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高風險族群 從心理支持到社福陪伴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在「守護高齡」主題座談中,左起聯合報總編輯王茂臻、兆豐金控暨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揚名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社會服務處處長施淑莉共同與談。 圖/倡議家
在「守護高齡」主題座談中,左起聯合報總編輯王茂臻、兆豐金控暨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揚名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社會服務處處長施淑莉共同與談。 圖/倡議家

防詐真正的難題往往藏在民間現場。高齡者可能因孤獨、恐懼與信任而陷入陷阱,無家者的脆弱處境讓他們既可能成為受害者,也可能淪為幫助犯,貧困與孤立讓他們更難從惡性循環中脫身。在「守護高風險族群:別讓詐騙加深困境」論壇中,聯合報系邀約了心理學者與社福機構,這些聲音共同提醒在座產官領袖:防詐是一場長期陪伴與社區連結的工作,唯有補上脆弱處境中的斷點,才能真正守護需要幫助的人。

逆風劇團團長成瑋盛透過影音,提出青銀共創劇場的防詐行動方案。 圖/倡議家
逆風劇團團長成瑋盛透過影音,提出青銀共創劇場的防詐行動方案。 圖/倡議家

逆風劇團青銀共創」 讓高齡者與青少年攜手反詐

在論壇開幕式上,逆風劇團團長成瑋盛分享一段影音,呈現別具意義的「青銀共創」反詐劇場。劇團自2015年成立以來,致力於陪伴青少年與銀髮族,這一次將高齡長者加入打詐行列,透過戲劇的形式,讓長輩站上舞台,成為推廣防詐意識的重要力量。

成瑋盛指出,許多長輩過去曾是受害者,但在劇場中找回自信,從害羞到勇於表達,甚至成為脫口秀演員,用同儕影響力勸阻更多高齡者不上當。例如,有兩位九旬長者在年輕人陪伴下,忘記了年齡的限制,以充滿活力的姿態投入演出,展現活到老、投入到老的新樣貌。

近兩年,逆風劇團以詐騙作為核心主題,因應長輩受害與青少年誤入詐團歧途的雙重社會問題。除了銀髮演員,劇團也邀請警察、青少年共同參演。今年8月29、30日,結合了三重與萬華的長者舉辦「青銀反詐藝術節」,透過戲劇、遊戲與互動,打造世代連結的防詐陣線。

逆風劇團相信,當青少年不再被詐團利用、長者勇敢分享經驗,社區將形成強大的支持網絡。成瑋盛強調,青銀共創讓青少年在過程中培養自信與利他精神,也讓長者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共同為社會在詐騙猖獗的世代一起找到解方。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揚名以「高齡者就容易被詐騙嗎?該怎麼預防?」為題進行演講 。 圖/余承翰攝影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揚名以「高齡者就容易被詐騙嗎?該怎麼預防?」為題進行演講 。 圖/余承翰攝影

長輩若被騙了「先把關心放在前面」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揚名分享,從心理學來看,買多賺多,買大送小,類似貪小便宜的心態,往往是被騙的原因之一;還有一種是情感導向,例如異國戀情、戰地醫生這種話術也經常因此得逞。

從數據顯示,六十歲以上被詐騙人數增加,令人憂心,此外,很多老人即使被詐騙也不願意報案,成為受詐的「黑戶」。

黃揚名說明,高齡者之所以受騙上當,通常有三大主因包括:第一是獨居、沒有人噓寒問暖,因此當被關心時,就很容易卸下心防;第二種,因為陌生,被威脅恐嚇時,就很容易照著詐團的指示;第三種,因想省事而過度信賴假冒的「親人」或「老實人」。

黃揚名提醒,對長輩要把關心放在前面,少指責,「倘若真的長輩被詐騙了,千萬不要用指責的方式,否則會讓他更退縮,也千萬不要直接攤牌,會面子掛不住。寧可找長輩朋友,或其他權威的長輩去溝通,重點是要保留長輩的自尊。」

黃揚名強調,若長輩不幸被騙,第一時間就要報案,不要妄想自己可以扳倒詐團,也不要過度苛責自己,因為真正的壞人是詐騙者。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社會服務處處長施淑莉以「如何與服務長者溝通防詐意識?」為題進行演講 。 圖/余承翰攝影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社會服務處處長施淑莉以「如何與服務長者溝通防詐意識?」為題進行演講 。 圖/余承翰攝影

