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場未來式:魚蝦變少、藻類消失,日本如何用養殖對抗氣候變遷?

水下生物

海鮮是日本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也是全球數十億人的重要食物來源。然而,全球暖化、海溫上升正劇烈改變全球海域生態,日本水產、漁業首當其衝。

海中的蛋白質不夠了,養殖是唯一出路

東京海洋大學教授廣野育生指出,氣候變遷與過度捕撈,使魚蝦資源持續減少,但世界人口正在增加,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動物蛋白質來源,而養殖技術將成為替代方案。

根據2020年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雖然水產養殖在碳排放量方面低於牛肉、家禽和豬肉,但仍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0.49%。以養殖蝦為例,養殖蝦每公斤產生的二氧化碳當量為12公斤,不到牛肉的1/4,但卻是家禽的2倍,再加上排放的營養物質易污染周邊水域,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

即使存在這些問題,我們要減少對水產養殖的依賴也不太可能,水產養殖已經佔全球海鮮產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在熱帶國家。2020年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另一項研究指出,由於海洋溫度上升、酸化與含氧量降低,預估到2050年,一些熱帶專屬經濟海域的捕撈潛力,將比2000年代下降多達40%,屆時對水產養殖的需求將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因此,提升養殖效率、減少環境負擔已成當務之急。

捕撈漁業和水產養殖的產量趨勢。 資料來源/糧農組織,《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22》
捕撈漁業和水產養殖的產量趨勢。 資料來源/糧農組織,《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22》

泰國水產轉型,原生物種的養殖實驗

2019年起,由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與日本科技振興機構資助的「泰國魚類計畫(Thai Fish Project)」,以永續水產養殖為目標,投入泰國當地實驗。此計畫由廣野教授領軍,鎖定替代過去以外來物種為主的養殖體系。

這是一項不小的任務,根據統計,泰國的水產養殖產量在2022年排名世界第10位,不僅是泰國經濟重要的來源,也是主要的食物來源,根據數據公司Statista在2023年的統計顯示,56%的泰國人每周會吃魚1到4次,另有19%的人每周會吃到5次或更多。

不過,這些生產都帶來了一個致命的缺點:外來種

廣野教授稱,過去泰國主要養殖非洲原產的吳郭魚、來自南美洲的南美白蝦(Whiteleg shrimp,又稱太平洋白蝦),這兩種水產也是世界上養殖量最多的海鮮之一。原因是,吳郭魚有極強的適應力,能生活在淡水,也能生活在出海口、近岸沿海;南美白蝦則是雜食性的、對養殖環境要求也低,都能大大降低許多養殖成本。

養殖吳郭魚有很高的經濟利益,因為抗病性強、幼魚存活率高、養殖所需的空間極小。 圖/shutterstock
養殖吳郭魚有很高的經濟利益,因為抗病性強、幼魚存活率高、養殖所需的空間極小。 圖/shutterstock

南美白蝦,也被稱為太平洋白蝦或帝王蝦  ,通常被捕撈或養殖作為食用 。 圖/shutterstock
南美白蝦,也被稱為太平洋白蝦或帝王蝦 ,通常被捕撈或養殖作為食用 。 圖/shutterstock

但這兩種物種也具備更容易逃逸到野外大量繁殖的特質,「一些吳郭魚和白蝦已從養殖池塘中逃脫出來,在自然界中繁殖了」,廣野教授也補充說到,儘管對原生物種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但泰國政府沒有計劃減少養殖外來種,因為水產養殖對泰國的糧食安全和經濟來說太重要了。

因此,廣野教授的「泰國魚類計畫」決定專注於養殖東南亞原生物種:亞洲鱸魚和香蕉蝦,希望透過人工育種與疫苗開發,提升抗病力與生產穩定性。

目前科學家已成功研發出亞洲鱸魚的新型飼料,還能提升食用的營養價值,JICA稱,它還通過了口味測試,並獲得日本企業關注其商品化潛力;香蕉蝦則完成人工授精與育種實驗,透過基因選擇改善香蕉蝦的生長、抗病能力。

