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也能有機?「打寶蛤」靠「益生菌+SPA」 翻轉傳統文蛤養殖

水下生物

彰化縣芳苑鄉的漢寶村,是台灣文蛤的重要養殖地,而位於這裡的「打寶蛤」,原本是一個傳統養殖場。在面臨Covid-19疫情危機時,由楊家第三代的姐姐楊宜樺和弟弟楊家泓接手,他們以品牌化提升產品辨識度,並引入科學化養殖,包括使用益生菌養殖去優化水質與土壤品質,更發明微分子活氧殺菌吐沙技術,解決了傳統養殖的土壤污染與吐沙不完全的問題。他們更研發產品像是蜆精或是熟文蛤,開拓市場,成功將傳統產業轉型,並成為全台第一家有機認證文蛤。

楊宜樺一家人在採收文蛤。 圖/楊宜樺提供
楊宜樺一家人在採收文蛤。 圖/楊宜樺提供

「打寶蛤」的故事開始於60年前,楊宜樺的祖父和父親在漢寶村開始養殖文蛤,漢寶村這個地方有著很豐富的濕地生態,以前的人們都會到海邊去抓文蛤的幼苗—黑砂苗,將幼苗賣到南部去。久而久之,在地的居民有了想自己養殖的想法,於是將本來的農田改為魚塭,而漸漸地漢寶村也變成一個文蛤的養殖區域。但以前文蛤只要放養就會活,現在有著海洋污染、天氣變化等問題,文蛤越來越難養,再加上傳統的養殖方式導致有機質沉澱,加劇了土壤和水質的污染,讓產量和品質都出現了問題。因為缺乏品牌,讓他們銷售通路出現問題,養殖的文蛤與黑蜆都賣不出去,楊家的養殖事業出現問題。

面對這樣的困境,楊家姐弟先後返鄉接班。弟弟楊家泓大學一開始就讀的是應用外語系,看到故鄉傳統產業面臨問題,轉而就讀海洋科學系,學成歸來後導入了益生菌養殖與水質數據化管理,改良了傳統養殖方式;而姐姐楊宜樺大學時就讀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而「打寶蛤」就是她在大學時,畢業製作的成果,畢業之後到了北部的公關公司上班,在家裡遇到問題時,把公關經驗帶回到家鄉。兩人更開發了「微分子活氧殺菌吐沙工法」,去提升文蛤的品質,也透過他們的專業,取得了文蛤有機認證。

運用科學化養殖 轉變傳統養殖方式

依照過去的養殖方式,是把文蛤苗放下去之後,再倒飼料下去餵,再以經驗和水的顏色去判斷水質,決定需不需要抽換水去調整水質。然而近年環境變遷和氣候不穩,讓家鄉的文蛤養殖逐漸出現問題,文蛤越來越難養,容易生病,產量也一年比一年不穩定,這也是為什麼楊家泓會轉而去讀海洋科學系。

兩人回到家鄉時,在思考著要怎麼改善傳統養殖出現的問題。第一,文蛤是濾食性的生物,他們主要的食物是微藻、有機碎片和溶解性的有機質,但傳統的養殖方式卻是餵飼料,而傳統飼料也會造成土質污染,這也讓楊家泓思考著要怎麼改善這個問題。於是他轉而用「益生菌」來養文蛤,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他們是使用發酵過的飼料去滋養藻類。

他們使用的益生菌主要分為「枯草桿菌」和「光合菌」,使用「枯草桿菌」去發酵,將固態飼料的大分子轉換成液態的小分子,可以避免飼料在池中分解不完全,沉積在底部造成污染。而「光合菌」是用來分解土質中的有害物質,他們透過光合菌去維持土質的管控。就如同我們人在吃益生菌一樣,把腸胃道顧好了,身體就會健康,把池中的水和土養好了,文蛤就能養好了。

第二,傳統在辨識水質時,是依照人的經驗,人去池邊巡視,按照經驗判斷水質需不需要做調整,但按照人的經驗,就會有許多主觀上的判斷,在判斷的過程中就容易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有可能弟弟覺得這個水已經需要調整了,但爸爸覺得不需要,是他們經驗不夠不會判斷,他們姐弟也想著要怎麼解決和父親的摩擦。為了更明確去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決定用數據來決定,他們買了一台顯微鏡,把池子的水帶回來做監測,去確定池中的藻類是多還是少,而透過這樣的檢測,他們也可以確定水質的狀況,可以避免養了好一陣子才發現水有問題,做一些預防管理。

這種科學化的管理和益生菌的養殖,可以避免在養殖過程中累積太多有機質,減少了有機質,土壤的品質就會更好,楊家泓常開玩笑比喻,讓文蛤住在垃圾堆裡面,牠怎麼會開心?但如果你讓牠住在一個很好的環境裡面,其實不用特別管牠,牠也可以長得很好。楊宜樺也表示,養文蛤最重要的是養土和養水,他們透過科學化的方式在土質上去做把關,可以更有系統化的去控管文蛤的養殖狀況。

