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食品可節稅 澳洲打擊食物浪費策略能奏效嗎?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澳洲每年丟掉760萬噸食物,同時卻有400萬戶家庭食不果腹。為此,澳洲政府計劃推出「食品捐贈減稅優惠」。政府試圖透過減稅,鼓勵食品製造商和農民把食物捐出去,而不是直接丟掉。

根據統計,2024年澳洲有高達44%的食物浪費是因為過期,大多是因為供應鏈與保存期限問題。 圖/nrd/Unsplash
根據統計,2024年澳洲有高達44%的食物浪費是因為過期,大多是因為供應鏈與保存期限問題。 圖/nrd/Unsplash

澳洲政府的「全國食品捐贈減稅優惠」(National Food Donation Tax Incentive,NFDTI)構想,希望透過減稅優惠鼓勵農民以及食品製造商把食物捐贈出去,而不是直接丟掉。

澳洲人丟掉多少食物?資料顯示,澳洲每年浪費的760萬噸食物中,約有7成是還可食用的,這些食物夠讓許多人飽餐好幾頓。與此同時,根據Foodbank統計,2023年有近400萬戶澳洲家庭面臨糧食短缺,糧食需求翻倍增長。不禁令人好奇,為什麼有這麼多食物可以浪費,卻還有這麼多人餓肚子?

2030年減半剩食 3年計畫小有成效

事實上,澳洲早就開始關注食物浪費問題。2021年澳洲「澳洲終結食物浪費組織」(End Food Waste Australia)便啟動《澳洲食品公約》(Australian Food Pact),目標在2030年前將食物浪費減半。

最新報告指出,過去3年來,該計畫已成功減少50.5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1年來路上減少21萬輛汽車。即使食品總處理量增加了19%,但未售出食品反而減少了2%。2022年至2024年,企業浪費的食物也減少了13%。

雖然看似有起色,但問題依然存在。「過期食品」是最難解決的痛點,2024年澳洲有高達44%的食物浪費是因為過期,比2022年的還要高出近10%。這代表即使企業願意減少浪費,供應鏈與保存期限的問題仍有待改善,有賴政府進一步干預、鼓勵廠商解決問題。

澳洲政府擬定新政策,希望透過減稅機制,讓企業更願意把食物捐出去。 圖/Hemerson Coelho/Unsplash
澳洲政府擬定新政策,希望透過減稅機制,讓企業更願意把食物捐出去。 圖/Hemerson Coelho/Unsplash

澳洲政府祭出減稅:從減廢到捐贈,一網打盡!

早在2019年,澳洲政府就啟動國家廢棄物政策行動計畫(National Waste Policy Action Plan),目標在2030年前每人製造的總廢棄物要減少10%,所有廢棄物流的平均資源回收率提升至80%等。然而,要達成這些宏大的目標並不容易,尤其是食物浪費的部分,因此政府計劃推出更具體的方案──全國食品捐贈減稅優惠(NFDTI)。

據安侯建業(KPMG)分析,這項新政策是透過減稅機制,讓企業更願意把食物捐出去,而不是丟進垃圾桶。

凡年營收低於2000萬澳元的小企業,原稅率為25%,捐贈食物後可獲得45%的稅收抵免;至於年營收2000萬澳元以上的大企業,原先稅率為30%,捐贈後可獲40%的稅收抵免。此外,若小企業的應繳稅額低於抵稅額,政府還會退現金給小企業,但大企業就只能抵稅,不可拿現金。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這項法案還在審議中,預計2025年送交參議院審議,通過後將試行三年。

澳洲每年丟掉數百萬噸食物,卻有400萬戶家庭食不果腹。圖為澳洲Food Bank發放食物給有需求的民眾。 圖/擷取自Foodbank Australia Facebook
澳洲每年丟掉數百萬噸食物,卻有400萬戶家庭食不果腹。圖為澳洲Food Bank發放食物給有需求的民眾。 圖/擷取自Foodbank Australia Facebook

企業怎麼看?

