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校園用平板」 但壞了誰修?3C垃圾誰丟?

教育部11月底宣布推動「數位學習精進計畫」,明年9月前將增購61萬台平板。 圖/unsplash
教育部11月底宣布推動「數位學習精進計畫」,明年9月前將增購61萬台平板。 圖/unsplash

全球加快2050淨零碳排工作腳步,循環台灣基金會日前表示,如果沒有循環經濟就無法談淨零碳排,因為在過多消費及製造的經濟模式下,大幅減碳形同緣木求魚,以行政院近期通過的「生生用平板」政策為例,應推動企業投入循環經濟,從「買斷平板」改為「平板服務」,推估可減少兩萬公噸碳排,相當於為每一名學生每年種一棵樹,連續種三年。

教育部11月底宣布推動「數位學習精進計畫」,明年9月前將增購61萬台平板,達到「生生用平板」目標。行政院長蘇貞昌聽取報告也表達認同,希望藉此減少城鄉差距、邁向公平優質的教育。

循環台灣基金會推估,若購買61萬台平板,相當於製造3.5萬公噸碳排放,校方還要負責維護及編列人力管理,供應商也可能會以低製造成本為主要考量,平板使用年限僅約2至3年,後續廢棄物處理更要由使用者負擔。

但若發展「平板服務」,無論維護或資產管理都由廠商負責,學校老師可以專心在教學上,廠商也會透過模組化設計讓平板更容易維修及重複使用零組件,由於要自行負擔廢棄物處理成本,勢必會妥善運用資源。一般來說,「再製造」的產品可省下57%碳排,因此「平板服務」將減少2萬公噸碳排。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說,在多消費、多製造的經濟模式底下,要大幅減碳是緣木求魚,國際研究預估未來20年資源開採量將加倍,碳排也將增加為1.5倍,而當國家、企業做出各自的淨零承諾,實質上卻是將責任轉嫁到製造型國家和供應鏈。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表示,談到淨零碳排時,「若不談循環經濟都是假的」。 圖/吳姿賢攝影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表示,談到淨零碳排時,「若不談循環經濟都是假的」。 圖/吳姿賢攝影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表示,談到淨零碳排時,「若不談循環經濟都是假的」,但現在社會都還在既有經濟模式下討論淨零議題,需要有結構性改變。以「班班有冷氣」而言,日前他跟一名校長聊到學校已經裝好冷氣,但因為建築物較舊,上課時開冷氣,但等到溫度下降時已經快下課了,相同例子比比皆是,背後反映台灣沒有系統性思考議題,學校需要的不是冷氣,而是要重新設計房間。

黃育徵說,近期政府又推出「生生用平板」政策,但要釐清學生是「需要」平板還是「使用」平板。政府2016年提出「五加二循環經濟」,但很多政策都還停在舊有的模式,但為了下一代應該思考更多、更好、更智慧的生活方式,政府也要考慮很多政策都有跨部門效益,進而打造新的經濟商業模式。

黃育徵說,「生生用平板」的政策討論只是循環經濟當中的一個案例,除了電子產品使用以外,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各式需求,其實都充滿重新設計的機會,企業應戴上「循環經濟」的眼鏡,挖掘新契機。

延伸閱讀

>>台灣循環經濟-菱角殼、咖啡渣做成新品輸出全球!

>>廢物改造-高速公路施工布條再製,變工作風托特包

>>「退役電線桿」事業第二春-DIY變美麗木家具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作者文章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開放美國農產品零關稅進口會怎樣?台灣農業會步上墨西哥後塵嗎?

【專欄投稿】開放美國農產品零關稅進口會怎樣?台灣農業會步上墨西哥後塵嗎?

【專欄投稿】美國米0關稅進口:是農業危機還是消費者受益的轉機?

【專欄投稿】美國米0關稅進口:是農業危機還是消費者受益的轉機?

巴黎興起「隨意素」風潮:素食不再是激進選擇 而是年輕世代的身分符號

巴黎興起「隨意素」風潮:素食不再是激進選擇 而是年輕世代的身分符號

台南牛肉湯即將消失...台灣溫體「乳牛荒」 引進澳洲活牛有辦法救市場?

台南牛肉湯即將消失...台灣溫體「乳牛荒」 引進澳洲活牛有辦法救市場?

98歲的「掃帚老張」是誰?驚人手勁綁出耐用掃帚、肩扛台東百年技藝

98歲的「掃帚老張」是誰?驚人手勁綁出耐用掃帚、肩扛台東百年技藝

環保與文創結合失敗?北流市集遭質疑未強制無塑、環保口號大於實質配套

環保與文創結合失敗?北流市集遭質疑未強制無塑、環保口號大於實質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