防詐如同健康保健 讓長輩主動提升

弘道基金會發現,長者在健康退化、孤寂與經濟不安下,容易成為詐團鎖定對象,尤其77至94歲的「沈默世代」常因隱忍不願求助而陷入危機。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社會服務處長施淑莉說明,讓長輩的防詐意識變得跟健康意識一樣重要,有助於讓長輩更自主去作準備,可透過陪伴觀察、日常互動及學習活動,多管齊下協助長輩自我防護。目前弘道基金會已有上千位志工投入,陪伴超過萬名長者。

施淑莉說,為讓觀念更易吸收,基金會將防詐口訣融入日常活動,例如在五行健康操中加入防詐提醒,以身體記憶取代口號,並製作影片於網路平台分享。另設計結合健康主題的桌遊,讓長者在遊戲中習得知識;今年更發展「防詐劇本殺」,以沉浸式推理讓長者辨識話術、破解詐騙。

基金會觀察,獨居長者雖不願與鄰里互動,但多半仍渴望學習,若能透過課程或遊戲引導,就能建立外界連結並在需要時求助。然而弱勢長者常僅持功能簡單的手機,甚至為省電拔掉電話線,使現有資源難以觸及。因此社福體系必須持續進化,以更貼近長者生活的方式取得信任,才能有效守護他們。

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何嘉祥以「政府與民間如何共同協作防堵,守護脆弱族群荷包?」為題一同進行座談。 圖/余承翰攝影
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何嘉祥以「政府與民間如何共同協作防堵,守護脆弱族群荷包?」為題一同進行座談。 圖/余承翰攝影

無家者陷詐騙循環 貧困更添脆弱

無家者因脆弱處境,常同時成為詐騙的被害人與幫助犯,反覆陷入惡性循環。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何嘉祥說明,無家者成為幫助犯最常見的是出借帳戶或門號;成為被害人則是因網路遊戲投資、假冒紓困補助、LINE親友借錢等情境受騙。有人因出借帳戶入獄,出獄後再因假紓困遭詐。

統計顯示,無家者平均年齡52歲,多為國中以下學歷,月收僅約八千元。貧窮與心智功能障礙,易使他們更難辨識詐騙,加上酒精或藥物依賴也會影響。

何嘉祥說,很多無家者短期打工仰賴通訊軟體,也有娛樂休閒、社交網絡等需求而使用智慧型手機,但卻不一定懂怎麼用,更需要進一步引導,避免他們被騙。無家者一旦被騙,幾乎沒錢,若又涉詐被通報警示帳戶,往後很難找要用到帳戶的工作。

但為何更多反詐宣傳沒有用?因為從接觸訊息轉化成「我被詐騙了」仍有距離。無家者很多獨居,可能需要他人幫忙判斷,所以促進社區交流,有人際互動支持網絡,對防詐非常重要。如果有穩定經濟生活,詐騙會少一點,否則就是詐騙集團的預備軍及棄子。

在「守護弱勢」主題座談中,左起聯合報總編輯王茂臻、警政署署長張榮興、國泰世華銀行洗錢防制部暨反詐騙小組組長林純良協理與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何嘉祥共同與談。 圖/倡議家
在「守護弱勢」主題座談中,左起聯合報總編輯王茂臻、警政署署長張榮興、國泰世華銀行洗錢防制部暨反詐騙小組組長林純良協理與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何嘉祥共同與談。 圖/倡議家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玉山大淨山首週好驚人!清出38公斤垃圾 發臭雞胸肉、鐵條都有

玉山大淨山首週好驚人!清出38公斤垃圾 發臭雞胸肉、鐵條都有

遺世秘境現身!曾文水庫滿水位才看得到的「飛鷹峽谷」瀑布

遺世秘境現身!曾文水庫滿水位才看得到的「飛鷹峽谷」瀑布

新加坡看上核能了?為擺脫燃氣發電 政府展開小型反應爐SMR可行性研究

新加坡看上核能了?為擺脫燃氣發電 政府展開小型反應爐SMR可行性研究

最新文章

守護高風險族群 金融電信攜手阻詐

守護高風險族群 金融電信攜手阻詐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聯合報防詐論壇 教長輩拆「詐」彈

聯合報防詐論壇 教長輩拆「詐」彈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