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首份遷徙物種報告:五分之一有滅絕危險、最嚴重是魚類

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 能飛越十幾個國家,途中的國家都可能影響牠的生存。 圖/Rhododendrites(CC BY-SA 4.0)
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 能飛越十幾個國家,途中的國家都可能影響牠的生存。 圖/Rhododendrites(CC BY-SA 4.0)

陸地、海洋和天空,每年上億隻的動物為了食物、繁衍而遷徙。旅途危機重重,有時因棲地消失而必須飛更遠,有時被漁網纏繞或遭獵殺。聯合國12日發布第一份全面性的遷徙動物報告指出,近一半的遷徙動物正面臨族群量下降的危機。

保育遷徙動物無法靠單一國家,聯合國《遷徙物種保育公約》(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CMS)締約國大會12~17日在烏茲別克召開。這份重量級報告選在開幕時公佈,盼促成更積極的跨國合作與行動。

「只有飛行,沒有國界」草原鵰(Aquila nipalensis)一飛橫跨數國,遷徙物種的研究跟保育都不容易。 圖/Birds of Gilgit-Baltistan(CC BY-SA 2.0)
「只有飛行,沒有國界」草原鵰(Aquila nipalensis)一飛橫跨數國,遷徙物種的研究跟保育都不容易。 圖/Birds of Gilgit-Baltistan(CC BY-SA 2.0)

1/5遷徙動物陷滅絕危機

《遷徙物種保育公約》有133個締約國,約每3年召開一次締約國大會,共商合作事宜,以避免遷徙路線上各國的保育政策不同調。今年是第14屆會議,地點選在烏茲別克的絲路之城撒馬爾罕(Samarkand),這也是中亞國家第一次承辦全球環境公約的締約國大會。

CMS保育名錄涵蓋1189個物種。首份的《全球遷徙物種現況》(State of the World's Migratory Species)指出,近半(44%)遷徙物種的族群量正在下降,超過1/5(22%)處在滅絕危機。最嚴重的是魚類,名錄上97%的魚類都面臨滅絕威脅。

根據報告,遷徙物種族群量下降的主因是過度開發與棲地喪失,如狩獵、捕撈、森林砍伐等。加強保育遷徙線上的繁殖地、覓食和休息地點非常關鍵,但報告發現,過半(51%)的「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Key Biodiversity Areas)都沒列入保護區。

這份全面性的報告也涵蓋了不在名錄上的生物。報告指出,還有近400種受脅或接近受脅的遷徙物種不在名錄中。

大部分的消息都不樂觀,但報告也分享了成功案例。例如,區域合作讓賽普勒斯的非法架網捕鳥少了91%;哈薩克也將賽加羚羊(Saiga Antelope,又稱高鼻羚羊)從滅絕邊緣拉了回來。大翅鯨等14種保育名錄上的物種也有改善。

出生不久的小革龜(Leatherback sea turtle)。革龜潛水能力與游泳能力都很強,最深可潛水1280公尺,憋氣86分鐘,有些族群會橫跨整個太平洋。 圖/jimmyweee(CC BY 2.0)
出生不久的小革龜(Leatherback sea turtle)。革龜潛水能力與游泳能力都很強,最深可潛水1280公尺,憋氣86分鐘,有些族群會橫跨整個太平洋。 圖/jimmyweee(CC BY 2.0)

自然界的跨境旅行家

遷徙動物在各國遷徙,雖是過客,卻影響全球與地區生態系的平衡。《CNN》報導,蝙蝠稱不上美麗,但牠們能為500多種開花植物授粉。蝙蝠還能散播種子,有助森林健康;吃掉很多昆蟲,有助控制數量。

報告的主要作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保育監測中心(UNEP-WCMC)物種計畫主持人麥爾許(Kelly Malsch)表示,物種的遷徙讓保育行動更加困難。他舉例,帝王蝶(學名:Danaus plexippus)能飛越數千英里、橫跨十幾個國家。

《遷徙物種保育公約》於1979年生效,跨國合作超過40年,報告卻敲響了警鐘。公約的聯合國執行秘書弗蘭克爾(Amy Fraenkel)告訴《BBC》,這凸顯了執法不嚴、非法殺戮等問題。

報告建議全球加強合作,減少非法與過量的獵捕或捕撈、保育更多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緊急保育瀕臨滅絕的物種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執行長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遷徙動物是環境變遷的指標,國際社會應將科學報告化為具體保育行動。

聯合國第14屆遷徙物種大會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CMS COP14)。 圖/聯合國環境署(CC BY-NC-SA 2.0)
聯合國第14屆遷徙物種大會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CMS COP14)。 圖/聯合國環境署(CC BY-NC-SA 2.0)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聯合國首份遷徙物種報告:五分之一有滅絕危險、最嚴重是魚類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農業部擬用林地設「衛星收容所」 ?動團批:毀林、生態保育倒行逆施

農業部擬用林地設「衛星收容所」 ?動團批:毀林、生態保育倒行逆施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台北市拚「氫能示範城市」!動物園計畫改用氫能混合遊園車 徵求民間廠商合作

台北市拚「氫能示範城市」!動物園計畫改用氫能混合遊園車 徵求民間廠商合作

最新文章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鐵道也會「熱到併軌」!日本JR鋼軌曾熱到變形、動用大冰塊「冰敷」降溫

鐵道也會「熱到併軌」!日本JR鋼軌曾熱到變形、動用大冰塊「冰敷」降溫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公園太熱不敢玩!未跟上極端高溫防治 專家:無遮陽設計應視為「不合格」

公園太熱不敢玩!未跟上極端高溫防治 專家:無遮陽設計應視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