打寶蛤品牌與首創微分子活氧殺菌吐沙工法

而在改善傳統養殖方式的同時,楊宜樺也意識到僅靠穩定的品質並不足以改善家族產業的困境,在過去他們曾以無名供應商的方式供應文蛤給大賣場,缺乏市場辨識度,又容易被其他供應商取代。到了第三代,楊家不再僅限於傳統養殖,而是透過品牌化,去賦予文蛤更高的市場辨識度。「打寶蛤」這個名字是取「打飽嗝」的諧音,還有彰化縣芳苑鄉漢「寶」村的地名,再加上他們的文「蛤」,這個轉型與改變,就成為了這個傳統產業的關鍵轉捩點。從無名的文蛤供應商轉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品牌,也讓他們對於產品品質的有著更高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首創了微分子活氧殺菌吐沙工法去改善文蛤的吐沙問題。

打寶蛤使用的微分子活氧殺菌吐沙工法。 圖/黃書凡製圖
打寶蛤使用的微分子活氧殺菌吐沙工法。 圖/黃書凡製圖

通常一般人在家中都是使用「鹽水」去幫蛤蜊吐沙,而與一般人不一樣的是,楊家是使用「原養殖的水」去幫文蛤進行吐沙,讓文蛤有「在家」的感覺,因此吐沙效果會比一般使用鹽水的方法更加乾淨。但儘管使用了養殖水吐沙,卻還是會有消費者反應在食用文蛤時會吃到沙子。他們就在想著要怎麼解決吐沙的問題,結合了楊家泓的海洋科學專業,他們將氧氣打入水中,去提升文蛤的活力,讓文蛤可以充分地吐沙。

而他們也特別打入臭氧,讓文蛤在吐沙的同時,也可以對水進行殺菌,在原養殖的水中,免不了會有一些雜菌,海鮮就容易會有腸炎弧菌或是海洋弧菌等菌,目的就是為了讓文蛤在吐沙時,可以在一個菌數比較低的環境下,文蛤吸進去的水是更乾淨的水,在充滿活力地吐沙時也可以一邊殺菌。

疫情帶來的危機與有機水產的未來發展

在品牌剛成立半年後,有日本客戶透過網站與他們聯繫。和他們收購過一次文蛤後,他們請楊家幫他們養殖一種新的物種,叫做大和黑蜆,是一種日本特有種。但在疫情期間,全球經濟受創,原本要外銷到日本的黑蜆,因為各種因素,原本訂購的日本客戶沒辦法購買,導致有50噸的黑蜆滯銷,這迫使著他們轉向內銷市場,但在當時,台灣根本沒有人知道什麼是黑蜆,也極少人會吃黑蜆。

在同行都在削價競爭,只想把黑蜆賣掉換點現金回來時,楊宜樺選擇逆向操作,他們繼續維持他們的黑蜆品質,好好把黑蜆養大,得到產銷認證,再把黑蜆做成創新的產品,像是黑蜆蜆精、又做成年菜。他們選擇重新定位黑蜆,也逐漸獲得消費者青睞,楊宜樺也表示在兩年內把50噸的黑蜆售完,讓他從沒有人要的東西變成現在是個有市場需求的食材,讓他很有成就感。雖然起步艱難,但透過品質區隔打開市場,成功化危機為轉機, 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個挑戰。

「打寶蛤」成為了台灣第一家獲得有機認證的文蛤品牌,這不僅代表了養殖技術的革新,也開啟了國際市場的可能性。楊宜樺說:「我們會一直做這個產業的第一人,可是我們不希望我們是這個產業的唯一一人。」現在,他們也在蓋了全台第一座貝類的水產品初級加工廠,也有越來越多同業的跟著他們一起升級工廠。未來,他們也希望可以繼續帶動這個產業,讓更多人知道有機水產,讓未來台灣的文蛤和黑蜆都是有品質保證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姐弟返鄉 科技養殖 打造有機文蛤品牌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12.jpg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蛤蜊也能有機?「打寶蛤」靠「益生菌+SPA」 翻轉傳統文蛤養殖

蛤蜊也能有機?「打寶蛤」靠「益生菌+SPA」 翻轉傳統文蛤養殖

社區尋寶記!「厝邊」App讓你挖到意想不到的二手寶物

社區尋寶記!「厝邊」App讓你挖到意想不到的二手寶物

來去農村住一晚!阿聰自然田:不噴藥不施肥 用自然守護地力與人力

來去農村住一晚!阿聰自然田:不噴藥不施肥 用自然守護地力與人力

新住民的橋樑!SEAMi望見書間—移民工的多元文化客廳

新住民的橋樑!SEAMi望見書間—移民工的多元文化客廳

最新文章

南投又見垃圾山…春節9天4000噸廢棄物 爆量3倍、焚化爐去化也卡關

南投又見垃圾山…春節9天4000噸廢棄物 爆量3倍、焚化爐去化也卡關

會呼吸的城市!瑞典斯德哥爾摩 打造全球最大木造城市

會呼吸的城市!瑞典斯德哥爾摩 打造全球最大木造城市

古人擦屁股的N種方法!穿越回古代沒有衛生紙怎麼上廁所?

古人擦屁股的N種方法!穿越回古代沒有衛生紙怎麼上廁所?

年菜剩太多?剩菜處理有撇步 復熱一定要超過70°C

年菜剩太多?剩菜處理有撇步 復熱一定要超過70°C

台灣的「防災力」夠強嗎?日本如何超前部署應對天災?

台灣的「防災力」夠強嗎?日本如何超前部署應對天災?

家裡沒買的工具就到圖書館借!全美第一間工具圖書館已超過80歲

家裡沒買的工具就到圖書館借!全美第一間工具圖書館已超過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