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廢物改造-高速公路施工布條再製,變工作風托特包

2021/11/26 環境資訊中心/文:宋瑞文

隨著環保意識的普及,越來越多人重複利用身邊的許多用品,或購買再生商品,盡量利用原本應該要廢棄掉的材料,表現惜物愛物的精神。

利用廢棄物再製的商品,往往不是一般消費者的熱門選擇,不會當成精品。然而,在日本,一款從施工告示布條重製的手提包,不但設計有型、方便實用,而且要價近一萬日幣(約新台幣2600元),連海外的店舖都有販售。

散發出工地風格的HATARAKU TOTE。 圖/首都高速道路株式會社
散發出工地風格的HATARAKU TOTE。 圖/首都高速道路株式會社

HATARAKU TOTE(工作風托特包)」,是一款利用日本首都高速道路使用過的施工布條,重製而成的托特包。

首都高速道路,是日本首都圈、即東京都會區的都市高速道路系統,由首都高速道路株式會社營運。托特(Tote)在英文口語中搬運、攜帶的意思,因此托特包通常有著大容量、便於攜帶、耐用的特性。

如同一般人在高速公路看過的布條,曾經出現在首都高速公路的布條,有的是提醒交通安全,有的是告知新完成的支線或隧道,有的是前方有道路工程暫停通行等等。每一條公路用的布條,都是用能夠承受日曬雨淋的材質做成的,堅固耐用,用來做托特包再好不過。

定價9900日幣的兩用HATARAKU TOTE。 圖/首都高速道路株式會社
定價9900日幣的兩用HATARAKU TOTE。 圖/首都高速道路株式會社

雖然是再製品,可是「HATARAKU TOTE(工作風托特包)」有很多不遜於一般商品的特色。因為常常搭配工程使用的關係,散發出獨特的工地土木氛圍。又,前身是特定時日與事物的施工布條,具備獨一無二的圖樣,走在路上都不會跟別人「撞包」。

在實用性上,除了材質堅固之外,還有兩用型設計,可以當手提跟側背的托特包,也可以是後背包。袋幅可以透過鬆開鈕扣變大,收納能力突出。內藏防水的束口袋,可以避免掉出並保護隱私。種種貼心的設計,和一般托特包商品相比,也很有競爭力。

除了高速公路用過的布條之外,道路施工時用的告示看板,也另外做成再生滑板。還有布條和廢輪胎做成的拖鞋。樣樣都是堅固耐用又風格獨特的好物。

「一般人想到高速公路,雖然覺得很方便,但又覺得對環境不是很友善。我們希望透過相關廢棄物的再製品,讓人感受到注重環境的另一面。」在官網上,有著這麼一段洗心革面似的介紹。

包括「HATARAKU TOTE」在內的首都高速道路再製品,統稱為「CIRCULATION SHUTOKO(首都高速道路循環利用計畫)」,自2010年開始至今已有10年。因為每塊布條都是獨一無二的,改製成唯一的包包後,非常容易「賣光」。

背帶長度、袋幅都可以調整,內部還有束口袋。因快速售出,官網已下架。 圖/首都高速...
背帶長度、袋幅都可以調整,內部還有束口袋。因快速售出,官網已下架。 圖/首都高速道路株式會社

許多人對於流行時尚的追求,要的也只是獨一無二、表現自我的風格。殊不知這樣的風格,在默默工作過的、無法被大量複製的「HATARAKU TOTE」身上,能夠徹底地表現出來。俗話常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是循環利用的商品,離開了也只是另外投胎,轉世再和你永續相伴。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廢物大改造 日本高速公路施工布條再製 變身工作風托特包

延伸閱讀

>>「退役電線桿」事業第二春-DIY變美麗木家具

>>蛋盒蓋舞台-《自然而然劇團》二手資源演一線故事

>>海邊來的酷東西-日牌設計出的「再利用飾品」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法國已禁止部分國內短程航線。只要兩地之間的旅程能靠火車在2.5小時內完成,相關航...

法國禁止「短程航線」!2.5小時內可靠火車完成的航線不准飛

2023/05/25
環保署規畫以塑膠循環為目標,若購置家電用使用再生塑膠,可享有「綠色費率」。 圖/...

7/1起電子產品業者添加「塑膠再生料」可享處理費85折

2023/05/25

【倡議圈活動】移工教育組織 One-Forty 家訪返鄉移工 意外在印尼發現「台灣村」

2023/05/24

最新文章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柳營八翁牧場於記者會現場示範青貯料製作過程,以適當比例混合檸檬渣與狼尾草後,一邊...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2023/05/28
還在開發中的長條狀咖啡渣木炭。 圖/長日咖啡負責人張智閔提供

發熱、除臭、驅蚊!咖啡渣也能做成「蚊香」

2023/05/26
觀霧地區大鹿林道東線延長試辦騎乘腳踏、自行車。 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尊重部落也鼓勵多元探索!雪管處:自行車可入大鹿林道東線計畫延至明年5/19

2023/05/24
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各國同意控制碳排,希望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以下。 圖片來...

聯合國警告未來5年史上最熱 破1.5℃機率超過六成

2023/05/23
方元沂在永續教育路上的好夥伴,左起5% Design Action、聯合線上倡議...

高教的永續教室在北海岸開課!要讓大學生覺得:「這很潮」

2023/05/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