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海邊天天有鯨豚擱淺?牠們會預測地震嗎?日本解剖學者親揭3大真相

水下生物

鯨豚擱淺並不是罕見事件,身處第一線的解剖學者卻發現,這幾乎是日本海岸每天都在發生的日常。 圖/Shutterstock
鯨豚擱淺並不是罕見事件,身處第一線的解剖學者卻發現,這幾乎是日本海岸每天都在發生的日常。 圖/Shutterstock

編按:鯨豚擱淺並不是罕見事件,身處第一線的解剖學者卻發現,這幾乎是日本海岸每天都在發生的日常。儘管擱淺原因多樣且複雜,但牠們的死因並非單一因素造成。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研究部脊椎動物研究組首席研究員田島木綿子,在《海獸學者解剖鯨魚的日常生活》書中,親自揭露仍待世人解開的擱淺之謎。

博物館的展覽或演講等,有很多談及擱淺的機會。

在擱淺的調查現場,經常有機會可以對聚集在此的各方人士加以說明,我對此也很開心。因為眼前有鯨豚實物可以邊看邊聽的時候,大家都是深感興趣地聆聽呢。

鯨豚為什麼會被打上岸?擱淺的真實成因連調查人員也困惑

原本解剖調查的時間就極其有限,得要迅速確實地作業,有時在作業中有人詢問也無法應對,得請大家見諒。就我個人來說,只要調查暫時告一個段落,都會盡量回答來自各方的提問。

「這頭鯨豚為什麼會被拍打上岸呢?」

「為什麼會死掉呢?」

對於這樣的提問,我總是答道:「沒錯!我們也很想知道答案,所以在這裡『浴血奮戰』地進行調查呢!」

當我告訴對方,日本的海岸幾乎每天都會有這樣的擱淺發生。

「什麼!!!」不論是誰都同樣非常驚訝。即使曾在新聞報導看過鯨豚擱淺的影像,大家通常以為那是偶然發生的稀有事件。

日本近海的擱淺地圖。 圖/人人出版提供
日本近海的擱淺地圖。 圖/人人出版提供

其他問題諸如:「皮膚的感觸是什麼樣子呢?」、「有沒有牙齒?」、「眼睛在哪裡啊?」看到眼前的個體時,會很感興趣地提問。

但是沒辦法完全回答出大家最想要知道的「擱淺的原因是什麼?」這份挫折感總是留在心中成為芥蒂。

不只哺乳類會擱淺 海龜、大王魷也難逃過一劫

對擱淺的海洋哺乳類進行調查的目的,根據研究主題而有所差異。但是鯨豚為什麼死亡、為什麼會漂流到海岸擱淺,這兩個問題不僅是研究者,也是一般大眾最常見的提問。我本人進入這個領域的動機,也正是「想要解明擱淺的原因」,和大多數人抱持同樣的疑問。

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擱淺原因非常多樣,多是由於各種原因交錯產生的結果。擱淺的動物不限於哺乳類,如海龜、巨口鯊、大王魷等也會擱淺。

以大自然的常理來說,生物總有一天會死亡。若是生命終結後正好被拍打上岸,也還能接受:「也是有這樣的事情啦!」

但是實際調查擱淺個體之後,一點一滴知道並非僅此而已。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都爭相想要解開擱淺之謎。

死因不只來自疾病!鯨豚集體擱淺的3大原因一次看

以擱淺的原因來說,目前已知下列幾項。

其一是疾病或是傳染病。和人類一樣,海洋哺乳類罹患嚴重的疾病或傳染病之後會導致死亡,這類個體擱淺的情況已是舉世皆知。若是傳染性很強的病原體,就會同時有多數個體喪命,造成集體擱淺。就算只有一頭,只要罹患嚴重的疾病或傳染病,在進行調查研究之後,就有可能知道疾病的成因,或是對水族館中飼養個體的治療方法提供線索。

第二個原因是追趕獵物過頭。在追趕為餌食的魚類或頭足類(烏賊、章魚等)太過沉迷而進入淺灘,也會導致擱淺的情況發生。

海洋哺乳類在水中有浮力幫助,可以毫無困難地支撐起幾十公斤到幾公噸的體重。一旦到了陸地,重力就會一口氣壓上來,讓身軀動彈不得,就會造成擱淺。

第三個原因是洋流移動的誤判。日本周邊的海域,雖然在各個季節會有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順著洋流移動,但是只要誤判移動時期,也可能導致擱淺。

