,在我的記憶裡,家裡經濟許可且成績很好的同學大多選擇明星私校,我也曾經和家裡討論過要選擇哪裡。最後母親跟我說:「我不希望你壓力那麼大,每次段考都要拚前幾名。」當時家裡經濟一定得要我拿到私校的成績獎學金,才能供應我在私校的支出。想當然,我自己也不想造成太多麻煩,就去社區裡的國中上課了。
學生來自社區,國中也是S型常態編班,每個班級上的同學都來自不同背景。我剛到班上時,每個人看起來都很生澀。國一的大家還是脫不了稚氣,但是已經看的出來他們的個性。
我還記得有個女生很喜歡看書,但她也喜歡用丟美工刀當作開玩笑。書當然是言情小說,我們那時候不流行總裁系列的,更多的是校園的純純愛情,以及對於高中、大學的愛情嚮往。有些人從國小就開始打架,有的人在國小被欺負,每個人要開始選擇立場與小團體,這是國中常常發生的事。
我們開始重視同儕關係,一定得反覆確認自己的朋友是不是夠「麻吉」。班上有一群比較愛鬧事的同學,他們是當時同屆的校園F4--去廁所總是結伴,隨身攜帶一把梳子與一面鏡子,在圍牆邊偷看別班女生,剪成有瀏海的那種髮型,帶著變色隱形眼鏡。當然,還需要裝腔作勢,很愛跟別人嗆聲,或晃到別人的班級去堵誰誰誰,他們是老師的眼中釘,但是在同儕面前就好像「美國超人」一班的形象。
我雖然是「相對乖巧」的學生,但是為了融入團體,我竟也常常和他們混在一起。
國中生大多都很在乎同儕關係。那時候的我雖然看起來外向,但是還是害怕自己被其他人討厭、被排擠。尤其自己又是相當特殊的時候,更希望能夠融入團體生活。他們去廁所的時候我會跟在他們後面,他們有時候會問我:「你成績那麼好,為什麼要跟我們混?」我想,那時候的自己,應該只是為了找到一個歸屬感。讓自己不免被社會、學校拋於千里之外。
開始學習自主,逃離常規
國中開始騎腳踏車上學,這樣也為自己爭取了很多遊樂時間。放學後我可以在學校裡待很晚,或者跟著同學到鎮內遊逛,只要能夠準時回家吃晚餐就好。開始會偷偷熬夜只為了和女生聊天,作業到了學校才開始寫,我開始習慣偷偷摸摸地做很多事情。
也是在國中,我第一次犯錯被記警告,場景還歷歷在目,那時是午休,當時的每個國中生大多都有智慧型手機。還沒有傳說、神魔之塔好像剛出,大家會聚在教室後面一起打遊戲。
怡芬是我的導師,她與我們最大的原則就是互相信任,當她走進後門,看見大家正違背與她的承諾,她只冷冷地看著我說:「手機給我。」
後來我才知道,她回到辦公室後有偷偷哭了一下,不是因為我們太壞,而是我們的信任基礎被打破了,她不知道還能相信誰。
我也哭得很慘,不是因為自己的手機被沒收了,而是因為一直以來關心我的老師竟然對我失去了信心。那天晚上我待在學務處裡,還記得美娥主任跟我說:「你們老師肯定也很傷心,她得親口聽到你的道歉。」我舉起電話話筒,撥出我們老師的電話,當她接起電話後,我忍不住又眼淚潰堤,因為我是那麼讓她失望。
如果沒有他/她,我的人生會走向哪?
國中是一個尷尬的年紀,我們逐漸邁向成熟,無論生理或是心理上。每個慘綠男女心底都有秘密,我們學習如何在同儕中隱藏自己,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心裡的矛盾總是衝擊著自己的生活。
身邊同學的多元背景,鬆動了階級的禁錮,我們看見了許多不同的人。他們每個人帶著不同故事聚在一起。為了贏取朋友的認同,我們有時會放寬自己的自我道德標準,只想嘻嘻哈哈過完國中生活,有些人組織小團體排擠,有些人放棄學習或者根本讀不起來。
國小的時候還很單純,大家除了上課和下課外,其他煩惱都沒有。高中的時候最終目標大多只剩考大學,留下國中那樣來來去去的階段,心裡的茫然感特別重。每個人都且戰且走,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或能夠完成什麼。這時候,陪伴就顯得相當重要,我謝謝怡芬、美娥老師的幫助,陪我度過人生最混亂的時光,現在也正在陪伴其他人度過。
回首那一段時光,我才看清楚,國中生不是特別壞,只是常常心茫茫然,找不到可以努力的方向,我們缺乏關心他們的能力與資源,才會認為他們「偏離常軌」。我們總是透過責罵與抱怨與之互動,但是如果我們能多一點對他的好奇與平等的對話,試圖引導他說出自己內心的疑惑,可能就能讓他們更喜歡自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