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文創結合失敗?北流市集遭質疑未強制無塑、環保口號大於實質配套
「潮台北」系列活動的台北音樂博覽會TAIPEI MUSIC EXPO上周3天活動,現場還有約80個美食、餐車等攤商,但議員發現不少業者提供一次性餐具,有違北市府提倡無塑化。民眾認為,若主辦單位將提供環保餐具的成本納入,恐導致票價提高。
TMEX於8月28日至31日在北流登場,現場設有樂食百寶袋音樂市集。另外,周末兩日還有「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來自日、韓、泰等亞太10國共享盛舉,超過50組音樂人橫跨獨立、流行、搖滾等多元曲風。
議員黃瀞瑩說,市府於活動前多次透過新聞稿強調要推動「無塑化」、將「永續融入音符」,稱要打造成一個推動環境保護與社會共好的平台。然而,她的團隊實地參與活動後發現,現場多數飲食攤販仍提供一次性餐具,理想與實際情況明顯脫節。
她質疑,許多國內外音樂節早已導入「循環餐具制度」,例如透過餐具加收押金、歸還即退費的機制,不僅有效減少資源浪費,更能提升民眾參與環保的意識與行動力。
黃瀞瑩舉例,歐洲多國舉辦的聖誕市集也設計具地方特色的紀念性馬克杯,現場裝熱紅酒,購買時須付押金,若不歸還則可保留作為紀念品,成功結合環保與文創,成為市集一大亮點;反觀潮台北系列活動實質配套明顯不足,使「無塑化」訴求淪口號。她建議,市府應將「循環餐具機制」與「資源回收配套」納入攤商契約與活動規畫。
北流回應,北流自有常駐店舖、餐廳皆符合北市府「北市淨零自治條例」規定,內用不得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可以提供,但可個別收費如同購物袋政策。淨零自治條例尚無規範臨時活動如市集等須比照辦理,仍以鼓勵性質提醒攤商;此次TMEX市集也有衛生局、環保局前來稽核食品衛生、活動垃圾等,協助檢查相關規範。
北流說,上周因為市民大道封街,北流也鼓勵大家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來,響應減碳政策。未來北流的市集活動也會積極宣導免用一次性餐具,共同落實環保及宣傳相關理念。
上周和朋友去JJA的民眾王先生抱怨,花錢去JJA,結果因為人數太多,而聽不到想聽的團,但絕對不是有無環保餐具的問題。他認為,環保是假議題,重點是有沒有辦法分類、好好的實踐回收再利用,他喜歡現場到處都有垃圾桶,不會有人亂丟,清潔頻率高,沒見到垃圾桶滿出來。
王先生說,聽團通常是跳來跳去、跑來跑去且很熱,東西是愈少愈好。如果真的要提倡環保,主辦單位可提供環保餐具、設有多個沖洗的地點,但這些都是成本,最後可能導致票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