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等於要減少勞動?撥開刻板印象背後對死亡的恐懼
年齡不是問題,身體狀態才是關鍵
高齡者的勞動狀況,不能截然區分為「作穡人(編註:農夫,引申為持續勞動的人)」與「閒人」二種。大體趨勢上,我們看見的是隨著年齡漸長,高齡者負擔的勞動會逐漸降低強度、減縮空間範圍,但勞動與否並非與實際年齡掛鉤。「年齡」議題是公牛前的那塊紅布,吸引了所有關注。事實上,真正與勞動相關的是這些高齡者的身體條件,而身體條件可負擔什麼樣的勞動內容,又與其病痛經驗直接相關。
病痛經驗的主觀感受在日常生活是一道伏流,並未彰顯於眾人面前,卻時時刻刻與之共存。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幽微情緒,無可奈何地創造了孤獨。而與病痛相處,又需要高齡者細微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體察,慢慢調整,難以為外人道也。
形形色色的病痛,是沉默而難以傳遞的身體經驗,「好」有多好、能做什麼;「不好」是不好在哪裡,又必須小心哪些動作,不是進醫院一趟、拿到一張詳細說明書這樣簡單。
明昌開始洗腎之後,身體經常感到疲累、虛弱,惹來子女擔心。兩人的子女如同大多數台西村人,早早外出發展,見到父親身體健康狀況如此,他們幾乎照餐輪流打電話。秤仔雖然自認身體還算健旺,卻也受到連同的擔憂。一次女兒聽她剛去菜園巡回來,便斥:「是有人提刀仔逼你愛去毋?莫閣作穡矣啦。(是有人架著刀逼你去嗎?不要再種了啦。)」幾次拉鋸無果,秤仔電話裡便小心避開這話題。
老了等於病了?拆解高齡的「疾病隱喻」迷思
高齡者與身體病痛之間的牽連,又使得旁人在面對高齡者時容易因其「老年」的特徵而將他們視為「患病者」──在許多直觀的聯想中,老年意味著多病多痛、在家庭與社會中的責任需要減免。
這一種年齡歧視隱而不顯地在日常的互動與態度中作用著,而「老化」標籤成為了一種社會病理學的隱喻,老者成了社會上的他者,是特異的、跟我群不一樣的存在。他們背負著社會期待的特定樣貌,若不符合,即使一名老者身體健康良好、積極努力參與生產性的勞動,仍可能成為某種社會偏差(social deviance):一提及高齡,首先聯想到的總是與疾病有關,老年人因而時常被自動歸類於「健康狀況不佳」的偏差範圍裡,他們必須努力以各種方式「顧好身體」,以強調自己仍是社會上的「健康正常人」。許多人心中甚至下意識認為,人只要來到老年階段,就要減少勞動,最好什麼都不要做,維持健康就好。
撥開年齡迷霧,看見長者的積極生活
對老年的這種刻板心理是否隱含著恐懼?著名女性主義者西蒙・波娃曾說過,與生命形成對比的是老年,而不是死亡。老年暗示了一切高潮迭起已然結束,生命中再無波瀾。當人們害怕老人勞動,其實怕的是那會使人更接近死亡。於是人們寧願接受「雖然活著卻靜滯不動」的老年生活,那似乎是一種更保守的選擇。
但事實上,許多高齡者以勞動生活作為重心,將勞動視作活絡筋骨的調劑,這在生理上、心理上都為他們帶來安定感與一定程度的自我認同。青壯年因為與高齡者的病痛經驗有所隔閡,他們所設想的狀況往往不太貼近高齡者主體所經驗的「身體感受」,因而很難看見他們在病痛之餘,透過積極生活、在疾病狀態允許範圍內,持續鍛造生命而賦予自身意義。
- 本文摘自:《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 出版社:游擊文化
- 出版日期:2024 年 01 月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