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加百萬助學金 助弱勢童一臂之力
「多數經濟弱勢家庭只求有吃就好」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說。營養均衡是孩子成長基本需求,但對物資缺乏的孩子來說卻是奢望,除了捐助物資幫助他們,第一線社工認為,教孩子認識好食物及好好吃飯,對孩子們往後人生幫助也很大,還有企業從教育著手,捐出兩百萬助學金紓解他們學習上的困頓,打造更好未來。
教育及時雨 百萬助學金一千學童受惠
家扶基金會調查顯示,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近六成無法負擔學費,大約有五成無法負擔補習費。教育資源輸給一般家庭孩子,將讓經濟弱勢兒童人生更難翻轉。
有鑑於此,開元食品積極在教育上拉孩子們一把,今年四月起號召2500家餐飲同業共同關注弱勢兒童教育問題,並捐助200萬給家扶基金會,做為小朋友學習用品、課後輔導等教育資源的補助。家扶基金會表示,將有超過一千位學童受惠。
不是吃飽就好 食物教育替弱勢童健康打底
而影響孩子學習成效的不只教育資源,還有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家扶基金會台北區社工督導馬綺蓮觀察,當社工們實際帶著孩子逛超市時,發現「飲料」、「冰棒」、「冰淇淋」竟然是他們最常買的食物,「我們跟孩子說這不是正餐時,他們馬上就回答說『會飽啊』。」
孩子們的直覺回答反映出原生家庭的經濟困境。根據家扶《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弱勢兒少十年生活趨勢調查報告》顯示,弱勢兒少「營養不均」日趨明顯,弱勢兒少沒有吃早餐習慣,為了省錢不吃午餐的比例也比10年前高。家扶扶助的家庭中,69.9%每月工作收入未滿2.5萬元。
何素秋表示,這些家庭裡很多父母為了賺錢養家經常花很多時間工作,多數沒時間煮飯,就給錢讓孩子買外食,但在沒有大人盯的狀況下,有些小朋友就會不吃飯拿去買零食,或是偷偷把零用錢省下來買喜歡的東西。
當三餐不定時又營養不均變成常態,結果就是經濟弱勢孩子容易長不高、體重過輕或過重。何素秋說,有些孩子因此變得對自己外觀沒有信心,甚至成了被霸凌目標,連帶影響他們學習意願及專注能力。
發揮「美食推手」專業精神 當孩子營養守護者
為拉孩子一把,企業與社福單位都伸出援手幫忙。像以食品起家的開元食品,就長期關心經濟弱勢孩子營養問題。開元食品表示,他們自許是「美食推手」,對食品合作夥伴提出的專業需求,開元都會盡力達到,而公司也將這樣的精神延伸到公益,不斷思考從食品專業出發,能為社會做出什麼貢獻。
於是開元從2009年起,開始捐助鮮奶到偏鄉小學,已捐助超過28萬瓶,區域遍布全台500所偏鄉小學、超過10,000位學童受惠,並與家扶基金會等機構合作,捐助義大利麵等物資給經濟困境家庭,為孩子們補充營養,有體力專心學習。
從怎麼吃教起 家扶助弱勢兒走出不同人生
社福單位這一端,社工們注重的是教育孩子們對食物正確認識。以家扶基金會為例,他們在台北南港據點開辦「料理班」,不僅直接帶他們上市場認識食材,還讓孩子們進廚房,教他們安全使用瓦斯爐,並實際帶他們做電鍋料理。這就像搭起一道「防護網」,幫孩子脫離不良飲食習慣,為健康打底,才有力氣為自己未來拚出一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