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漲不停 氣候變遷讓巧克力產品更多「夾心」?

氣候行動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西非可可產區的高溫日數增加,衝擊象牙海岸、迦納、喀麥隆與奈及利亞的可可產量,也推高全球巧克力價格。為應對成本壓力,「縮水式通膨」成為行業趨勢,消費者未來將面對更貴、更小、成分改變的巧克力產品。

由Kit Kat和Aero攜手推出的「KitKat Chunky Aero Mint」風味巧克力,溶入了Aero經典的氣泡巧克力結構,營造獨特口感。 圖/jpellgen/Flickr(CC BY-NC-ND 2.0)
由Kit Kat和Aero攜手推出的「KitKat Chunky Aero Mint」風味巧克力,溶入了Aero經典的氣泡巧克力結構,營造獨特口感。 圖/jpellgen/Flickr(CC BY-NC-ND 2.0)

你是否注意到手中的巧克力越來越貴,甚至正悄悄縮小、吃起來口感不太一樣了?這或許不是錯覺,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巧克力產業面臨嚴峻挑戰。近兩年的可可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全球最大的可可生產國正經歷極端高溫、乾旱、病蟲害的衝擊,導致可可產量急劇下降。

閱讀更多:熱浪影響情人節!西非可可因高溫減產 巧克力價格將只開高不走低

熱浪來襲 可可種植環境惡化

根據非營利組織「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每年10月至3月是可可的主要收穫季節。但隨著全球暖化,2024年的可可產季,象牙海岸與迦納超過32°C的高溫日數,暴增了3週以上。

高溫不僅破壞可可的產量與品質,導致收成減少、衝擊西非的經濟,影響無數仰賴可可維生的農民。一旦產量下降,也會推高全球巧克力價格。

據《Grist》報導,全球有大約七成的可可來自西非,主要生產國為象牙海岸、迦納、喀麥隆與奈及利亞,其餘則多來自赤道附近、氣候類似的地區,如印尼和厄瓜多。

可可樹適合生長於高濕度、降雨充沛、土壤含氮量豐富,以及有天然防風林保護的雨林環境。當氣溫超過32°C、降雨模式改變,可可生長壓力也會增加。隨之而來的乾旱加劇、病害擴散(如莢果腐爛病)、土壤退化等問題,更讓可可農雪上加霜。

當氣溫超過32°C、降雨模式改變,可可生長壓力也會增加。 圖/falco/Pixabay
當氣溫超過32°C、降雨模式改變,可可生長壓力也會增加。 圖/falco/Pixabay

農民收入不增反減 加劇供應鏈危機

迦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可供應國,然而,授粉率下降、氣溫異常偏高,使迦納地區的可可減產,供給面臨挑戰、價格飆升。非營利組織「基督教援助會」(Christian Aid)報告指出,2023至2024年全球可可產量大約下降14%,去年可可價格更創下新高。

然而,農民並未因此獲益。迦納可可農艾莎-門薩(Emmanuel Essah-Mensah)表示,乾旱已導致他們損失了60%的可可樹,收入大幅減少。賴比瑞亞可可與咖啡農法蘭西斯(Josephine George Francis)則指出,農民反而因種植成本上升而賠錢,呼籲建立新模式,確保永續發展與農民福祉。

全球有大約七成的可可來自西非,主要生產國為象牙海岸、迦納、喀麥隆與奈及利亞。

可可價格飆升,企業如何應對?

面對原料價格飆升,全球知名巧克力品牌紛紛調整策略,試圖透過漲價、縮小產品尺寸、減少可可含量,甚至開發無可可的新產品等方式降低成本。

最常見的作法是漲價與減量。據《衛報》報導,2023年,擁有Twix及M&M等知名巧克力品牌的製造商瑪氏(Mars)證實,他們將旗下Galaxy條狀巧克力(台灣名為Dove德芙巧克力)的標準尺寸縮減了10%,但價格維持不變。瑪氏將此舉歸咎於日益增長的壓力,「這是為了避免讓巧克力迷感覺品質或口感大打折扣。」公司發言人聲稱。

這種策略又稱為「縮水式通膨」(Shrinkflation),即不調降售價,但縮小包裝規格,以應對原物料成本上升。

據《海峽時報》(The Strait Times)報導,雀巢(Nestlé)則推出「輕盈版」巧克力,比方Aero氣泡巧克力,就以內部的氣孔結構營造特殊口感,同時又能降低可可含量。

也有廠商決定調整配方,減少可可含量。和過去推出的經典口味相比, Kit Kat新口味「巧克力糖霜甜甜圈」(Chocolate Frosted Donut)僅有表層部分裹上巧克力,而非完整包覆,以降低可可與可可脂的使用量。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預測,美國目前市面上有超過40%的條裝巧克力,不管是焦糖、堅果或水果也好,都有替代內餡成分。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可可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巧克力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圖/Denny Müller/Unsplash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可可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巧克力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圖/Denny Müller/Unsplash

不少廠商著手尋找可可的替代品,例如棕櫚油。瑞典可可脂替代品製造公司AAK的數據顯示,隨著可可的價格飆升,越來越多企業考慮使用替代品,特別是價格不高的麥片棒與糕點內餡等。

轉向非巧克力產品也是品牌應對策略之一。好時在去年年初宣布,計畫將軟糖產能擴大50%,儘管Reese’s仍是他們最大的營收來源,但公司正在積極推展糖果類產品,以分散風險、減少受到可可市場波動的衝擊。

未來巧克力市場將如何變化?

巧克力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據《Robb Report》報導,可可在短期內價格仍將居高不下。摩根大通(JPMorgan)報告指出,2024至2025年全球可可市場的供應短缺雖然有所緩解,但仍有4萬噸的缺口,價格恐怕還會持續攀升。

未來發展仍取決於氣候變遷與企業應對策略,但可以確定的是,消費者手中的巧克力,可能會越來越小、越來越輕,甚至不再是真正的巧克力。

參考資料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內容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及環境資訊中心共同企劃。原文標題:〈可可漲不停 氣候變遷讓巧克力產品更多「夾心」?〉,文:謝明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9584.jpg

低碳生活部落格

「低碳生活部落格」是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企劃,致力推行環境保護、科技創新與教育推廣,以促進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基金會希冀提升全民的環保意識,引領節能標準與氣候調適策略,接軌國際減碳潮流,並藉由開放創新的方式培育人才,成為邁向永續發展的基石。

作者文章

「行人優先計畫 」步行空間加倍 漫步花都更愜意

「行人優先計畫 」步行空間加倍 漫步花都更愜意

白天太熱,改晚上捕魚就好了嗎? 高溫下的農漁困境與性別平等危機

白天太熱,改晚上捕魚就好了嗎? 高溫下的農漁困境與性別平等危機

低「碳」蛋白質的好選擇 漁業整體去碳化為何仍是問題?

低「碳」蛋白質的好選擇 漁業整體去碳化為何仍是問題?

榴槤、沙漠甲蟲、幽靈魚啟發靈感 仿生大自然的建築藍圖

榴槤、沙漠甲蟲、幽靈魚啟發靈感 仿生大自然的建築藍圖

最新文章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鐵道也會「熱到併軌」!日本JR鋼軌曾熱到變形、動用大冰塊「冰敷」降溫

鐵道也會「熱到併軌」!日本JR鋼軌曾熱到變形、動用大冰塊「冰敷」降溫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公園太熱不敢玩!未跟上極端高溫防治 專家:無遮陽設計應視為「不合格」

公園太熱不敢玩!未跟上極端高溫防治 專家:無遮陽設計應視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