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生中心首創無人機搭配AI辨識農耕地景 有望成綠色給付、碳權計算利器

農地示意圖。 圖片來源:freepik
農地示意圖。 圖片來源:freepik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無人機運用越來越廣泛,農委會特生中心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共同研發全球首創技術,透過無人機拍攝一年四季的農耕地影像,搭配人工智慧影像辨識技術,就能協助將農耕地景區分為水田、旱田及果樹等九類,去年還榮獲亞洲最大發明展「第18屆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銅牌獎。特生中心表示,未來這項技術不僅能幫助農業場域申請「綠色給付」,若要進一步發展碳匯,也可參與後續碳權計算的工作。

特生中心利用空拍機航拍產製慈心大自然莊園正射影像。 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
特生中心利用空拍機航拍產製慈心大自然莊園正射影像。 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

AI智能辨識農耕地景技術 靠無人機就能分類水、旱田

與27國、627件作品同台競爭,特生中心與雲科大以「無人飛行載具結合人工智慧應用於農耕地景辨識」為主題,獲得去年「第18屆韓國首爾國際發明獎」電腦科學類別銅牌。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陳榮宗表示,近年農委會推動農田生態研究計畫,希望藉由友善耕作,提供能讓野生動物安心的家。儘管友善耕作的農田周遭易吸引野生動物,但過去就算拍攝或調查到動物出沒,也難以量測農耕地上可供棲息的生態基地面積比例,更無法細緻區分不同地景。

於是,特生中心自2021年起,以慈心大自然莊園等農耕地為試驗對象,跨域結合無人機,展開為期兩年的農地生態地景建構研發工作。

這項透過AI智能辨識農耕地景的技術,可將空拍俯視照片搭配人工智慧,藉由神經網路學習,自動將農場上的地景分類成「生態區」、「生產區」、「生活區」及「其他」等四大區。其下又能細分成水田、旱田、混淆林、草生地、裸露地、建築物、水域、浮水植物及果樹等九類。

跨領域的研發過程極具挑戰,陳榮宗說,除了須整合電機及資訊工程專業,協助影像辨識與空拍機感測及操作外,還必須配合當地農友的耕種模式與季節變化。此外,團隊也會同時調查野生動物分佈,然而農田生態物種多元,以水田為例,調查時可能會同時發現魚類、蝦蟹類及浮水植物,就必須再納入多種生態專業領域的人才。

無人機搭配人工智慧VGG19+U NET模型協助辨識地景分類。 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
無人機搭配人工智慧VGG19+U NET模型協助辨識地景分類。 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

未來可協助農耕地申請綠色給付、計算碳權

特生中心指出,這項技術可用於具有多樣性的農耕地景辨識,成為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利器,同時提昇農地生態的加值效益。

陳榮宗進一步說明,只要透過此技術,就能即時分析農耕地。調查結果除了作為農業場域申請「綠色給付」所需的各項生態認證根據,未來農耕地若要進一步發展碳匯,也可提供後續碳權計算需要的各種地景、面積比例等數據。

陳榮宗也坦言,這項全球首創的技術仍在初期開發階段,因此空拍影像樣本仍有限,目前人工智慧辨識率約為55%。舉例來說,雖然水域及草地辨識率高,但農田周遭的混淆林與果樹則容易辨識錯誤。不過他也預期,未來隨樣本數增加,且持續改善預測模型後,勢必能顯著提高辨識率,待技術成熟也將進一步申請專利。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特生中心首創無人機搭配AI辨識農耕地景 有望成綠色給付、碳權計算利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動作、體溫、氣味都像真兔 美國家公園雇上百機器兔誘捕入侵種巨蟒

動作、體溫、氣味都像真兔 美國家公園雇上百機器兔誘捕入侵種巨蟒

澳洲袋熊疥癬死亡率高 保育團體巢穴設機關上藥

澳洲袋熊疥癬死亡率高 保育團體巢穴設機關上藥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