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緒勒索到關係黑洞 討愛的父母如何自救?

《關係黑洞》。圖/商周提供
《關係黑洞》。圖/商周提供

由諮商心理師周慕姿寫下的《情緒勒索》去年暴紅,奪下誠品年度暢銷書之冠,今年她新推出《關係黑洞》,進一步教讀者如何辨識自己是否有這類問題,又該如何讓珍惜的關係走向盡頭,號稱是首本全面探討「安全感」的關係修復指南。

全書從愛情、親情與自我檢視三部分入手,強調任何關係的缺口,都可以在一開始察覺時就努力修復,但在解開心結外,最重要的就是修復自我,「只有當自我的狀態調整到最好,與他人的互動才有可能達到最美好的狀態。」

書中以生活化的案例,解說愛情、親情中為何會有不安全感,指引讀者如何從過去負面經驗中解放自己,並針對關係雙方分別給建議。書中最具啟發性的,就是凸顯出父母對孩子的討愛行為,並列出「無法信任孩子」等7大討愛父母徵兆,直指這也是缺乏安全感使然,同時也引導討愛父母與受傷孩子如何自救。

書中舉例,阿崴很討厭回家,最討厭的就是過年。過年代表的是:必須待在家裡跟爸媽大眼瞪小眼,而自己長期住外面,作息、生活習慣都與爸媽大不相同,長時間的年假,使得這些「不同」浮上檯面,增加自己與父母的摩擦。

再加上,回到「父母的家」,讓阿崴感覺,已經30歲的自己,好像又變回小孩,回到那個得唯父母命是從的年紀:事事要照父母的規定走;父母要靠許多詢問確認「你現在過得好/不好」,而過得好與否的標準,是父母訂定的。他討厭極了父母的碎碎念,於是,回家就讓自己待在房間裡,能不跟父母互動就不跟父母互動,以免讓他們有機會念自己。

書中說,阿崴的爸媽,對於兒子的態度,不是沒感覺的。面對很久沒見的兒子,總覺得有些陌生,想要增進點感情,總忍不住多問了些問題;但是看到他冷漠的回應,明明覺得很傷心,卻變成用指責的口氣,指責他的生活「沒有規矩」:晚睡、吃東西不正常、懶散……。而且,兒子已經30了,人家常說「30而立」,應該早點成家結婚,自己在這個年紀,都已經有孩子、生下阿崴了。但每次跟兒子提到結婚,或是想介紹對象給他相親,他都氣得跳腳,或是說爸媽很煩。

阿崴的爸媽,心裡有些手足無措:「小時候我要求他做什麼,他只要按照我的方式做就好;所以我只要一個命令,他就一個動作。可是現在我說的話,他只覺得煩,或是生氣,難道爸媽對他只是負擔?是拖累? 他根本不在乎我們? 」

於是又一次的衝突中,阿崴爸媽指著阿崴的鼻子罵:「你怎麼這麼不孝? 這樣忤逆爸媽? 」阿崴覺得自己受不了了,爸媽根本只會指責自己,不想了解他心裡的感受,於是衝出家門……

書中解釋,當父母對於自己不夠有自信,便認為自己必須要證明自己對孩子是「有用」的, 以此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而, 當孩子長大, 再也不像以前這麼遵從、相信父母時,父母可能感覺自己「失去對孩子的掌控」,而有些父母,可能就如阿崴的父母一般,覺得很不安,甚至可能會覺得,自己將被孩子拋下。

書中說,他們可能因此而更「講究」對孩子的要求、規定、訓話……,在這些不停的「教導」下,原本有強烈不安全感的父母,可能因為獲得掌控感而覺得安全,但這種方法,卻傷害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讓孩子「無法好好地長大」。

這些狀況,正是缺乏安全感的父母們,最容易與孩子互動的形式。

像琵恩或阿崴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如琵恩一般,這些孩子可能從小就被父母訓練:必須忽略自己的需求,來滿足父母想要被愛、被照顧的需要。這種「沒有自己,以父母的需求為需求」的習慣,使得這些孩子即使已經長大成人,仍然必須回應如孩子般的父母,他們需要孩子做出各種行為來證明自己的愛、證明父母正在被愛,證明孩子並不會丟下他們。

書中表示,也許有些孩子如阿崴一般,即使已經長大,父母仍無法尊重其生活習慣與方式,而以對待小孩的方式對待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對於孩子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生活模式深惡痛絕,認為自己一定要「糾正」孩子「不良」的習慣,或是對孩子的選擇沒信心,總是質疑、否定孩子的選擇。

作者文章

梅雨季的花中精靈!千變萬化的繡球花是日本風土孕育的驕傲

梅雨季的花中精靈!千變萬化的繡球花是日本風土孕育的驕傲

台鐵車票9月起揭露碳排!3車種率先上路 鼓勵民眾低碳旅遊

台鐵車票9月起揭露碳排!3車種率先上路 鼓勵民眾低碳旅遊

1滴水發10次電?台東關山圳階梯式微型水力發電創舉 成地方能源轉型範例

1滴水發10次電?台東關山圳階梯式微型水力發電創舉 成地方能源轉型範例

城市裡的綠海綿?不比貨櫃大的「微森林」 卻能隔絕酷暑、噪音與魚腥味

城市裡的綠海綿?不比貨櫃大的「微森林」 卻能隔絕酷暑、噪音與魚腥味

最新文章

戰爭如何惡化饑荒?以哈戰爭近2年 加薩走廊最壞情境正在發生

戰爭如何惡化饑荒?以哈戰爭近2年 加薩走廊最壞情境正在發生

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是身障...他們不只行動不便 還被社會擋住了路

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是身障...他們不只行動不便 還被社會擋住了路

一開放就秒殺!免費心理諮商補助使用率高 盼放寬資格、擴大支持移工

一開放就秒殺!免費心理諮商補助使用率高 盼放寬資格、擴大支持移工

斷指自救還沒有補償!CNN揭外籍漁工在台受虐 漁業人權問題引發國際檢視

斷指自救還沒有補償!CNN揭外籍漁工在台受虐 漁業人權問題引發國際檢視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