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生是大腸癌最高風險族群?飲食西化是元兇!

良好健康與福祉

嗜吃富含脂肪的紅肉、燒烤、油炸物等食物,易增加大腸癌罹病機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嗜吃富含脂肪的紅肉、燒烤、油炸物等食物,易增加大腸癌罹病機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公衛學院研究發現,台灣結腸直腸癌發生率世代效應顯著,1980年代出生的「7年級生」罹癌風險最高。學者分析,與台灣飲食西化程度於1980年代達到頂點有關,1980年代後風險雖趨緩,但依國際經驗仍可能止跌反彈,籲政府下修篩檢年齡至45歲。

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李文宗17日發表「台灣結直腸癌發生率的長期趨勢:篩檢和世代效應的交互作用」,因大腸癌的罹病因子中,高齡是風險之一,公衛模組排除年齡對大腸癌的影響,單純以世代分析罹癌風險。

女性風險已降 男性仍升

研究發現,台灣結腸直腸癌發生率從1920年代開始攀升,1980年代達到罹癌最高點,後續罹癌風險雖然上升,但上升趨勢趨緩,且以性別分析,女性在1980年代之後罹癌風險下降,男性仍上升。

李文宗分析,1980年代出生的世代即7年級生,罹大腸癌的風險最高,與台灣在1980年代飲食西化達到高峰有關,該年代飲食帶來的致癌風險與西方一致,也是風險最大的年代,1980年代之後出生的族群,罹癌風險雖然趨緩,但仍具風險。

主因是從西方國家同樣是世代罹癌風險模組分析發現,1960年代之前出生的世代,結腸直腸癌的罹癌風險呈持平或下降趨勢,但1960年代後罹癌風險卻急遽上升,具體原因雖不明,但已成為新公衛議題。

罹癌風險 提防止跌反彈

李文宗說,目前台灣追蹤到1990年出生世代,尚未發生罹癌風險上升趨勢,但仍須憂心罹癌風險隨時會止跌反彈。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說,影響結腸直腸癌罹癌風險的因素,包括人類腸道菌、畜牧業肉品等,不同世代接觸的環境不同,可能是造成罹癌風險不同的原因,依研究結果,現在40多歲民眾是罹癌最高風險群,此年齡民眾是家庭收入支柱,從社會、家庭層面來看,影響甚鉅。

李文宗說,台灣結腸直腸癌發生率於政府2010年擴大大腸癌篩檢年齡後,發生率從高點下降,顯示篩檢發揮效益。

研究團隊以模型推估,若台灣在2025年將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至2035年,可減1806人罹患結腸直腸癌;若至2030年才下修篩檢年齡,至2035年僅能減少429人罹癌,籲政府盡速擴大篩檢年齡。

大腸癌關鍵數字。 圖/元氣中心製表
大腸癌關鍵數字。 圖/元氣中心製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2024年度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完畢...總量約5萬4600公噸

2024年度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完畢...總量約5萬4600公噸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最新文章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

死無葬身之地?台灣正在走向「多死社會」 殯葬設施不足該怎麼辦?

死無葬身之地?台灣正在走向「多死社會」 殯葬設施不足該怎麼辦?

雇用中高齡打工者有障礙?80%的雇主仍傾向年齡相仿的工讀生

雇用中高齡打工者有障礙?80%的雇主仍傾向年齡相仿的工讀生

全台醫院個別總額將上路!門診限號讓就醫、手術更難了

全台醫院個別總額將上路!門診限號讓就醫、手術更難了

一圖看健保危機/健保30年走到深水區!超高齡、少子化會不會拖垮未來?

一圖看健保危機/健保30年走到深水區!超高齡、少子化會不會拖垮未來?

年增11.8%!台北市列冊獨居老人近萬人 萬華區最多、大安區最少

年增11.8%!台北市列冊獨居老人近萬人 萬華區最多、大安區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