雖然政策方向很棒,但企業真的會因此多捐食物嗎?雖然大部分企業都表示支持,但態度不一。據《ABC》報導,知名希臘優格公司喬巴尼(Chobani)熱烈支持,表示2023年已捐出15萬公斤優格,但因為冷藏、運輸等成本過高,難以擴大捐贈的範圍。Chobani總經理布朗(Tim Browne)強調,公司希望幫助更多人,但需要減少額外的成本。

部分企業則抱持觀望態度,特別是大型食品製造商。KPMG分析,由於大企業早就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已有固定的捐贈機制,恐怕不會因為政府的減稅優惠額外加碼捐贈,但若有合適條件仍可能擴大捐贈,例如需要快速清庫存,或面臨一次性食品過剩。

知名希臘優格公司喬巴尼(Chobani)本來就有響應食物捐贈活動。 圖/陳文姿攝影
知名希臘優格公司喬巴尼(Chobani)本來就有響應食物捐贈活動。 圖/陳文姿攝影

另外一些企業表示不會動搖,這主要分成兩類。第一類企業早就落實零廢棄政策,幾乎沒有食品浪費的問題。第二類企業偏好現行的食品廢棄處理機制,因為更符合成本效益,例如將剩餘食品加工為粉末、果泥或其他產品,或者將一些肉品的邊角料轉製為副產品。

保存不易、物流成本、供需失衡……這些食品浪費的關鍵問題依然存在,政府能否進一步完善減稅政策,確保更多食物流向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待觀察。如果這項新法案能夠成功,不僅能減少食物浪費,還能緩解糧食不均的問題,讓更多家庭免於挨餓。

參考資料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內容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及環境資訊中心共同企劃。原文標題:〈捐贈食品可節稅 澳洲打擊食物浪費策略能奏效嗎?〉,文:謝明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9584.jpg

低碳生活部落格

「低碳生活部落格」是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企劃,致力推行環境保護、科技創新與教育推廣,以促進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基金會希冀提升全民的環保意識,引領節能標準與氣候調適策略,接軌國際減碳潮流,並藉由開放創新的方式培育人才,成為邁向永續發展的基石。

作者文章

不必跟汽車爭道 「荷蘭式」十字路口正重塑北美街頭

不必跟汽車爭道 「荷蘭式」十字路口正重塑北美街頭

手持電風扇——從溫網討論度最高的配件 到快科技的環境代價

手持電風扇——從溫網討論度最高的配件 到快科技的環境代價

「行人優先計畫 」步行空間加倍 漫步花都更愜意

「行人優先計畫 」步行空間加倍 漫步花都更愜意

白天太熱,改晚上捕魚就好了嗎? 高溫下的農漁困境與性別平等危機

白天太熱,改晚上捕魚就好了嗎? 高溫下的農漁困境與性別平等危機

最新文章

回收做得比台灣差,為何荷蘭還能成為「塑膠垃圾進口大國」?

回收做得比台灣差,為何荷蘭還能成為「塑膠垃圾進口大國」?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一支寶特瓶退2元!90年代台灣曾有「環保回收獎勵金」制度 為何後來退場?

一支寶特瓶退2元!90年代台灣曾有「環保回收獎勵金」制度 為何後來退場?

全台最高級山屋!玉山「觀高山屋」海拔2575公尺享USB充電還有乾溼分離

全台最高級山屋!玉山「觀高山屋」海拔2575公尺享USB充電還有乾溼分離

2025最新/22國旅遊稅懶人包:從亞洲到歐洲 各國新制與費用一次看

2025最新/22國旅遊稅懶人包:從亞洲到歐洲 各國新制與費用一次看

羊駝從頭到腳全利用!揭密安地斯山居民的「0浪費」生活哲學

羊駝從頭到腳全利用!揭密安地斯山居民的「0浪費」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