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好揮霍...75%能源變廢熱、生產一條牛仔褲的用水夠一個人喝7年
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選擇已經夠讓人摸不著頭緒了,偏偏人們還有無數個一樣費解的決定。
在人類所有的能源生產中,有將近四分之三變成廢熱;雖然這些廢熱沒有直接讓大氣增溫,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但這種浪費證明我們是以恣意揮霍的態度對待周遭世界。
全球廚餘量足以環繞地球7圈...每人每年平均丟74公斤食物
以英國為例,每年丟棄的食物將近1千萬公噸,價值近200億英鎊。食材從農田、牧場、雞舍進入垃圾桶的過程中,有播種、照料、收割、撿拾、餵養、放牧、屠宰與運輸,不是只送到販售地點,還要放到食品櫥櫃或冰箱,然後進了堆肥堆或垃圾桶,這些都需要能源。加起來就等於3600萬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而這些氣體是因為無效率才會產生。
把其他地方的數據加進來擴大來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氣候行動團體WRAP指出,全球在2019年有9億3100萬公噸的食物遭到浪費―足以載滿2300萬輛40公噸卡車,首尾相連能環繞地球7圈。
這些浪費掉的食物當中,將近三分之二發生在家庭環節,全球每年人均丟棄或未食用的食物為74公斤,而且中低收入國跟高收入國差距不大。據估計,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有8%至10%,跟這些沒有吃下肚的食物有關。人們未能有效掌握膳食預算與規劃,承受代價的是動植物、土地、大氣―以及你我彼此。
時尚產業貢獻全球1成溫室氣體!生產1條牛仔褲就消耗7年飲用水量
無獨有偶,流行產業整體據估計貢獻全球約10%的溫室氣體,比航空業與海運加起來還多。
有人認為,到了2050年,成衣產業將占全球碳預算的四分之一。成衣業所用去的能源與資源中有一大部分浪費掉了:據估計,光是在英國,消費者衣櫃裡沒穿過的衣服就價值將近500億美元。
這只是冰山一角: 全世界1年中每1天的每1小時的每分每秒,都有相當於能裝滿1臺垃圾車的紡織品棄置在掩埋場,這些衣物與布料不是主人不想要了,就是沒有人買。其中至少有3萬9千公噸最後傾倒在全世界最乾燥的地方―阿他加馬沙漠,在那裡耗費上百年才會生物降解―搞不好根本不會。
更有甚者,成衣製造過程極為耗水:光是製作一件棉質襯衫就需要2700公升的淡水―相當於1個人2年半的飲用量,而1件牛仔褲用水需7500公升,夠一個人喝7年了。2010年,全世界有四分之一人口受到缺水影響,歐盟有17%的面積與10%以上的人口已經苦於缺水。成衣業的耗水在這個脈絡之下,其影響不言可喻。
水情壓力迅速升高,用水需求預計在2020年代末將會超過供水量40%─這還沒有算進氣候變遷對供水的影響。基礎建設不佳意味著有些水是浪費掉的―據估計,從2020年3月開始的一整年裡,英格蘭與威爾斯每天有30億公升的水因漏水而流失,而歐洲據計同樣有20%至40%的可用水也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浪費了。
可口可樂堅持生產每年上億個寶特瓶 消費者的短期慾望恐加劇環境傷害
要說明生活方式選擇帶來的影響,還有一長串其他的例子。有研究探討巴塞隆納的飲用水習慣,顯示瓶裝水對環境的衝擊是自來水的3500倍,改喝自來水或過濾水則是好處多多,能減少資源與原物料的使用量。每年製造出來的寶特瓶約有5千億個,等於全世界男女老幼每人用60個以上。
根據幾年前的一項研究,全世界每秒賣出約兩萬個寶特瓶,其中回收不到一半,再製新瓶的比率更是僅有7%。可口可樂工廠據信1年生產超過1千億個一次性寶特瓶,一位高階主管表示可口可樂公司不會放棄一次性塑膠瓶, 畢竟消費者喜歡,「要是我們不配合消費者,還怎麼做生意。」
消費者的需求很可能都是短期欲望,而代價往往為人忽略或是隱而未顯。比方說,遊輪假期大受歡迎, 促使企業建造更多、更大的船隻,好載著顧客航向一生難忘的航程。
根據近年來的分析,2017年時, 全球最大遊輪業者―嘉年華集團(arnival Corporation)歐洲沿岸造成的有毒氧化物排放,是全歐洲2億6千萬輛汽車排放量加總的將近10倍―各種海洋與沿岸生物受到顯而易見的影響,危害人類健康的風險也愈來愈高,尤其是威尼斯、帕爾馬(alma)巴塞隆納等主要遊輪停靠港。還有太空旅遊業的暢旺, 不僅帶來臭氧層破洞的威脅,排放的黑灰更是航空業的500倍以上。
- 本文摘自:《地球之路:人類、氣候與文明的未竟故事》
- 出版社:聯經出版
- 出版日期: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