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疫情共存之下的偏鄉:在地「人脈」 集力翻轉數位教育下的巨大落差

疫情爆發以來,課輔媽媽也學習起數位工具,用多元方式與孩子分享知識。
 圖/博幼提供
疫情爆發以來,課輔媽媽也學習起數位工具,用多元方式與孩子分享知識。 圖/博幼提供

疫情蔓延之下,遠距教學成了台灣教育的新日常,拓展了數位融入教育的想像。然而,遭疫情衝擊下的偏鄉,在教育現場的數位應用,卻又是另一番風景。

「學生會用手機,但是不會用電腦,很多人連Word都不太會用」博幼基金會執行長陳良枝回想偏鄉的實況。由於偏鄉孩子有的數位工具多是手機,但電腦才能有比較好的學習體驗,這對缺乏電腦使用經驗的家庭來說就是個挑戰。

博幼深耕偏鄉教育服務二十年,在疫情爆發之時就看見了資源缺口,於是首要任務就是提供孩子充足的平板、電腦,完備學習的基礎工具。

偏鄉學區的網路斷斷續續,孩子常要到外頭收訊,才能穩定學習。 圖/博幼提供
偏鄉學區的網路斷斷續續,孩子常要到外頭收訊,才能穩定學習。 圖/博幼提供

不能斷掉連結的使命感

雖然有了硬體設備,但孩子若缺乏引導與支持,無法順利地在線上接受教育,比起在學校更容易有中輟、中離的情況。

像博幼課輔關注到弱勢學生「線上中輟」的問題,竹東課輔中心督導林巧婷說「原本以為線上學習容易斷掉與孩子的連結,但對於課輔團隊來說,卻多了不能放手的使命感。」

疫情改為線上學習之後,少了實體接觸的近身提醒,為了讓孩子能夠順利穩定學習,將線上班級人數減為3至4人,並要求每個孩子要開麥克風、攝影鏡頭,只要有孩子沒上線,課輔團隊一定立即關心,用各種方式聯繫上孩子和家長,確保線上學習一個都不能少,而且是有效學習。

博幼紮實的在地人際網絡,在線上學習時就發揮了很大的功能,學生若有任何問題,駐點在部落的課輔工作人員或住家鄰近的課輔老師,隨時都可以去支援,落實學習不中斷。

博幼「人脈」及時撐起偏鄉的保護網

陳良枝說「人脈」是博幼的在地優勢,因為課輔團隊組成多元,包含在地培育的部落課輔老師、因疫情回鄉的博幼畢業生,這些最熟悉地方的人際網絡,織成了一張緊密的保護網,承接許多搖搖欲墜的孩子。

「在部落,一人確診就幾乎等於全家確診」博幼基金會執行長陳良枝語重心長地描述。許多偏鄉部落的家庭,居家隔離無法落實一人一室、怕確診後頓失唯一收入而隱匿實情,都加乘了衝擊的力道,不但打擊一家子的生計,也重挫孩子的教育學習。

疫情升溫時,即時為陷入困頓的家庭提供食物箱,當生活穩定了,孩子學習才能發揮成效。 圖/博幼提供
疫情升溫時,即時為陷入困頓的家庭提供食物箱,當生活穩定了,孩子學習才能發揮成效。 圖/博幼提供

博幼竹東服務的五峰學區部落,曾有一家12口,幾乎半數同時確診,全家居隔,獨擔一家生計的爸爸也無法外出工作。團隊除了引導他們在無足夠隔離空間下,如何做好消毒防疫措施外,也載送物資過去,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林巧婷感性回憶道,當夥伴於門口卸下物資、準備離去時,卻見一群孩子衝出家門,圍著車敲打玻璃,喊著:「老師!老師!阿婆說,我們一定要跟你說謝謝!」

宜蘭課輔中心督導詹珮菱也分享人脈發揮的關鍵作用。博幼的課輔老師本身就是生活在部落的媽媽,最能直接觸及各個學生和家庭,從辨識學生學習、家庭是否有異狀,到知道學生家裡冰箱物資的多寡,快速掌握許多大小需求,立即補足學校短缺的關懷人力。

博幼的課輔老師許多是生活在部落的媽媽,能快速掌握學生的學習與課輔家庭的生活概況。 圖/博幼提供
博幼的課輔老師許多是生活在部落的媽媽,能快速掌握學生的學習與課輔家庭的生活概況。 圖/博幼提供

教育線上化讓前線的團隊,更清楚望見孩子實際在家生活的樣貌。陳良枝說,過往實體家長座談會和家訪,並不能完全看見孩子與家人的真實互動狀況,但由於近七成課輔孩子是在客廳或家門口線上上課,相對容易在教學過程中,看見學生家裡的互動狀況。

