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苔蘚綠世界,種植熱潮背後課題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綠色苔蘚生長在森林與城市,現今走入家庭,成為療癒的苔盆植栽,或進入店鋪,化為綠色經濟的景觀苔缸,苔蘚變成熱門關鍵字。在苔蘚熱潮下,有一群人進行生態研究和保育推廣,希望人們喜愛苔蘚,更要保護苔蘚。

研究人員用放大鏡查看林間的苔蘚。 圖/我們的島
研究人員用放大鏡查看林間的苔蘚。 圖/我們的島

台中大雪山林道上,雨霧瀰漫著森林,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姚奎宇,帶著放大鏡,查看林間的苔蘚。姚奎宇大學修習森林相關科系,偶然機會下開啟苔蘚研究,至今已經十多年。

全世界三百多種稀有苔蘚 台灣有一半

台灣記載的苔蘚植物多達1500種。 圖/我們的島
台灣記載的苔蘚植物多達1500種。 圖/我們的島

全世界記錄到的苔蘚種類,超過23,000多種,台灣約有1,500多種,其中全世界紀錄300多種稀有種類,台灣就占一半。由於種類繁多,研究者不斷上山找苔蘚,進行分類研究。

苔蘚植物只有假根,依賴莖葉吸收養分、水分,所以演化出不同環境適應力,生長棲地從酷寒高山到炎熱城市。森林裡看似區域廣大,但因為光線、濕度等條件,限制苔蘚的生長環境。一旦找到適合的生長區域,成為一片林間綠世界,擔負保濕保水功能。

苔蘚在森林擔負保濕保水的功能。 圖/我們的島
苔蘚在森林擔負保濕保水的功能。 圖/我們的島

種苔蘚熱潮興起 學者呼籲不要到山林採集

人為採集和不當的山林開發濫墾,都會危害苔蘚生態。 圖/我們的島
人為採集和不當的山林開發濫墾,都會危害苔蘚生態。 圖/我們的島

近年,台灣興起種植苔蘚的熱潮,有些人到山上野採,不當的山林開發濫墾,危害苔蘚生態。

台中都會公園,楊玉鳳老師用著手機拍攝苔蘚,記錄城市物種,他開設網站,分享苔蘚知識。楊玉鳳長期宣導,不要到山林採集,破壞棲地生態,可以在城市裡尋找適合的苔蘚,採集回家種植。而瞭解苔蘚的生長環境很重要,不瞭解或種在不適合的環境,都是毀壞生態。採集還需要注意物種保存,只取少量,讓其他可以生長繁衍。

苔蘚培育者楊玉鳳長期宣導,不要到山林採集,破壞棲地生態,可以在城市裡尋找適合的苔蘚,採集回家種植。 圖/我們的島
苔蘚培育者楊玉鳳長期宣導,不要到山林採集,破壞棲地生態,可以在城市裡尋找適合的苔蘚,採集回家種植。 圖/我們的島

城市苔蘚較能承受高溫、高照,楊玉鳳在家中陽台設置培育區,他是自然老師,很早就走入苔蘚世界,十多年來研究如何種植苔蘚。收集數十種城市苔蘚,並在培育繁衍後,以小盆建立一個樣本庫,做為教育推廣之用。

大雪山社區培力、保育苔蘚 想發展生態旅遊

楊玉鳳在大雪山社區,進行苔蘚的教育推廣課程,教學員辨識苔蘚。 圖/我們的島
楊玉鳳在大雪山社區,進行苔蘚的教育推廣課程,教學員辨識苔蘚。 圖/我們的島

在大雪山社區,楊玉鳳進行苔蘚的教育推廣課程,吸引許多居民參加。他教大家如何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透過形態分類表,學習從外觀上,去辨識苔蘚。課程也教學員製作熱門的景觀苔盆、苔球。學員學習苔蘚的生態知識,同時思考苔蘚的應用。

大雪山國家公園有豐富的苔蘚資源,希望培力社區,保育苔蘚,發展出運用苔蘚的綠色經濟。在國外,寺廟優美的苔庭,山林壯觀的苔原,吸引觀光客到訪,台灣苔蘚種類不少,也有發展生態旅遊的潛力。

學員在課堂上製作景觀苔盆。 圖/我們的島
學員在課堂上製作景觀苔盆。 圖/我們的島

無論在山林中調查研究,或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每個人用不同的方式,保護著這群微小的綠色植物,希望苔蘚永續生存,也為生活帶來療癒。

本文授權轉載自《我們的島》(原文標題:走進苔蘚綠世界|種植熱潮背後課題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9461.jpg

我們的島

1998年11月1日公共電視節目「我們的島」節目正式開播,一直以守護台灣環境、監督環境政策為理念,不只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探索台灣未來出路,同時也期許成為環境教育的推廣管道。目前每周一22:00~23:00、每周六11:00~12:00播出。

作者文章

快速消失的拷潭菱角田,限建令解除 加快開發腳步

快速消失的拷潭菱角田,限建令解除 加快開發腳步

走進苔蘚綠世界,種植熱潮背後課題

走進苔蘚綠世界,種植熱潮背後課題

芳苑與風機的距離,低頻噪音有什麼影響?

芳苑與風機的距離,低頻噪音有什麼影響?

灘地回復|為什麼這些地方必須清除紅樹林?

灘地回復|為什麼這些地方必須清除紅樹林?

最新文章

有機農園的秘密武器!猛禽棲架神助攻 鼠害問題輕鬆解

有機農園的秘密武器!猛禽棲架神助攻 鼠害問題輕鬆解

海拔僅119米!台灣黑熊首度遠離山區 現身台9線

海拔僅119米!台灣黑熊首度遠離山區 現身台9線

「要相信公民科學」 熱愛淡水魚素人提案 「蘭嶼吻鰕虎」成功列二級保育類

「要相信公民科學」 熱愛淡水魚素人提案 「蘭嶼吻鰕虎」成功列二級保育類

今晚吃塑...美國西海岸海鮮99%驗出含塑膠微粒 大多來自運動服、地毯

今晚吃塑...美國西海岸海鮮99%驗出含塑膠微粒 大多來自運動服、地毯

從做補藥到被逮捕...越南民眾購買瀕危猴子熬藥膏 遭罰款50萬元

從做補藥到被逮捕...越南民眾購買瀕危猴子熬藥膏 遭罰款50萬元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