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治理不只防洪-北大教授廖桂賢:韌性才是國際共識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氣候行動

廖桂賢教授建議,應加強社會科學面的研究,強化民眾對氣候韌性的認知。 圖/葉信菉攝影(聯合報系資料照)
廖桂賢教授建議,應加強社會科學面的研究,強化民眾對氣候韌性的認知。 圖/葉信菉攝影(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因應氣候變遷,各地方政府應擬訂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學者建議,應加強社會科學面的研究,強化民眾對氣候韌性的認知;並強調根本問題是「不永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消費行為」。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暖化將使3縣市淹溢面積增

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與環境部於5月8日共同發布2024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分析東亞地區與台灣當前的氣候變遷現狀,並推估台灣未來的氣候情境。

報告中提到,在暖化2度的情境下,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溢淹面積增加,以雲林縣、台南市與基隆市溢淹面積增加較顯著;暖化4度的情境下,現今氣候50年才會發生的極端降雨事件,未來每10年就可能發生。

現今氣候50年才會發生的極端降雨事件,未來每10年就可能發生。圖為2023年卡努颱風掀起巨大海浪。 圖/路透社
現今氣候50年才會發生的極端降雨事件,未來每10年就可能發生。圖為2023年卡努颱風掀起巨大海浪。 圖/路透社

面對氣候變遷,行政院於去年10月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於1年內完成修訂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

以韌性為本的水患治理 才是國際共識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表示,台灣面對各種衝擊的調適策略不能僅以傳統方式因應推估極端值,需要跳脫傳統的氣候變遷調適方式,例如不能再以強化防洪來因應增加的水患風險。

廖桂賢進一步以淹水風險的調適為例,若是停留在傳統思維,就會是強化防洪設施;但國際上關於水患治理的研究已有高度共識,培養韌性是因應極端氣候最好的方法。

廖桂賢說,以韌性為本的水患治理,挑戰不在於技術層面問題,而更是如何翻轉現有僵化的體制與民眾的思維,如淹水一定等於水災等;但其實防洪排水工程帶來的「堤防效應」,反而會增加社會面對極端事件的脆弱度、削減韌性。

廖桂賢說,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應強化相關社會科學面的研究,如造成氣候變遷最大的根本問題是「不永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消費行為」;對於環境變動、生態健康重要性的偏頗認知,才會造成工程為主的不當調適作為,這部分需要由社會科學研究著手,才能促成有效改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辦公設備永續革新 台灣理光按下「雙軸轉型」快轉鍵

辦公設備永續革新 台灣理光按下「雙軸轉型」快轉鍵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農業部擬用林地設「衛星收容所」 ?動團批:毀林、生態保育倒行逆施

農業部擬用林地設「衛星收容所」 ?動團批:毀林、生態保育倒行逆施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最新文章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一支寶特瓶退2元!90年代台灣曾有「環保回收獎勵金」制度 為何後來退場?

一支寶特瓶退2元!90年代台灣曾有「環保回收獎勵金」制度 為何後來退場?

全台最高級山屋!玉山「觀高山屋」海拔2575公尺享USB充電還有乾溼分離

全台最高級山屋!玉山「觀高山屋」海拔2575公尺享USB充電還有乾溼分離

2025最新/22國旅遊稅懶人包:從亞洲到歐洲 各國新制與費用一次看

2025最新/22國旅遊稅懶人包:從亞洲到歐洲 各國新制與費用一次看

羊駝從頭到腳全利用!揭密安地斯山居民的「0浪費」生活哲學

羊駝從頭到腳全利用!揭密安地斯山居民的「0浪費」生活哲學

住宿稅將成日本大勢?調查:92個地方政府考慮課徵、多投入發展觀光設施

住宿稅將成日本大勢?調查:92個地方政府考慮課徵、多投入發展觀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