不是一個人 是一群人一起帶孩子

「疫情提醒了我們,每天跟孩子接觸,要先關心孩子的家庭」這是詹珮菱的體悟。疫情讓不少家庭的經濟收入受到影響,大人的心理壓力非常大,她深知要孩子的教育穩定,也必須關照家長的狀態。

詹珮菱分享「高麗菜媽媽」的故事,有學生的媽媽每天往返山區與平地間賣菜,去年開始生活不如往常般穩定,但因為課輔提供了平時的照顧,在疫情間更提供物資支援,也時常有博幼的工作夥伴與她談心,令她感受到「不是只有她一個人帶小孩,而是有一群人一起來帶」,之後她還送了一百顆高麗菜給博幼宜蘭課輔團隊,表達內心最純粹的感動。

博幼在疫情間緊緊地牽牢學生的家庭,家長甚至也開始跟著孩子一起學習。詹珮菱說很多課輔媽媽(老師),也是因應疫情開始學習數位化教學,從一開始堅持用紙本,慢慢地學會用拍照回覆教學,到後來已經會線上連線教學。

「孩子們看到他們的媽媽也正在學習」詹珮菱相當樂見數位教育創造共同成長的正向循環。

正對轉型陣痛 在危機中看見轉機

重視教學者的責任,是博幼二十年來承襲的理念。創始人李家同校長認為,學習成效不應只歸因在學生與家庭的狀況,如此只會陷入無力改變的泥淖中,讓教育無法有所進展。陳良枝認為,這樣的理念彷彿是博幼人的DNA,也是不斷突破服務模式的關鍵。

疫情對在做偏鄉服務的組織來說,看似是一場危機,但從博幼的經驗中,也看見了新的契機。線上教學與組織數位轉型,讓偏鄉一直以來缺乏的「師資」多了解方,這使得師資來源破除距離的限制,更能打破基本服務量的成本考量,未來拓展課輔據點變得更彈性,能夠服務到更多需要資源的孩子。

博幼深耕偏鄉教育二十年,陪伴偏鄉孩子走過與疫情共存的時代。圖為宜蘭中心松蘿教室。 圖/博幼提供
博幼深耕偏鄉教育二十年,陪伴偏鄉孩子走過與疫情共存的時代。圖為宜蘭中心松蘿教室。 圖/博幼提供

陳良枝說轉型並不容易,博幼一直都在調整腳步,期望匯聚各界的支持,不斷去累積服務的能量。不但要陪伴偏鄉孩子走過與疫情共存的時代,更要自信地跨越教育不平等的高牆,走向孩子們理想的未來。

>>降低弱勢學童數位學習落差,支持博幼教育脫貧理念點我捐款支持(衛部救字 第1101363770號)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台灣首創!媽媽幸福尾牙登場!為母職帶來前所未有的尊榮與支持

台灣首創!媽媽幸福尾牙登場!為母職帶來前所未有的尊榮與支持

日本超市遭熊入侵55小時!人熊衝突頻傳 政府擬修法放寬用槍限制

日本超市遭熊入侵55小時!人熊衝突頻傳 政府擬修法放寬用槍限制

求助比率僅單親媽媽的1/10...單親爸爸因刻版印象 常不敢貿然求援

求助比率僅單親媽媽的1/10...單親爸爸因刻版印象 常不敢貿然求援

週末冷氣團到!擎天崗水牛也怕冷 動保處、陽管處規劃水牛過冬方案

週末冷氣團到!擎天崗水牛也怕冷 動保處、陽管處規劃水牛過冬方案

最新文章

虱生共學!漁村小學逆襲 用永續課程創造學校、社區、產業三贏

虱生共學!漁村小學逆襲 用永續課程創造學校、社區、產業三贏

6年了!苗栗11所學校光電球場仍未完工 學生沒有戶外籃球場可用

6年了!苗栗11所學校光電球場仍未完工 學生沒有戶外籃球場可用

全美第5州!伊利諾州全面禁止公私立學校體罰

全美第5州!伊利諾州全面禁止公私立學校體罰

永續原文書變生活教科書 文化大學「綠色學分」地方修

永續原文書變生活教科書 文化大學「綠色學分」地方修

做偏鄉學子的推手 博幼基金會用教育為孩子賦能

做偏鄉學子的推手 博幼基金會用教育為孩子賦能

博幼基金會攜手滙豐台灣 替偏鄉孩子儲備未來力

博幼基金會攜手滙豐台灣 替偏鄉孩子儲備未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