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沙崙園區動工在即 會不會成為「草鴞殺手」?管理局:審慎評估
國發會審議通過「南部科學園區沙崙生態科學園區籌設計畫」,引發各界討論是否影響保育鳥類草鴞棲地,南科管理局強調,籌劃園區同時守護環境,將讓科技發展與生態永續並行。閱讀更多:農地光電亂...石虎草鴞棲地...
候鳥來台卻危機四伏?12年統計揭示兩大隱形殺手:肉毒桿菌、車輛撞擊
每年9至10月正值東亞候鳥秋季過境高峰,冬候鳥也陸續南遷至台灣度冬。但根據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2013年至2024年統計,12年間共救治58種、335隻候鳥,主要威脅來自肉毒桿菌毒素...
鯊魚界吃貨?雙髻鯊「不挑食」游到哪吃哪 顛覆鯊魚嚴格肉食印象
國立中山大學15日公布最新研究,罕見從探究雙髻鯊的飲食習慣切入,發現雙髻鯊並非依賴單一獵物,而是有「因地制宜」的食性模式,「游到哪裡,就吃當地的食物」。國立中山大學公布由中山大學海洋生態保育研究所助...
農業部擬用林地設「衛星收容所」 ?動團批:毀林、生態保育倒行逆施
遊蕩犬追車、咬人、攻擊野生動物等事件頻傳,為此,農業部擬整合可用空間進行流浪動物集中管理,由林業保育署盤點出土地,以維持地形地貌的方式,採低度收容,作為既有公立收容所的「衛星收容所」,當收容所超收、...
遺世秘境現身!曾文水庫滿水位才看得到的「飛鷹峽谷」瀑布
今年雨水豐沛,讓台灣最大水庫-嘉義縣大埔鄉曾文水庫,在即將進入枯水期的秋冬時節,仍維持滿水位景象。水位飽滿下,隱藏在水庫深處的「飛鷹峽谷」瀑布再度現身,展現難得一見的夢幻美景。閱讀更多:清淤工程如何...
皇蛾復育大不易!壽命僅10天 黃金交配期3天還得講究兩情相悅
彰化縣大村鄉花樹銀行負責人郭俊銀致力於生態保育,復育皇蛾,近日苗栗苑裡蕭家古厝一隻剛羽化的母蛾,希望能與花樹銀行的公蛾繁衍後代,沒想到「相親沒成功」,公蛾卻等待晚牠2天羽化的「青梅竹馬」母蛾,才交配...
台灣海龜大豐收!產卵母龜數量創近年新高 蘭嶼椰油沙灘也首度迎來海龜上岸
海洋保育署21日公布全台今年海龜產卵盤點,從4月起已陸續在墾丁、小琉球、蘭嶼、東沙、澎湖望安等地發現母龜上岸產卵,產卵母龜數量創下近年新高,甚至蘭嶼椰油沙灘也首度被記錄成為海龜新產卵地,由於緊接進入...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18日宣布造林重大變革,獎勵年限從原本20年縮短至6年,同時增加獎金種類,訂定「生產林」與「非生產林」明確目標,推動森林經營全面升級。閱讀更多:藍碳時代來臨!台灣正式通過紅樹林...
全台首例!瀕危「巴氏銀鮈」入住社福機構庇護池 實現生態保育、助身心復健
巴氏銀鮈為瀕絕保育類動物,僅存於烏溪中下游及支流貓羅溪,近年生存環境惡化,為免滅絕,林保署南投分署建立庇護機制,更首度將生態保育與社福機構合作在德安啟智教養院設庇護池,讓院生照養魚隻互動,達到生態教...
楚門的世界猛禽版!屏科大各地農田設猛禽棲架 9年努力獲銀獎肯定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鳥類生態研究室近年以創新性的「猛禽棲架」,獲得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2025第三屆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銀獎,肯定其在生態研究、食農教育、社會實踐,及守護農田生態...
好消息!八色鳥再度築巢拚第2胎 宜蘭龍泉公園緊急封閉杜絕干擾
宜蘭三星鄉龍泉公園飛來二級保育「八色鳥」,日前不但成功孵育4隻小小八,最近發現鳥爸媽又築巢了,力拚第二胎,鳥界人士相當欣喜。如今鳥爸媽不但要照顧寶寶,還要孵卵,且築巢地點就在步道入口,縣府、公所及護...
離島第一個!馬祖東引獲國際慢城認證 肯定永續發展與文化保存
連江縣東引鄉正式通過義大利「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認證,成為全國第7個、也是離島地區首個獲得慢城標章的鄉鎮。連江縣政府27日表示,這項殊榮不僅代表東引在生活...
2025《資誠永續影響力獎》啟動徵件 以永續驅動品牌價值
當永續不再只是責任,而是企業價值與品牌競爭力的核心策略,該如何策劃真正能創造長期影響的行動?從「資誠永續影響力獎」(Sustainability Impact Awards)歷屆成果,到全球創意殿堂...
別再靠近了!台灣特有種「台灣魔芋」獨特魅力成危機 違者將開罰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台灣魔芋及密毛魔芋都是台灣特有種,但因獨特氣味或特殊外觀,常被民眾就近觀察、干擾。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日前啟動巡守計畫,邀民間共同守護。閱讀更多:瀕危臭臭花「雷公屁」...
季節限定! 黑冠麻鷺再來築巢 山上水道博物館保育有成
時序進入夏天,鳥類也開始繁衍,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近期再度觀察到黑冠麻鷺築巢育雛,吸引不少遊客駐足,雖鳥巢下方的桌椅時常有「天外飛來的黃金」鳥糞便,但為尊重生命,館方已將桌椅移開,並加強清潔,而黑...
研究揭台灣西岸非紅樹林原生地 移除紅樹林成關鍵
紅樹林應該遍布台灣海岸嗎?數十年來,這個問題不斷引發多方議論,最近學者根據百年來研究資料,再度印證台灣西岸現存紅樹林多為人為引入、非自然原生分布的結論;少數如基隆灣和高雄灣雖曾擁有原生紅樹林族群,皆...
選票比海洋重要?政府佛系保育、政策牛步 揭開「海洋三法」的難產真相
編按:台灣海洋保育法案的推動為何遲遲無法前行?是政策難產,還是選票的計算?陳徵蔚在《海洋在哭》書中直指台灣《海洋保育法》與《海域管理法》長期遭擱置的真相,揭露政府在面對漁業利益與生態保育間的猶豫與退...
24年來最北!台灣黑熊出沒桃園原民部落 顯示山林族群逐漸恢復
桃園市復興區有台灣黑熊出沒!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8日表示,3月底接獲復興區哈凱部落原住民通報在北宜交界哈盆地區附近,發現2起黑熊出沒,創下24年來台灣黑熊出現台灣最北端紀錄,也是首次桃園原民部落...
4月是螢火蟲季!想看不用跑山上 台北市至少5處看得到
台北市螢火蟲季4月登場,市府各局處從4月1日至5月4日期間,將推出螢火蟲季系列活動,共享年度的自然之美。期間限定的系列活動,部分需要報名及酌收費用,請民眾參閱各活動網站並抓緊報名參與,錯過就要等明年...
生態農田指南!林業署出版「農田方舟」 幫助農民打造友善農田
強化農田生態保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攜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出版「農田方舟-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手冊」,盼透過圖文並茂的實作案例,協助農民打造生態農田。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5日舉行「農田方舟-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