此計畫已延長至2030年,並期待能將成果拓展至東南亞其他國家。「日本和泰國的人口正在朝向高齡化,但許多東南亞國家正在增長。在我們開發出技術後,不僅可以將亞洲鱸魚和香蕉蝦引入泰國,還可以引入印尼、越南、菲律賓、寮國和緬甸。」廣野教授說。

亞洲鱸魚。 圖/shutterstock
亞洲鱸魚。 圖/shutterstock

香蕉蝦蝦體顏色偏淡黃,故被稱為「香蕉蝦」。 圖/shutterstock
香蕉蝦蝦體顏色偏淡黃,故被稱為「香蕉蝦」。 圖/shutterstock

不靠海的海藻養殖法,氣候韌性的新糧源

除了魚類,氣候變遷也威脅到了海藻的生長,根據日本農業部的統計數據,日本海藻產量在30年內下降了70%。

作為日本餐桌的重要角色、許多魚類及海牛等海洋哺乳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海藻的大幅減產影響的不僅是食物供應,更牽動碳吸存與生態平衡。

由於海洋不再是可靠的養殖環境,日本多地開始將海藻轉向陸地水槽養殖。位於德島縣的KaisouLab計畫即為一例,透過融合綠藻(Aosa)與紅藻(Akanesou)物種,開發可全年收成的新型海藻,希望能解決與陸地養殖的高成本、種植時間有限的雙重問題。

這個計劃在2023年還獲得日本農業標準(JAS)有機認證,德島文理大學教授、該計劃研究顧問山本博文在大阪世博會的演講中說到,「我們相信,這種方法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只要可以從周圍海域輕鬆獲得水」。

綠藻(Aosa)與紅藻(Akanesou)。 圖/KaisouLab官網
綠藻(Aosa)與紅藻(Akanesou)。 圖/KaisouLab官網

參考資料: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全球最大海洋碳移除廠在新加坡!海水藍碳科技崛起 會是氣候變遷新希望嗎?

全球最大海洋碳移除廠在新加坡!海水藍碳科技崛起 會是氣候變遷新希望嗎?

台北市保留農業有必要嗎?找回屬於城市風土的酸甜滋味與土地記憶

台北市保留農業有必要嗎?找回屬於城市風土的酸甜滋味與土地記憶

「土壤碳匯」吹向台灣米鄉!池上小農搶搭種碳列車 伯朗大道400公頃農地變碳匯田

「土壤碳匯」吹向台灣米鄉!池上小農搶搭種碳列車 伯朗大道400公頃農地變碳匯田

節能標章 vs 能源效率標示有什麼不同?搞懂再拿節能補助不吃虧!

節能標章 vs 能源效率標示有什麼不同?搞懂再拿節能補助不吃虧!

最新文章

台灣之光!杉林溪首創「層理型水域動物通道」 防災、仿岩工法奪國際銀獎

台灣之光!杉林溪首創「層理型水域動物通道」 防災、仿岩工法奪國際銀獎

台灣特有種變「波堤獅」?阿里山山椒魚套甜甜圈護卵 孵化過程全紀錄

台灣特有種變「波堤獅」?阿里山山椒魚套甜甜圈護卵 孵化過程全紀錄

長出一顆冰淇淋?嘉義「白柿」像酪梨又像香草冰淇淋 產量稀少卻潛力無窮

長出一顆冰淇淋?嘉義「白柿」像酪梨又像香草冰淇淋 產量稀少卻潛力無窮

20年禁令失靈 法國最大濕地1/8水鳥誤食狩獵鉛彈丸

20年禁令失靈 法國最大濕地1/8水鳥誤食狩獵鉛彈丸

「土壤碳匯」吹向台灣米鄉!池上小農搶搭種碳列車 伯朗大道400公頃農地變碳匯田

「土壤碳匯」吹向台灣米鄉!池上小農搶搭種碳列車 伯朗大道400公頃農地變碳匯田

不畏鹽鹼地!林試所用密植造林、蚓糞肥改良土壤 成功復育沿海劣化地

不畏鹽鹼地!林試所用密植造林、蚓糞肥改良土壤 成功復育沿海劣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