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來台卻危機四伏?12年統計揭示兩大隱形殺手:肉毒桿菌、車輛撞擊

陸地生物

野生動物急救站2013年至2024年候鳥救傷原因前10名。 圖/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野生動物急救站2013年至2024年候鳥救傷原因前10名。 圖/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每年9至10月正值東亞候鳥秋季過境高峰,冬候鳥也陸續南遷至台灣度冬。但根據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2013年至2024年統計,12年間共救治58種、335隻候鳥,主要威脅來自肉毒桿菌毒素中毒與車輛撞擊,其中前者以黑面琵鷺受影響最深;後者則反映日常交通已成候鳥存活的隱形殺手。

閱讀更多:赤腹鷹已登台!猛禽秋過境期來臨 鳥友呼籲:關注風機案、守護候鳥家園

生多所分析候鳥救傷原因,其中肉毒桿菌毒素中毒占比最高,案例達107隻,其中105隻為黑面琵鷺,經施打抗毒素血清及進行支持療法,最終80隻康復重返野外,野放率達76.2%。這樣的高成功率主要來自抗毒素血清的使用,但因抗毒素血清昂貴且數量有限,目前僅能優先使用在瀕臨絕種保育類的黑面琵鷺身上,尚無法廣泛施打於所有中毒鳥類,因此了解其致病機轉並執行相應的棲地管理,才是更重要的解方。

生多所說,肉毒桿菌是一種常存在於土壤與水域的厭氧菌,在低氧、高溫、富含腐敗有機質的環境中,細菌會大量繁殖進而產生神經毒素,水鳥若誤食受汙染的食物或生物體,將出現弛緩性麻痺甚至死亡。尤其當濕地出現大量死亡魚類或腐爛植被,加上降雨減少、水位下降、含氧量降低,極易引發疫情,若未及時處理,鳥類屍體的堆積又會成為新的毒源,形成惡性循環。

而救傷原因的第二名的「撞擊」,經生多所調查,共有85隻候鳥因此入站,其中45隻(52.9%)為車輛撞擊,21(24.7%)為撞擊玻璃,最後分別僅有24.4%與52.4%的個體重返野外,整體野放率並不高。車輛撞擊一向是野生動物受傷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鳥類,哺乳類與爬蟲類亦深受其害,而所有因此入站的動物最終順利野放的比率僅22.0%,凸顯此類事故的高致死風險,因此交通安全不僅關乎人類,更與生態保育緊密相關。

黑面琵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進站時精神沉鬱、張口呼吸。 圖/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黑面琵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進站時精神沉鬱、張口呼吸。 圖/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敬畏自然變破壞自然?始祖鳥攜手煙火大師「炸喜馬拉雅山」 民眾痛批偽善

敬畏自然變破壞自然?始祖鳥攜手煙火大師「炸喜馬拉雅山」 民眾痛批偽善

驚!台江國家公園防路殺、護蟹有成 卻見蟹屍遭BB彈射擊

驚!台江國家公園防路殺、護蟹有成 卻見蟹屍遭BB彈射擊

讓50多種珍稀植物「離家出走」!不只保種 更要開枝散葉妝點社區

讓50多種珍稀植物「離家出走」!不只保種 更要開枝散葉妝點社區

最新文章

敬畏自然變破壞自然?始祖鳥攜手煙火大師「炸喜馬拉雅山」 民眾痛批偽善

敬畏自然變破壞自然?始祖鳥攜手煙火大師「炸喜馬拉雅山」 民眾痛批偽善

驚!台江國家公園防路殺、護蟹有成 卻見蟹屍遭BB彈射擊

驚!台江國家公園防路殺、護蟹有成 卻見蟹屍遭BB彈射擊

讓50多種珍稀植物「離家出走」!不只保種 更要開枝散葉妝點社區

讓50多種珍稀植物「離家出走」!不只保種 更要開枝散葉妝點社區

是好消息!聯合國:臭氧層正在復原 破洞有望數十年內消失

是好消息!聯合國:臭氧層正在復原 破洞有望數十年內消失

鯊魚界吃貨?雙髻鯊「不挑食」游到哪吃哪 顛覆鯊魚嚴格肉食印象

鯊魚界吃貨?雙髻鯊「不挑食」游到哪吃哪 顛覆鯊魚嚴格肉食印象

當場捕食10幾隻蛋雞...彰化流浪犬團伙作案圍攻雞舍 農民求助無門

當場捕食10幾隻蛋雞...彰化流浪犬團伙作案圍攻雞舍 農民求助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