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地球超級任務 保種之後,李家維啟動「重建自然」計畫

李家維在南庄蓋玻璃屋,穿山甲、果子貍為鄰,猴子、藍鵲、山豬先後造訪。 圖/張皓婷攝影
李家維在南庄蓋玻璃屋,穿山甲、果子貍為鄰,猴子、藍鵲、山豬先後造訪。 圖/張皓婷攝影

編按:4月22日,2023年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在疫後復甦的此刻,氣候危機生物多樣性銳減,地球面臨的環境陰影依然籠罩。為此,本月《倡議家》邀請清華大學生科系特聘教授、亦是國際級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擔任客座總編,分享如何「拯救地球」超級任務。

在台灣談自然生態,談保種復育,很難不談李家維。他是清華大學生科系特聘教授,曾經是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由台泥支持,國際級保種規模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更是由他主持。別人每稱李家維,總說他是打造諾亞方舟的環境「救世主」。

但頂著別人賦予他拯救地球宏偉任務前,他一臉微笑說:「不,那是基於對生命的熱愛。當看見著地球自然生態用震撼的美麗交織出漂亮的生態系,我感受到自然生態的呼喚。」

生長在澎湖,地上長的一草一木、海裡游的生命,全都是李家維眼中趣味橫生的自然樂園;十多年前,李家維路過南庄,瞥見一處山頭;入夜後螢火蟲在林間點點閃爍,他著迷不已。隔天,他馬上就拿著三百多萬,向地主買下土地,並在多年後蓋起玻璃屋,住在海拔三百公尺淺山,時有穿山甲、果子貍為鄰,更有猴子、藍鵲、山豬先後造訪。

不樂觀的預測,如今卻是過度樂觀的判讀

李家維總是如此悠遊享受生態的奧妙,卻難以忽略一年比一年專家、機構傳來的驚人警訊。他心裡著急,充滿悲觀。尤其長期擔任雜誌《科學人》總編輯,李家維從中閱讀不少自然災害的研究報告。「當年看來許多充滿不樂觀的預測。現在看來,卻都變得過度樂觀。」他正色說道。

面對如此嚴峻景況,各國政府、組織真正迎接衝擊卻幾乎沒有準備,李家維時常參與國際會議,眼見生物多樣議題變成「顯學」,各國機構、政府、國際組織、紛紛列下宏偉目標宣言,然而一經檢視在過多、龐大的預算規模,進展緩慢。

「當年看來許多充滿不樂觀的預測,現在看來,卻都變得過度樂觀。」李家維說。 圖/張皓婷攝影
「當年看來許多充滿不樂觀的預測,現在看來,卻都變得過度樂觀。」李家維說。 圖/張皓婷攝影

保種是第一步 下一步:「重建自然」

對比如今生態自然多樣性議題成為顯學,李家維在多年前還是冷議題時,就決定動手投入。2006年,在已逝前台泥董事長辜成允的支持下,主持辜嚴倬雲保種中心,選定蘭花、薑類等熱帶物種,從台灣世界各地收集復育物種,促成落腳最南端這座世界級保種據點。

收藏三萬多種的物種數量,自然吸引眾多鎂光燈聚集。李家維坦言,確實解決了不少難題,不僅徵集了專業保種同好,許多過去難尋的物種種苗,也因此有人主動洽談接觸,提供更多管道;政府也主動邀請,執行計畫。但李家維很快就注意到,「這遠遠不夠。」他說。

曾經在一場演講中,李家維表示人類正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地球物種大幅銳減,衝擊之巨大,他這般比喻:如同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最後只剩下上海、北京幾個城市的數量。該如何挽救?他深知,保種只是恢復生態的第一步。李家維還有個目標:「重建自然」

「自然生態真正的美,是因為物種彼此的交織,後頭的故事才是精彩。我們不應該只是讚嘆一朵花有多美、集中關注單一明星物種,更應該好好理解,養成這朵花的物種和其他物種彼此的關連、連帶。」「關注生物多樣性的議題,對單一、特定的明星物種投入恢復、拯救,可以是開端,但終究得用系統、連動思考來思考。」

面對如此巨大的生態任務,李家維直言:「人類沒有足夠知識恢復生態系。」

「當一座森林燒毀、一片海洋受到汙染,該如何找回生機?是該重現大火前的原樣,或是還是等待林子裡未燒毀的種子再次發芽復甦,動物重新現蹤呢?」李家維問著。這些疑問難以解答,兩年前,李家維決定在花蓮、蘭嶼分別啟動計畫,要「實際操演如何豐富生態,有步驟、有邏輯的重建生態。」

李家維在多年前,生態自然多樣性議題還是冷議題時就決定動手投入,從台灣世界收集復育各式自然物種,數量達三萬多種世界級保種據點。 圖/張皓婷攝影
李家維在多年前,生態自然多樣性議題還是冷議題時就決定動手投入,從台灣世界收集復育各式自然物種,數量達三萬多種世界級保種據點。 圖/張皓婷攝影

花蓮、蘭嶼二地 實際操演重建自然

李家維在花蓮重建自然的實驗據點,來自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的奧援。「這是我和他的交換條件!」李家維玩笑說。當時,張安平正苦思如何為礦場恢復生態找上李家維諮詢意見,李家維趁機向張安平說:「你乾脆給我一片林子吧!」

於是,在台泥花蓮和平廠旁,李家維在腹地一點五公頃的面積上開展計畫。首先,清除了外來種銀合歡、小花蔓澤蘭,不等隔絕掠食者侵入的遮罩蓋好,接著團隊種上蘭花、蕨類、毬蘭⋯⋯,許多在保種中心孕育的豐富物種。下一步,與結構工程師完成外覆罩網後,就會加入更多物種。

