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為犀牛割除犀牛角後就能大大減少78%的盜獵行為,相較之下,傳統的反盜獵行動,成本高達數百萬美元,卻未能顯著減少犀牛角盜獵行為。
被犧牲的犀牛角...非法盜獵還在進行式
數十年來,由於盜獵與棲息地縮減,亞洲與非洲的犀牛數量急劇下降。根據國際犀牛基金會(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2024年9月發布的犀牛狀況報告顯示,把僅存的5種犀牛加起來,全球已經只剩下不到2.8萬頭。
根據南非政府的最新統計,南非犀牛盜獵事件至今仍層出不窮,光是2025年1月至3月就有103隻犀牛被殺害,2024年全年因盜獵死亡的犀牛總計高達420隻。
儘管犀牛角在傳統中醫上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並曾被用於治療中風、高熱和昏迷等重症,但現代研究表明,犀牛角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與人類指甲、頭髮無異,並無任何神奇療效,卻能在隱藏市場中能賣到數萬美元的高價。
防盜獵最佳解!為犀牛群帶來一線生機
而一項發表於《科學》期刊上的最新研究證實,保護犀牛受非法盜獵的最好方式是——去除犀牛角。
研究團隊紀錄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7年間、於南非大克魯格(Greater Kruger)11個保護區的盜獵行為,比較其中8個去除犀牛角的保護區,以及3個沒有去除犀牛角的保護區,結果顯示,去除犀牛角能大幅減少78%的盜獵行為。
保護區過去每年花在防止盜獵的成本大約是7400萬美元,大多集中於被動執法,包括聘僱護管員、追蹤犬,使用直升機和檢測攝影機等。但移除犀牛角後,每年只需使用保育犀牛總預算的1.2%。
研究的主要作者、南非納爾森曼德拉大學(Nelson Mandela University)的Tim Kuiper博士說:「我們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的目標只是想逮捕盜獵者嗎?這似乎對減少犀牛盜獵沒有產生巨大影響。」
Kuiper博士也表示,去除犀牛角對防止盜獵的效果顯著,但研究團隊對於其他反盜獵措施是否無效持謹慎態度。這些傳統方法在偵測盜獵者確實有效,但偵測和逮捕大量盜獵者並不一定能改變犀牛盜獵的情況。
切角並非萬靈丹!仍需繼續防盜獵
為了去除犀牛角,工作人員會先幫犀牛注射鎮靜劑,並為其戴上眼罩和耳塞,再使用電鋸鋸掉犀牛角,整個過程大約10分鐘。犀牛角跟指甲一樣會再重新生長,普通犀牛平均1.5至2年需要切除一次。這個過程對動物風險極低,且不會造成疼痛。
但研究團隊和其他保育機構警告,去除犀牛角並不是什麼靈丹妙藥,鋸角後,犀牛身上還會留著一部份犀牛角殘段,一些盜獵者仍然會為這一點殘存的犀牛角殺死犀牛。
犀牛角的生態功能?切角後影響健康嗎?
「沒有角的犀牛還是犀牛嗎?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Kuiper博士表示。
有另一項對於黑犀牛的研究顯示,雖然去除犀牛角會讓盗獵率有所下降,但切角後的動物變得更加膽怯,活動範圍也大幅縮小。研究人員認為,犀牛角原先是用來爭奪領地的,切角後的犀牛則無法這麼做。
不過,南非犀牛的研究員Vanessa Duthe表示,有其他研究證實,切角對犀牛的繁殖率或死亡率沒有任何不利影響。「我們所知道的是,切角的好處遠遠超過我們當今已知的任何生態成本」,Duthe說。
Kuiper博士也強調:「我們不想在接下來的百年內一直切角,理想情況下,我們也希望能解決盜獵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
- Euronews,(2025年6月6日),Does cutting off rhinos’ horns protect them from poachers? New study supports controversial approach
- Guardian,(2025年6月5日),Dehorning rhinos reduces poaching by 80%, study f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