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有雞?此雞非彼雞!金門獨有「龍眼雞」現身國家公園 長鼻綠衣吸睛

陸地生物

近期不少民眾在金門國家公園乳山遊客中心周邊的樹木上,發現一種「長長鼻子」且披著「迷彩綠衣」的昆蟲~龍眼雞,且一棵樹上竟有將近20隻,讓網友直呼根本是「養雞場」。 圖/鐘立偉提供
近期不少民眾在金門國家公園乳山遊客中心周邊的樹木上,發現一種「長長鼻子」且披著「迷彩綠衣」的昆蟲~龍眼雞,且一棵樹上竟有將近20隻,讓網友直呼根本是「養雞場」。 圖/鐘立偉提供

近期金門天候回暖,不少民眾在金門國家公園乳山遊客中心周邊的樹木上,發現一種「長長鼻子」且披著「迷彩綠衣」的昆蟲~龍眼雞(長吻蠟蟬,學名:Pyrops candelaria)。這種獨特昆蟲全僅見於金門,春秋兩季最為活躍,形成當地特有的生態奇景,生態專家也鼓勵民眾把握時機來場「樹上賞雞趣」。

閱讀更多:吃昆蟲有助文化、環境永續?台灣僅4種可合法食用

「什麼!樹上有雞?此雞不是雞。」長期觀察金門昆蟲生態的專家陳西村表示,龍眼雞長相相當特殊,擁有綠色翅膀搭配鮮黃色斑點,宛如披上迷彩裝,吻部突出且呈鮮紅色,是許多昆蟲迷眼中的珍寶。但是,初次聽到龍眼雞的民眾,可能會以為牠是一種「禽鳥」,其實不然,龍眼雞是標準的六足昆蟲,這種昆蟲僅在金門擁有穩定族群,早期金門人曾稱其為「象鼻蟲」。

陳西村表示,龍眼雞主要以龍眼樹的汁液為食,冬季會躲藏在樹葉間避寒,隨著氣溫回暖開始出現在龍眼樹幹上,活躍於3至4月及9至10月。「龍眼雞」的命名可能來自本草綱目,古時蠟蟬又稱「樗雞」,而這種昆蟲多棲息於龍眼樹上,因此被稱為「龍眼雞」。

龍眼雞以龍眼樹的汁液為主食,牠們通常在每年3至4月及9至10月最為活躍,到了冬天,會躲藏於樹葉縫隙或枯葉堆避寒,隨著氣溫回暖便會重新現蹤,其生長週期約為一年,雌蟲在7月於龍眼樹幹產卵,9月迎來新世代成蟲羽化的高峰期,隔年初夏則進行交配。

陳西村表示,雖然龍眼雞會吸食龍眼樹的汁液,但目前金門的族群數量仍有限,尚未對當地林木造成影響,因此不會被視為害蟲。

過去龍眼雞僅在金門出現,但2018年起,台灣本島北部首次發現這種昆蟲,當時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擔憂其可能影響龍眼、荔枝等經濟果樹的生長,因此啟動緊急防治作業,包括人工捕捉、族群監測與民眾通報機制。

但經過多年追蹤研究,專家發現龍眼雞對果樹的影響有限,並未造成明顯農業損害,因此,防檢署於去年調整策略,解除對龍眼雞的通報與移除作業,改為「加強監測與危害風險控管」,目標是「不干擾、不造成農損」,這顯示龍眼雞對農業的影響仍需更多科學研究佐證,未來或許可以在保育與農業管理之間找到平衡。

近期不少民眾在金門國家公園乳山遊客中心周邊的樹木上,發現龍眼雞的芳蹤,都相當開心遇到美麗的昆蟲。 圖/蔡家蓁攝影
近期不少民眾在金門國家公園乳山遊客中心周邊的樹木上,發現龍眼雞的芳蹤,都相當開心遇到美麗的昆蟲。 圖/蔡家蓁攝影

近期不少民眾在金門國家公園乳山遊客中心周邊的樹木上,發現龍眼雞的芳蹤,都相當開心,據說金門人以前稱此為「象鼻蟲」。 圖/蔡家蓁攝影
近期不少民眾在金門國家公園乳山遊客中心周邊的樹木上,發現龍眼雞的芳蹤,都相當開心,據說金門人以前稱此為「象鼻蟲」。 圖/蔡家蓁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