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的地域差距?台北蔬果吃最多、嘉義最少

國人蔬果攝取不足,與外食人口增加有關,外食多便當、碗麵,蔬菜少、熱量高,台灣勞工蔬果食用量達標者僅19%。 記者王騰毅/攝影
國人蔬果攝取不足,與外食人口增加有關,外食多便當、碗麵,蔬菜少、熱量高,台灣勞工蔬果食用量達標者僅19%。 記者王騰毅/攝影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台灣2015年,每百人中僅13人蔬果攝取量達營養標準,其中居住台北市者食用比率最高、嘉義最低。此外,半數民眾在「蛋豆魚肉」和「五穀雜糧」方面都超量攝取。

衛福部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但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健康促進統計年報,2015年台灣18歲以上民眾,每日攝取足夠蔬果人口僅13%,其中又以18至24歲的年齡層吃最少,每一百人中僅9人達標;中壯年55至64歲最健康,百人中18人達標。

分析全台各縣市,台北市吃三蔬二果的比率最高,近一成六,澎湖及嘉義縣待加強,僅約9%至10%。國健署今年將擴大推廣社區營養教育,率先從中高齡族開始。

針對六大類食物與營養攝取,國健署調查發現,台灣超過半數成人每日攝取蛋豆魚肉超量6份,49%超食五穀雜糧,39%超食油脂類。反之,有86%人口蔬果量攝取不足,堅果類91%,乳品攝取不足人口更高達99.8%。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國人蔬果攝取不足,與外食人口增加有關,據調查一周外食5天以上的人口,以午餐外食比率較高逾61%、早餐外食比率近55%。因外食多以便當或碗麵形式,導致攝取蔬菜分量少、熱量又高,造成工作人口蔬果食用量達標人口僅19%。

蔬菜、水果富含纖維素及植化素,其中植化素雖非一般認知營養素之一,但研究發現植化素能抗發炎、抗自由基,「就像人體的金鐘罩」。蔬菜、水果攝取不足,除維生素不均衡,也有許多研究發現,與致癌率正相關。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建議,民眾應打破深色蔬菜較營養的迷思,而是攝取各色蔬菜,包括紅黃綠黑白等,每天吃到各色蔬果就能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素。

作者文章

地層下陷拉警報!全球7600萬人陷危機 亞洲沿海城市成重災區

地層下陷拉警報!全球7600萬人陷危機 亞洲沿海城市成重災區

人臉辨識的潘朵拉盒子:隱私裸奔、普通生活照變肉搜工具

人臉辨識的潘朵拉盒子:隱私裸奔、普通生活照變肉搜工具

全球城市借鑑!大城市該怎麼緩解地層下陷?東京:關鍵在「根源治理」

全球城市借鑑!大城市該怎麼緩解地層下陷?東京:關鍵在「根源治理」

廢竹材還可以這樣用!製成「愛心登山杖」免費租借 輕巧安全、還可用數十年

廢竹材還可以這樣用!製成「愛心登山杖」免費租借 輕巧安全、還可用數十年

最新文章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