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山平原棲地破碎、物種庇護不足 林華慶:保育應跳脫圈地保護

陸地生物

林華慶表示,相較於國有林區,淺山與平原物種並未獲得足夠的庇護,然而淺山平原兼顧自然與社會的永續發展也是國土保育的關鍵。 圖╱李柏澔攝影
林華慶表示,相較於國有林區,淺山與平原物種並未獲得足夠的庇護,然而淺山平原兼顧自然與社會的永續發展也是國土保育的關鍵。 圖╱李柏澔攝影

2022年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通過「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呼應國際間對生物多樣性重視的趨勢,提供全球未來10年的生物多樣性策略藍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林華慶7月16日表示,國有林事業處的生態復育成果各界有目共睹,但淺山與平原物種卻未獲得足夠庇護,也呼籲保育策略宜跳脫圈地保護的思維。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7月16日共同舉辦「2024台灣生物多樣性論壇」,根據統計,全球至少50%的GDP高度依賴自然資源,75%的糧食作物依賴動物授粉,而「生物多樣性公約」3大目標包含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以及公平合理分享。

林華慶表示,2022年通過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包含23項目標,這些目標同時也是我國下個10年的復育基礎,上個月歐盟環境部長會議於6月17日通過「自然復原法」,會員國必須於2030年前復育至少30%狀況不佳棲地,共同達成歐盟整體復原至少20%棲息地的目標,然而該法案造成很大的反彈,農民擔心要退耕還林或還水,也有國家揚言要翻案。

林華慶指出,我國保育推動走在國際前端,國有林事業區面積高達153.8萬公頃,占陸域面積約42.5%,國有林事業區依其分區與土地利用限制,形同野生動物重要棲地環境,而自然保護區域合計98處,陸域面積69.4萬公頃,占19.18%,大多位於國有林事業處,形成中央山脈保育軸。

林華慶坦言,淺山與平原物種並未獲得足夠的庇護,55%保育類野生動物和64%台灣植物紅皮書物種分布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平原地區,在棲地破碎化日益嚴重下,國有林區成為孤島,淺山平原重要棲地無法連結與維持生態功能,因為大部分人類居住、活動、工商業等也都在這些區域。

林華慶表示,國有林保護區外,淺山平原兼顧自然與社會的永續發展是國土保育的關鍵,淺山平原土地權屬與權益關係複雜,需跨部門公私合作,才能兼顧永續發展與國土保育,只是私有農地、林地、魚塭等難以畫為保護區,保育策略宜跳脫圈地保護的思維。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AI犧牲戰?各國競相提供資料中心優惠 科技巨頭大興土木卻不必負責

AI犧牲戰?各國競相提供資料中心優惠 科技巨頭大興土木卻不必負責

「鐙鋒氫科技」用二十年淬鍊的氫能夢!宏碁龍騰微笑獎見證台灣新創踏上永續征途

「鐙鋒氫科技」用二十年淬鍊的氫能夢!宏碁龍騰微笑獎見證台灣新創踏上永續征途

AI醫療潛力股!「神瑞人工智慧」將人工智慧導入醫學分析 勇奪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首獎

AI醫療潛力股!「神瑞人工智慧」將人工智慧導入醫學分析 勇奪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首獎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最新文章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

AI構思、古老火藥釋放...蔡國強煙火秀 再次引起藝術與生態的倫理論戰

AI構思、古老火藥釋放...蔡國強煙火秀 再次引起藝術與生態的倫理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