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小水力發電:發電潛力是核電2倍!設置容易但推行卻多阻力?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恆水創電在宜蘭安農溪打造全台第一座河川型小水力發電,兼顧生態環境,連一旁河道泛舟活動都不受影響。 圖/黃義書攝影
恆水創電在宜蘭安農溪打造全台第一座河川型小水力發電,兼顧生態環境,連一旁河道泛舟活動都不受影響。 圖/黃義書攝影

核能退場,小水力發電成了政府填補電力缺口的寄望,環顧國際小水力發電蓬勃發展,在台灣卻知易行難,除了生態衝擊等顧慮,河川流速快、泥砂量大是不利條件,缺乏因地制宜的國產化設備也是發展難題。

走在宜蘭縣三星鄉安農溪畔可見水流湍急,上游蘭陽水力發電廠發電後排下來的水流到萬富圳。恆水創電執行長鄒飛逯在此創設安農萬富微水力發電廠,利用上游電廠排出的尾水繼續發電。

鄒飛逯說,微水力電廠的裝置容量100瓩,年發75萬度電,相當170戶家庭的全年用電量;發電量雖然不多,但兩年前與台積電簽訂國內第一張小水力購電合約,增加綠電供應。

在雲林的農田灌溉渠道上,農田水利署利用圳路設置了2處「跌水工」作為小水力發電場,18號跌水工近6年來每年發電87萬度,15號跌水工近4年來年發電量約102萬度。

利用圳路或水利設施來發電

農水署雲林管理處長林富元說,利用圳路或既有水利設施設發電系統,不會消耗水量,讓每滴水發揮最大價值。

據統計,核一、二、三廠年發電量近515萬瓩,隨核三廠二號機今年5月中旬除役,台灣成為「非核家園」,也形同需填補515萬瓩的核電電力缺口。經濟部指已規畫近500萬瓩的大型燃氣機組,今年陸續加入供電。不過,外界強烈懷疑電力有短缺疑慮,且造成空汙。

成立小水力窗口卻沒有進度

增加再生能源成當務之急。經濟部盤點,國內小水力發電潛力達1100萬瓩,比核電缺口多出1倍。

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理事長洪正中說,17年前水利署規畫47處小水力發電潛力場址,但未推動,目前以農業用水為發展主力。去年小水盟拜會經濟部,當時稱行政院已通過小水力發電旗艦計畫,今年成立推動小水力統一窗口,協助產業發展,卻沒進度。水利署表示,先前評估場址加上台電開發的小水力發電,有17案已商轉、5案申設中,今年又新評估27案,能否開發涉及有無饋線、水量等條件,由業者先行評估。

場址難尋生態法規也待突破

小水力發電雖標榜1滴水可發多次電,設置容易,在台灣推行卻面臨多重阻力。洪正中說,國際上把小水力電力當成穩定電力,台灣小水力發電最大發電量能在河川,但水權申請程序繁瑣,生態法規待突破,造成場址難尋。

認識小水力發電。 圖/聯合報提供
認識小水力發電。 圖/聯合報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借鏡COP30「全球調適目標」:台灣需系統性整合氣候調適 不能只停在防災

借鏡COP30「全球調適目標」:台灣需系統性整合氣候調適 不能只停在防災

COP30落幕...近200國敲定8頁宣言 卻未提淘汰化石燃料

COP30落幕...近200國敲定8頁宣言 卻未提淘汰化石燃料

路跑賽事多!城市如何抓住慢跑經濟?專家:沒特色恐如夜市老街般

路跑賽事多!城市如何抓住慢跑經濟?專家:沒特色恐如夜市老街般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最新文章

要吃不到陽澄湖大閘蟹了?連年遇夏季極端高溫 品質與存活率皆大受影響

要吃不到陽澄湖大閘蟹了?連年遇夏季極端高溫 品質與存活率皆大受影響

中歐升溫特別快速?瑞士升溫幅度已達2.9度 幾乎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

中歐升溫特別快速?瑞士升溫幅度已達2.9度 幾乎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

巴西倡設雨林基金!已獲53國支持 募資總額超過55億美元

巴西倡設雨林基金!已獲53國支持 募資總額超過55億美元

全球升溫1.5°C已不可避免...聯合國:減碳目標「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全球升溫1.5°C已不可避免...聯合國:減碳目標「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人類好揮霍...75%能源變廢熱、生產一條牛仔褲的用水夠一個人喝7年

人類好揮霍...75%能源變廢熱、生產一條牛仔褲的用水夠一個人喝7年

氣候打亂草莓產季...苗栗大湖草莓季延至12月中、豐香品種也成絕響

氣候打亂草莓產季...苗栗大湖草莓季延至12月中、豐香品種也成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