例如由南方北上的物種本來就生活在南方,對於寒冷的地區不太能適應。縱然如此,由於找尋食物或是交配的對象、往新的棲息地區移動之類的理由,會從初春到初夏順著黑潮這股暖流前往北方。

其中在春初比其他個體先北上的族群,定期在茨城縣或是千葉縣的沿岸集體擱淺。對於這樣的個體,再怎麼調查也找不出疾病或是傳染病,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解開擱淺的原因。後來用擱淺時的洋流及天氣對照之後,發現了饒富興味的事實。

在千葉縣銚子外海的偏北一些,暖流黑潮與寒流親潮相會的海域,稱為「副極地輻合線」。目前已知黑潮與親潮相會的沿岸側產生的「冷水團」,與擱淺的地點幾乎完全一致。

這就能預設一個假說,春初北上的南方系鯨豚誤入這個冷水團而受困,因此導致集體擱淺。由於後來也確認類似案例的發生,目前這個假說在某些地區和族群中是有效的。

困在黑潮與親潮相會的「冷水團」中。 圖/人人出版提供
困在黑潮與親潮相會的「冷水團」中。 圖/人人出版提供

瓜頭鯨在311前大規模擱淺 是巧合或真有科學證據?

此外,則是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發生前約一星期,3月6日在茨城縣有將近50頭的瓜頭鯨集體擱淺。

另外,2011年於紐西蘭發生芮氏7級大地震,也是在那之前不久,就有100頭以上的長肢領航鯨集體擱淺於災區附近海岸。

根據後來的報告,在發生東日本大震災的前幾個星期開始,設置於根室海峽的海底電纜聲音錄影數據,就反覆記錄到像是地鳴般的聲音。

對擱淺於茨城縣海岸的瓜頭鯨進行病理解剖後,沒有發現傳染病。表示這兩個案例很可能是由於空前未有的大地震所造成的擱淺。

但是因此認為:「因為日本號稱地震大國,才在日本國內一年就有300件的鯨豚擱淺嗎?」

那就言之過早。實際上,雖然對地震發生時期和擱淺發生時間做了驗證,但是目前仍然沒有顯示其因果關係的數據。其他還有磁場說或寄生蟲說等各種假說的報告,但是每個假說都只能用在單一案例上,並沒有能夠反映所有擱淺案例的學說。

雖然擱淺的原因正在一點一點地慢慢解開,但因尚未掌握擱淺的本質,所以我們仍在繼續調查中。

《海獸學者解剖鯨魚的日常生活:收到擱淺通報馬上出動!海洋哺乳類的死亡教給我們的事》。 圖/人人出版提供
《海獸學者解剖鯨魚的日常生活:收到擱淺通報馬上出動!海洋哺乳類的死亡教給我們的事》。 圖/人人出版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高溫將納入法定災害?氣象署研擬修《氣象法》 因應極端天氣常態化

高溫將納入法定災害?氣象署研擬修《氣象法》 因應極端天氣常態化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最新文章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國寶魚搭飛機了?雪霸首度啟動「護魚專機」 空運240尾櫻花鉤吻鮭入山

國寶魚搭飛機了?雪霸首度啟動「護魚專機」 空運240尾櫻花鉤吻鮭入山

當Google日曆變成「死亡筆記本」 你收到動物的死亡通知了嗎?

當Google日曆變成「死亡筆記本」 你收到動物的死亡通知了嗎?

用垃圾換獎品!玉山「大淨山」活動開跑 山友帶1公斤垃圾下山即可兌獎

用垃圾換獎品!玉山「大淨山」活動開跑 山友帶1公斤垃圾下山即可兌獎

赤腹鷹已登台!猛禽秋過境期來臨 鳥友呼籲:關注風機案、守護候鳥家園

赤腹鷹已登台!猛禽秋過境期來臨 鳥友呼籲:關注風機案、守護候鳥家園

皇蛾復育大不易!壽命僅10天 黃金交配期3天還得講究兩情相悅

皇蛾復育大不易!壽命僅10天 黃金交配期3天還得講究兩情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