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砸百億投入「地方創生」...今年邁入第7年 3.0是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官方推動地方創生6年,已到檢驗成效的時刻;圖為國發會舉辦地方創生活動。 圖/曾原信攝影
官方推動地方創生6年,已到檢驗成效的時刻;圖為國發會舉辦地方創生活動。 圖/曾原信攝影

台灣新一波的地方創生3.0計畫自今年展開,為期4年的「打造永續共生好地方創生計畫」,將再投入60億元台幣。前後加起來,官方推動地方創生已經6年、投入金額超過百億元,估計1500名20到40歲的青年正在行動實踐的路上,到了該檢驗成效的時刻。

目前總共有國發會等11個部會都在推動地方創生,長久以來,外界質疑資源是否重複浪費。同時,是否僅培養了一群青年善用計畫拿補助款,成效卻未能可長可久。第三是多項補助限定年紀在45歲以下,也讓不少想投入地方創生的壯年感到不平。

效法日本 計畫進入第7年

台灣的地方創生是學習日本經驗。日本在10年前推動地方創生,首相石破茂在去年10月日本眾院大選主打「地方創生2.0」方案,修正實施10年的政策,並將原本每年編列的地方創生交付金加倍,達到2000億日圓新高。不過,自民黨在選舉大敗,失去眾院過半數地位,顯示選民似乎不埋單。而台灣為解決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城鄉發展失衡問題,政府自2019年開始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即所謂的地方創生1.0;2021年「加速推動封為創生計畫」是2.0版本。今年是3.0版本,也進入第7年。

地方創生從1.0到3.0,除了「青年培力工作站」獲選團隊可獲300萬台幣補助,「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有35萬台幣補助,國發會今年起新增在重點區域將扶持10家廠商和10位返鄉創業青年,每位青年可獲得50萬台幣資金。這些資金持續投入地方創生,帶動青年回鄉。

廊帶實驗 盼吸引青年返鄉

針對11個部會都在做地方創生,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指出,各部會依其專長而有不同的主責項目,資源不至於重複。地方創生3.0計畫在執行的方式會做一些調整,目的就是帶動地方翻轉,讓大家不僅能在家鄉創業,還能活下來,「回鄉有機會過得比在都市還要好」,這是吸引青年返鄉,為家鄉帶來又一次繁榮的關鍵。

國發會已挑選4個地點做廊帶實驗。包括花蓮新城鄉、台東縣長濱鄉、屏東恆春、台南新化。劉鏡清表示,整體營造與體驗可以讓地方活絡起來,分散的點狀很難為遊客帶來豐富體驗,「廊帶」才能發展主題、帶動地方翻轉。

法規僵化 民團批扼殺創意

任內首推地方創生計畫的國發會前主委、現任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稱,真正的地方創生是要能振興地方經濟,讓人口不外流,並培養留鄉的能力,代代都在地幸福生活,「要補助,就補助他現在真正最困難的需求」。

她描述心目中的地方創生,應該「是要從地底下長出來的、從地方上長出來」,由地方自己盤點地方面臨的問題,例如農業、社會、高齡者等,並且想出處理的辦法,整合問題、結合團隊、提出解方後,再向政府提出所需的協助。

針對地方創生3.0,陳美伶有兩大建議:鬆綁法規、做好基礎建設,法規與基礎建設就是民間做不到的兩件事。

她認為,現行法規對地方創生而言是非常僵化的存在,最常見的就是土地使用分區很難變更,限制了建築物的用途,也限制有利於地方創生的創意發想,曠日廢時的公文往返扼殺經濟模式成形與發展的時機。

地方創生獎勵計畫。 圖/財經中心製表
地方創生獎勵計畫。 圖/財經中心製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台灣砸百億投入「地方創生」...今年邁入第7年 3.0是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台灣砸百億投入「地方創生」...今年邁入第7年 3.0是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狂人川普/禁止跨性別參加女子運動賽!致詞重提奧運、暗指林郁婷跨性別?

狂人川普/禁止跨性別參加女子運動賽!致詞重提奧運、暗指林郁婷跨性別?

全台首例!台中市X台積電「海岸造林碳匯專案」通過環境部審查

全台首例!台中市X台積電「海岸造林碳匯專案」通過環境部審查

企業被迫放棄 DEI...未來職場亞裔、女性還會有機會嗎?

企業被迫放棄 DEI...未來職場亞裔、女性還會有機會嗎?

最新文章

苦瓜葉煮泡麵會變好吃?土人蔘是什麼味道?與恆春半島小農來一場葉菜盛會

苦瓜葉煮泡麵會變好吃?土人蔘是什麼味道?與恆春半島小農來一場葉菜盛會

舞動希望...南亞海嘯20年 印尼亞齊青年用霹靂舞擺脫災區標籤

舞動希望...南亞海嘯20年 印尼亞齊青年用霹靂舞擺脫災區標籤

「霧農大叔」爆紅!短影音行銷農會農產品 創造百萬流量

「霧農大叔」爆紅!短影音行銷農會農產品 創造百萬流量

新來義部落復耕傳統農作 烘芋頭乾、推小山芋料理

新來義部落復耕傳統農作 烘芋頭乾、推小山芋料理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