而另一個計畫落腳地:蘭嶼,則始自於李家維任教清大生科系的淵源。任教清大,生科系館旁就是原能所。為了探究核廢料,他連帶發現蘭嶼豐富璀璨的生態。

名為「蘭」嶼,是此地孕育了許多台灣原生蘭。李家維解釋,儘管全台灣五百多種原生蘭物種中,蘭嶼僅有60多種,但對比如此小的土地面積,還有集結著琉球、菲律賓以及就地衍生出的物種共同交織,無比獨特。

但蘭嶼獨特的自然風貌,竟找不到任何一張蘭花盛開的照片紀錄。昔日的繁花盛開,只仰賴居民、耆老口耳流傳。僅存的紀錄痕跡,是出自民國四十年左右一部人類學紀錄片,片頭匆匆閃過一株枯萎蘭根的一幕。

但想重現蘭嶼蘭花繁花盛況,是原野與人為的兩難。若是山林,在未有人照顧之下,難以成功;但倘若又是種到熱鬧景點,恐怕又容易被人摘取折損。幾經權衡,李家維決定和在地居民、民宿、餐廳攜手合作,把蘭花種回門前。「有人照顧,也不怕人摘取。」李家維說。

起初,李家維並不那麼有把握,仰賴共生環境的蘭花種苗能在蘭嶼成功復育嗎?周遭環境是否有真菌環境適合蘭花根生長;沒了溫室人工輔助,蘭花還能成功授粉嗎?種種不確定都在李家維心裡萌生。試種之後,身處有季風、颱風吹襲,遠比人工花房嚴苛的環境下,返回蘭嶼的蘭花根扎得紮實,果莢飽滿,順利綻放。

李家維在花蓮、蘭嶼分別啟動計畫,有步驟、有邏輯的重建生態。 圖/張皓婷攝影
李家維在花蓮、蘭嶼分別啟動計畫,有步驟、有邏輯的重建生態。 圖/張皓婷攝影

除了蘭花 就地復育在地動植物種

成功展開第一步後,李家維又發現許多蘭嶼獨有生態。例如有著白色外殼的「光澤蝸牛」、有著豔麗色彩的「球背象鼻蟲」。但這些豐富昆蟲物種,往往在遊客獵奇心理下,逐漸減少消失。因此,除了從移來蘭花種苗復育,李家維也嘗試就地豐富物種,鎖定另外50個蘭嶼必須關注的植物物種,復育增加數量。

不只有植物值得復育,儘管動物非李家維所擅長,他找上曾經從蘭嶼引種進行多年研究的台北市立動物園一起加入。從海岸到森林動植物復育,李家維找來台北市立動物園、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特生中心研究專家,跨領域、跨機構一起投入。

比起保種中心設立時,集中「保種之力」定位,選擇不積極對外開放、不做自然教育任務。重建自然計畫不僅在專業上,拉進各方跨界領域、機構一同加入;在重建自然的行動,也找上更多在地居民、意見領袖一起投入。在蘭嶼,李家維就找上台東縣長、蘭嶼鄉鄉長,也找上扎根許久蘭恩文教基金會,也先後多次與地方居民、耆老說明。「比起保種中心的定位,重建自然計畫多了很多人的一同加入。」李家維說。

此刻,生態多樣性、重建自然為何如此重要?李家維說,疫情時代,人類還能躲在家裡仰賴隔絕、囤積食物手段就能避災,但是氣候災難之下,誰也逃不過,這是所有人都該好好認識也正視的挑戰。

氣候災難之下,誰也逃不過,這是所有人都該好好認識也正視的挑戰。 圖/張皓婷攝影
氣候災難之下,誰也逃不過,這是所有人都該好好認識也正視的挑戰。 圖/張皓婷攝影

延伸閱讀

>>從熱帶雨林到台灣森林-孫義方打造全台第一個「森林樣區」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乾旱、暴雨、火災…全球糧食生產告急 農業期貨大漲

乾旱、暴雨、火災…全球糧食生產告急 農業期貨大漲

驚見「龍」巢!新竹發現全台首個「亞洲水龍」巢卵 緊急拆除

驚見「龍」巢!新竹發現全台首個「亞洲水龍」巢卵 緊急拆除

Dcard「電車吃漢」翻車!闖香山濕地挖蛤蜊 違反保育法最高可罰50萬元

Dcard「電車吃漢」翻車!闖香山濕地挖蛤蜊 違反保育法最高可罰50萬元

抓!趁颱風天偷排油汙廢水 桃園黑心煉油廠最重恐罰300萬

抓!趁颱風天偷排油汙廢水 桃園黑心煉油廠最重恐罰300萬

最新文章

驚見「龍」巢!新竹發現全台首個「亞洲水龍」巢卵 緊急拆除

驚見「龍」巢!新竹發現全台首個「亞洲水龍」巢卵 緊急拆除

Dcard「電車吃漢」翻車!闖香山濕地挖蛤蜊 違反保育法最高可罰50萬元

Dcard「電車吃漢」翻車!闖香山濕地挖蛤蜊 違反保育法最高可罰50萬元

抓!趁颱風天偷排油汙廢水 桃園黑心煉油廠最重恐罰300萬

抓!趁颱風天偷排油汙廢水 桃園黑心煉油廠最重恐罰300萬

從鳥友到救援專家!臺灣鸚鵡保護協會 用愛救援浪鳥與病鳥

從鳥友到救援專家!臺灣鸚鵡保護協會 用愛救援浪鳥與病鳥

高灘處抓水牛還要移除外來植物?民代籲:回歸局處專業

高灘處抓水牛還要移除外來植物?民代籲:回歸局處專業

寵物最後一哩路怎麼走?水化處理是否可行?引發環保疑慮

寵物最後一哩路怎麼走?水化處理是否可行?引發環保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